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探索采用乙醇提取及喷香方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先将再造烟叶原料进行乙醇提取,浓缩乙醇提取物并制得乙醇膏,提取后的残渣按照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制得再造烟叶样品,然后将乙醇膏采用喷香的方式喷涂于制得的再造烟叶表面,得到最终再造烟叶成品.结果表明,与目前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生产的再造烟叶相比,该再造烟叶成品致香成分含量高,抽吸品质接近于天然烟草,香气浓度高,木质杂气小,外观颜色较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更加油润,接近于天然烟叶;经涂布醇提加香处理后再造烟叶的显微结构纤维细化,表面疏松.  相似文献   
82.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21,(2):100-107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经典小说,自问世以来,获得众多学人推许。从茶文化学角度分析小说,以茶讽刺,情伪毕露:以茶充饥、以茶量人、以茶谑人、打茶官司、人走茶凉、挑粪工饮茶夕照、清凉山奇人论水等等,宜壶锡瓶,雨水煨茶,茶香氤氲于江南烟雨中,揭示出一个隐秘的茶世界。爬梳吴敬梓遗作《文木山房集》中的茶诗词,寻找小说的茶文化源流,从茶文化角度观照《儒林外史》无疑提供研究小说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3.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仁和其加工品可以产生独特的香气,其香味品质是决定市场经济价值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花生仁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香味物质,而花生香味由多种挥发性物质共同组成,包括吡嗪类、吡咯类、呋喃类、吡啶类、醛类、酮类、酸类、烃类、芳香类等化合物,且不同挥发性物质具有不同的香味。花生的香味物质主要来源途径有美拉德反应、脂肪氧化和热降解反应、氨基酸和糖类降解反应 3 种途径,目前花生香味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还较少。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挥发性物质被鉴定,目前主要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对花生香味进行提取,并结合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对香味进行检测。花生香味物质的形成主要受基因型、加工方式和时间、籽粒含水量等因素影响,已有大量文献表明耕作栽培模式影响水稻香味物质的积累,但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影响花生香味物质积累的文章未见报道。同时,利用花生香味物质还可以抑制黄曲霉的污染,减少花生的经济损失,以及利用挥发性物质鉴别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该文以花生仁为对象,通过对花生香味物质成分分析、花生香味物质分类、花生香味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方法,影响花生香味物质形成的因素以及花生香味物质抑制黄曲霉的污染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花生香味品质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11份香稻材料,1份对照材料以及13份回交材料为试验材料,建立了三种方法对米香基因BADH2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比较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尝试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米香基因型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熔解曲线法较其它方法具有灵敏、高效、简单等特性,开发了包含目的基因在内的79个碱基为目标扩增区域的引物,建立了鉴定方法,能够达到快速分型的目的,为高通量定向培育米香水稻材料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5.
秦巴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茶叶加工工艺使得汉中绿茶呈现出以青香和板栗香为主、花香次之的香气特征.本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与香气气味特征对汉中绿茶中重要香气物质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中绿茶香气物质主要以花香化合物为主,其次为青香化合物,坚果香化合物较少.其重要香气物质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