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M. N. Ogburia    T. Yabuya  T. Adachi 《Plant Breeding》2002,121(3):278-280
Microsporogenesis and megasporogenesis were cytogenet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analysed in three cassava clones:‘Rayong 1′,‘Rayong 60′,‘M. mga’ and two hybrid lines,‘OMR 3641‐1’ and ‘OMR 3641‐1’ to elucidate the evolution of sexual polyploids in cassava. At telophase II, formation of 17‐21 micronuclei per pollen cell plate was observed in 16 out of 351 cell plates in ‘M. mga’. Micronuclei were observed at low (0.3‐2.3%) frequencies, at the sporad stage in all clones. Monads, dyads, triads and tetrads, which are established sources of high ploidy levels were observed at low (2.6%) and high (22.2%) frequencies. Megasporogenesis in ‘Rayong 1’ and ‘Rayong 60’ showed a lack of second meiotic divisions after a successful first division that resulted in partly unreduced embryo sacs with 2n eggs, suggesting another unrecognized and, as yet, unreported source of sexual polyploid formation in cassava. Meiotic abnormalities during microsporogenesis and megasporogenesis are implicated as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mixoploids (triploids and tetraploids) in cassava breeding programmes. A cytogenetic mechanism resulting in bilateral sexual polyploids through different gametic fertilization pathways in cassava is suggested and its role in breeding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2.
奉化大芋艿脱毒苗的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忠根  徐程 《种子》2006,25(3):4-6
组织培养试验表明,培养在MS 6-BA 2 mg/L NAA 0.2 mg/L上的奉化大芋艿茎尖,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5%,月增殖系数为4倍。若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芋头汁、椰子汁等有机物则可实现不定芽继代繁殖和诱导生根一步完成,0.5~1 mg/L的三十烷醇在壮苗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芋苗的根数、根长、苗高和鲜重。  相似文献   
73.
从具有典型病斑的福鼎芋叶片上分离得到芋疫病病菌(Phytophthora colocasiae Racib),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毒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V8果蔬培养基最适合疫霉菌生长。V8果蔬培养基在pH值为6.0,25℃光暗交替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20 d产生的粗毒素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74.
石敏 《长江蔬菜》2013,(18):95-97
来自茭白正常膨大肉质茎的黑粉菌(M—T菌株)经5kGy和10kGy 60Co-γ射线辐照后,筛选获得耐40℃的耐热突变体(H—T菌株)各10个菌株,而来自灰茭的黑粉菌(T菌株)未观察到耐热突变体。对3种菌株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性作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T和T菌株均不能在32℃及以上温度生长;15~28℃范围内,H—T菌株的生长速率显著快于T菌株,后者又显著快于M—T菌株;相对于最适温度下的延滞期,显著延长延滞期的临界温度分别为15℃(M-T菌株)、20℃(T菌株)和20℃(H-T菌株)。因此,H-T菌株与M-T菌株的生长特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玛可河林区栽培羊肚茵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栽培技术,羊肚茵营养丰富,开展人工栽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6.
海蜇池塘养殖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上旬-8月上旬,对山东荣成靖海湾池塘养殖的海蜇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蜇幼体放入池塘后生长迅速,从6月1 H放苗到8月1日收获海蜇,伞径从2 cm左右生长至30-40 cm,甚至可以长至50 cm.不同大小海蜇的体重(湿重)与伞径呈指数增长,方程为=0.176 x28914( R2=0.990...  相似文献   
77.
刘光华  尹彩霞  张鹏  乔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18-16819
[目的]为防治广州斜纹夜蛾对木薯幼苗的危害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调查木薯的受害株率及对斜纹夜蛾的实验室观察了解了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及其对木薯幼苗的危害。[结果]试验田的木薯幼苗受害率为5%左右。斜纹夜蛾幼虫白天躲在土壤中,晚上出来为害,齐地面咬断或取食木薯幼苗的茎杆,仅剩叶片在土表,造成木薯缺苗,对木薯种植构成潜在威胁。斜纹夜蛾成虫体长l4~20mm,翅展35~40mm,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自前翅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纹。蛹长15~20mm,赭红色。采用淋治法施用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和20%杀灭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可以防治斜纹夜蛾幼虫。[结论]该试验初步研究了斜纹夜蛾在木薯上的发生为害规律。  相似文献   
78.
顾绘  陈赛男  李良俊  程立宝 《园艺学报》2016,43(10):2049-2058
以多子芋品种‘香堂芋’幼嫩叶片为试材,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克隆得到全长为3 051 bp的淀粉分支酶SBE基因cDNA序列(登录号:KX013544),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 538 bp,编码845个氨基酸;该序列与玉米SBEII、马铃薯SBEIIa同源性均达85%以上;芋SBE编码蛋白具有N–末端、C–末端和α–淀粉酶催化域。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芋SBE的基因组DNA序列,全长为12 362 bp,包括20个外显子和19个内含子。芋球茎形成过程中,子芋植株叶片中SBE表达量显著高于母芋植株叶片、叶柄和根系及母芋等组织,子芋膨大过程中SBE表达量逐渐升高,而孙芋膨大过程中SBE表达量逐渐下降。子芋、孙芋SBE表达对支链淀粉合成积累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芋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显色法、火焰光度计法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的两个品种各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芋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幼苗期,氮磷钾的分配主要集中在芋的叶片和叶柄中,氮以叶片中居多,钾以叶柄中居多;从发棵期开始,氮磷钾主要分配在芋的球茎中。  相似文献   
80.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护色液的种类和浓度对鲜切茭白护色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0.1%的NaCl先护色10min,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L-半胱氨酸护色20min,在4℃状态下贮藏,护色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持鲜切茭白的原有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