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鼠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高免血请作第1抗体,利用酶标羊抗鼠IgG作第2抗体,建立间接法Dot-ELISA程序检测IBV抗原;利用鸡抗IBV血清阻断试验检测IBV抗体。试验表明,本程序检测IBV抗原及其抗体具有高度过感性和特异性。最低抗原检出量达10 ̄(-8)g数量级,阳性检出率98%,阳性阻断率100%。  相似文献   
102.
泰和乌鸡线粒体DNA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泰和乌鸡线粒体DNA控制区高变I区和部分II区484bp的序列,研究其遗传变异及其性别间的差异,并与其它7种乌鸡的同源序列相比较,分析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20个样本共发现17个变异位点,6种单倍型。所有变异位点全部为转换。6种单倍型中,Hap_1的比例最高,达到40%。公鸡的单倍型数量、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核苷酸平均差异数均高于母鸡。卡平方检验显示雌雄间遗传分化不显著。在系统发生树上,泰和乌鸡的单倍型比较分散,主要与余干乌鸡和雪峰乌鸡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3.
以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片段(EAV)为探针,成功地得到了SR92A系(♂)与萧山鸡(♀)杂交一代群体的DNA指纹图谱,采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为EcoRⅠ。结果表明:该探针在这种杂交群体中能检测17个清晰可辨的指纹条带,这些条带在试验鸡群中的频率从0.29~1.0不等,个体携带条带总数也存在着从10~16的变异,从而为研究EAV-DNA指纹与这种杂种群体生产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4.
采用鸡球虫单卵囊感染雏鸡,对雏鸡日龄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15和30d雏鸡的感染成功率分别为63.3%、60%、3.33%和0;与该种球虫鉴定时的指标相比,潜隐期从141h延长至(176.6±7.2)h,卵囊由(20.16±1.16)μm×(15.59±1.13)μm增大至(24.32±1.3)μm×(18.61±0.75)μm,孢子囊由(11.64±0.85)μm×(5.86±0.59)μm增大至(12.89±0.85)μm×(7.51±0.25)μm;显露期为(49.8±5.62)h,每鸡排出8.42×104个卵囊。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感染,评定了分离自关节炎型病鸡病变关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组织的亲嗜性以及病型与感染门的关系。关节内注射感染引起了典型的关节炎疾病;静脉注射感染除引起脓血症外,尚出现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皮下或肌肉注射感染均能致局部皮肤坏死、出血和蜂窝组织炎,但一般不致关节炎;气管内、气囊内或嗉囊内感染仅引起局部轻度炎症或不能致病。因而推论,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很可能仅由特定菌株经关节伤口感染才能引起。  相似文献   
106.
油脂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泰和乌骨鸡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生产性能和常规肌肉品质的影响.80只8周龄的泰和乌骨鸡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K)、4%鱼油、4%豆油、4%棕榈油3种试验日粮,为期3周.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4%鱼油,与CK相比,鱼油能降低肌肉和血清的胆固醇含量(P<0.05).添加鱼油可以明显提高C22∶5(n-3)和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对于C18∶3(n-3)和C18∶4(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和P<0.01).添加油脂可以提高肌肉中C14∶0和C16∶0(P<0.05)的含量,而对于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没有影响.而添加鱼油,还可以降低肌肉中C18∶2(n-6)脂肪酸的含量,提高C18∶3(n-6)、C22∶4(n-6)和C22∶5(n-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CK相比,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其它3组相比,添加鱼油可以降低肌肉中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同时,添加鱼油组的肌肉中的(n-3/n-6)的比例为0.246,能够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07.
从上海、江苏、大连等地的患病鸡群中分离到8株病毒,经鉴定确认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从中挑选出2株具代表性毒株(C9001、DLZ9111)研制出二价油佐剂灭活苗。结果表明,1∶100稀释的二价油佐剂灭活苗最小免疫剂量0.5ml/只,一次免疫对支气管炎型IB的保护率可达66.67%,对肾型IB的保护率可达83.33%。0.2ml的二价苗免疫15日龄的雏鸡,15d后攻毒,对肾型IB的保护率达100%,而肾型和支气管炎型单价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和80%。通过实验室的免疫试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08.
部分地方品种鸡胸肌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7个地方品种鸡(含2个杂种)84日龄胸肌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磷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胸肌中各常量化学成分含量范围为:水分73.00%~73.91%,蛋白质24.19%~25.20%,脂肪0.257%~0.547%,灰分1.131%~1.181%,磷2329~2447mg/kg,钙111.2~129.5mg/kg。除肌间脂肪外,胸肌中各常量化学成分含量在部分品种间存在差异,就其常量养分营养价值,5个地方鸡品种顺序为乌骨鸡>肖山鸡>狼山鸡>油鸡>白耳鸡;肌肉的多汁性、风味和嫩度,其顺序为乌骨鸡>油鸡>白耳鸡>肖山鸡>狼山鸡。性别仅对84日龄肌肉水分有明显影响,对其他常量化学成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9.
试验旨在研究绿原酸对禽腺病毒4型(FAdV-4)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鸡胚肝脏炎性因子和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将9日龄SPF鸡胚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5个不同浓度的绿原酸组和FAdV-4感染组。绿原酸组经尿囊腔注射不同浓度的绿原酸,48 h后与FAdV-4感染组均经尿囊腔接种0.2 mL ELD50为1.36×107拷贝的FAdV-4病毒,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用MTT法检测绿原酸的安全浓度(IC50),计算每枚鸡胚接种绿原酸的含量;接种病毒后72 h后,剖检并无菌收集鸡胚肝脏进行病理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载量,ELISA法测定肝脏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信号分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NF-κBp65含量。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绿原酸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IC50为28.6 μg/mL,每枚鸡胚接种0.2 mL的绿原酸含量分别为858、429、214.5(≈215)、107.25(≈107)和53.125(≈53) μg。FAdV-4病毒接种72 h后,FAdV-4感染组鸡胚肝脏边缘钝圆、肿大,变脆,呈土黄色或黄色,甚至出现坏死;随着绿原酸浓度增加,绿原酸组鸡胚肝脏肿胀渐不明显,坏死灶和出血瘀点减少;肝脏内病毒明显增殖,载量为7.8 log2拷贝/mg,107 μg绿原酸即可显著抑制FAdV-4在鸡胚肝脏中的增殖(P<0.05)。炎性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AdV-4可极显著增加鸡胚肝脏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1);53 μg绿原酸组IL-1β和TNF-α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107 μg绿原酸组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FAdV-4感染组相比,107 μg绿原酸组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15和429 μg绿原酸组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858 μg绿原酸组IL-6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信号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AdV-4可极显著增加PI3K、NF-κB和NF-κBp65的含量(P<0.01);53 μg绿原酸组PI3K、NF-κB和NF-κBp65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FAdV-4感染组相比,53 μg绿原酸PI3K和NF-κBp65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15 μg绿原酸组NF-κB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NF-κBp65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当绿原酸达429 μg时,PI3K、NF-κB和NF-κBp65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能够抑制FAdV-4的增殖,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炎性因子和信号分子的表达,说明绿原酸可用于鸡抗病毒和炎性相关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鸡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Penton基因的遗传进化规律,试验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各基因型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分别扩增12个血清型毒株的Penton基因,连接至pEASY-Blunt Simple Cloning Vector上进行序列测定,并将12个血清型毒株Penton蛋白的核苷酸序列与NCBI上已公布的标准毒株的核苷酸序列使用ClustalW法进行分析比对,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12种血清型Penton蛋白核苷酸序列与各血清型标准毒株同源性均在99.2%以上,其中FAdV-1、FAdV-2、FAdV-3、FAdV-4、FAdV-6、FAdV-7、FAdV-8a、FAdV-8b、FAdV-10、FAdV-11与对应标准株同源性高达100%,这进一步证实了实验室保存毒株与世界相应标准毒株的一致性。Penton蛋白虽然保守性较高,但不同种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FAdV-A1与其他种毒株同源性为70.6%~73.3%;FAdV-B5与其他种毒株同源性为70.6%~77.9%;FAdV-C同种不同血清型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9.6%,FAdV-C4与其他种之间同源性71.2%~73.4%;FAdV-D同种不同血清型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5.6%~98.7%,与其他种之间最高为85.3%;FAdV-E同种不同血清型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2%~99.4%,不同种间最高为85.3%。即相同种毒株之间差异较小,不同种毒株之间差异较大。依据Penton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同样可以将FAdV分为A、B、C、D、E 5个种。本研究通过成功克隆FAdV 12种血清型Penton基因,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为今后对FAdV诊断、监测及毒株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