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食用板栗壳棕色素的染色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板栗壳中采用碱提法提取的板栗壳色素作为试材,并与标准品焦糖色素进行对比,研究其特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和分光测色仪测定L值和a值的方法,重点研究板栗壳色素对蛋白质和淀粉类食品的染着性和在不同pH下的变化,以及色素色率和红色指数。试验结果表明:碱提取的板栗壳色素对淀粉和蛋白质有较强染着性,且稳定性很好;板栗壳色素色率低于焦糖色素,但是红色指数高于焦糖色素;板栗壳色素的色率和红色指数均随pH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2.
对6个茄子品种的小孢子发育时期与淀粉着色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淀粉着色率随着萼裂基部差的增大呈递增趋势,不同的品种之间又存在着明显差别.‘精选绿茄'的淀粉着色率在单核居中大于单核靠边期时,有1个明显峰值;而其他5个品种均是随着小孢子的发育,淀粉积累量呈上升趋势,且单核前速率较低,单核后淀粉着色率加快.  相似文献   
63.
木薯染色体数目的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的根尖、茎尖为材料,对木薯的染色体的镜检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8-羟基喹啉预处理根尖2 h、盐酸溶液解离15 min、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0~15 min,效果理想;染色体缩短变直,分散均匀,并均匀地染上了蓝紫色,较易进行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  相似文献   
64.
工艺参数对刨切薄竹染色上染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是提高竹材装饰性能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刨切薄竹的附加值,拓展刨切薄竹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染色工艺是薄竹染色的重要手段,上染率是判断刨切薄竹染色效果的主要指标。本文对染色上染率的工艺参数如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以及染液材积比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色温度对刨切薄竹单板上染率的影响极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上染率增加,90℃时,上染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刨切薄竹单板上染率逐步增加。0.4 mm厚的刨切薄竹单板在90℃染色30 m in,能达到要求的染色效果;随着材积比的增加,染料吸附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65.
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采用电气浮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研究了电气浮各工艺条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投加量为40 mg/L、电流强度1 A、反应时间40 min、极板间距1 cm、pH值为7的情况下,对印染废水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基于南充市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探讨了印染废水采用组合工艺处理和印染废水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行性。结果表明:印染废水采用“调节池+气浮+高效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Fenton+气浮+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出水水质CODCr≤50mg/L,色度≤30度,TP≤0.5mg/L,TN≤15mg/L,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标准限值;故南充市的印染废水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从经济、技术和法律上均可行。  相似文献   
67.
Mahonia napaulensis DC. (local name—Taming) family Berberidaceae, produces natural dye from its stem which has been used for dyeing textiles by the Apatanis (a tribe of Arunachal Pradesh) since ancient times. Sonicator dyeing with Mahonia napaulensis showed marked improvement in dye uptake. It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with metal mordant (2%, w/w with respect to the fabric) improved substantially the fastness properties for dyed cotton, silk fabrics and wool yarn. Five fractions were isolated from column chromatography of the stem extract of Mahonia.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identify these fractions by matching the spectral data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from a well-known isoquinoline alkaloid family.  相似文献   
68.
Symplocos spicata (local name: Dom sheng) belonging to Family Symplococeae produces yellowish brown natural dye which has been used for dyeing textiles since ancient times by the Monpas tribe of Arunachal Pradesh. Symplocos spicata (Dom Sheng) was found in the Lumla area of Tawang district. Leaves of the plant are used by the Monpas and Tibetans for extraction of dye. Innovative sonicator dyeing with S. spicata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with 2–4% metal mordant of the weight of the fabric is optimum showing very good fastness properties for dyed natural polymers such as cotton, wool, and silk. CIELab and K/S of the dyed fabrics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superiority of sonicator dyeing over conventional dye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69.
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染色及其对木材纹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材纹理的产生决定于木材组织结构的差异,而不同的组织结构显示其化学组分差异,试验证实同一染料对木材的主要化学组分的染色性不同,从而染色深化了木材纹理.不同染料对木材纹理的深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0.
试验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牛乳进行快速质量检测研究,通过对样品稀释倍数、电压条件、染色时间、漂洗时间及次数等条件进行摸索,获得了条带清晰的牛乳蛋白电泳图谱.结果表明,快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牛乳蛋白质的最佳条件是,用8%分离胶在120V电压下电泳.使用超级灵敏度蛋白质电泳快速染液染色,煮沸染色1 min,振荡10min,可实现快速鉴定牛乳蛋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