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1篇
农学   21篇
  22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当归藤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当归藤不同部位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当归藤根、茎、叶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这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当归藤根中鉴定出1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7.67%;从当归藤茎中鉴定出3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88%;从当归藤叶中鉴定出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11%。[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当归藤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达V901草菇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碳源有葡萄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但对草菇菌丝生长最有利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可溶性淀粉浓度是5.0%;钾对草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  相似文献   
83.
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毒力及 保鲜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的室内毒力以及对冬枣低温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39.56和208.48 mg/L,与对照药剂咪鲜胺、异菌脲相比,EC90值无显著差异;经500~1 000 mg/L 的纳他霉素处理可显著抑制冬枣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并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提高,对保持果实硬度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Vc)含量的下降。经1 000 mg/L纳他霉素处理的冬枣贮藏到60 d其商品率达87.3%,高于对照组的商品率(72.9%);贮藏到100 d其商品率仍可达到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0.2%)。  相似文献   
84.
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海南龙血树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把其接种于MS+BA1mg/L+NAA0.1mgg/L+PVP100 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0-50d可诱导其腋芽萌发,再把萌发后所形成的新芽切割下来接种于MS+BA 2mg/L+KT 0.5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培养25-30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5-30d可增殖3~5倍。把丛生芽分割成单株并接种于MS+BA3mg厂L+GA,1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使其壮苗后再接种于MS+NAA0.5~1.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可诱导小芽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8%。该体系的建立为海南龙血树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绿孔雀曾分布于中国南方多个省份,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绿孔雀分布区不断退缩,野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目前绿孔雀在中国仅见于云南省,呈斑块化分布,数量约500只,已变得罕见。根据相关资料,从绿孔雀生物学特性、野生种群数量、分布区现状、种群结构和种群隔离几方面分析中国绿孔雀面临的灭绝风险,在就地保护的前提下,重点探讨易地保护策略。提出人工繁育,建立纯绿孔雀人工种群用于开展野外放归,逐步扩大绿孔雀分布区,增加野生种群数量,降低灭绝风险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6.
榛子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榛子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开发榛子叶资源。方法利用1HNMR、13CNMR谱与化学方法鉴定从榛子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荧光酶标记法测定榛子叶提取物的抗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从榛子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1,3,5,8-四羟基-2,4-二(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1),山奈酚(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甲酸(4),儿茶酚(5),2,7-二羟基-3,5-三甲氧基-9,10-二氢菲(6)。测定了化合物(6)的抗金属蛋白酶活性。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获得,化合物(6)对金属蛋白酶(MMP)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提取羌活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最佳工艺条件是:加水量12倍、回流时间8 h、粒度为粗粉,提取率为1.094%;超临界萃取最佳条件是:压力20 MPa、温度40℃、时间4 h,萃取率为7.76%,为前者的7.1倍。[结论]超临界萃取法工艺优于水蒸气蒸馏法。  相似文献   
88.
头花蓼4个野外居群生物量及分枝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缙云山向阳砂岩陡坡、黄壤土、岩石表面腐殖质土、黄色沙壤4个野外居群的头花蓼植株的生物量、生长形态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头花蓼植株的生物量与生物量组成均有所差异.其中,向阳砂岩陡坡的茎和根状茎的相对生物量最大,黄壤土生境下头花蓼生物量最大,岩石表面腐殖质土居群的根、不定根生物量最大,黄色沙壤居群的总生物量最小.同时分析了各居群的头花蓼植株的生物量在不同器官的相对投入差异和同一居群相同器官在各个技级的相对生物量投入的差异,并研究了不同居群头花蓼植株的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89.
[目的]测定紫金标(Ceratostigma minusStapf ex Prain)不同萃取相的抗菌活性,为紫金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IC、MBC值。[结果]紫金标不同萃取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石油醚层对上述4种标准菌和耐药菌的抑制活性均较高,其对这4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005、0.078、0.156和0.005 mg/ml。[结论]紫金标初提物呈现广谱抗菌特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这为紫金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王静  范黎明  肖春  叶敏  查友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32-17533
苦葛为豆科葛属缠绕草本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该文对中药苦葛在医用和农用方面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苦葛具有多种医用活性,而且对农业害虫植物病原菌和软体动物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虽然从中分离到了一些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的具体生物活性尚不清楚,其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医药研究开发专家和农药研究开发专家应联合起来,对苦葛进行深入研究,对苦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苦葛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