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53篇
基础科学   7篇
  157篇
综合类   581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2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为丰富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资源,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在花生基因组中克隆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PSC32的启动子AHSSP1,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PSC32基因表达模式,借助NewPLACE在线分析了AHSSP1序列中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并构建了AHSSP1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经农杆菌转化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经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功能。结果表明,PSC32基因957 bp长的启动子AHSSP1序列具备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特有的3个RY REPEAT元件。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PSC32基因在花生成熟种子中表达,而在饱果成熟期根、茎、叶片、花、入土前的果针、成熟种子的果壳中均不表达。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成熟种子以及萌发种子的子叶、下胚轴和胚根均能够被染上蓝色;长出真叶后,子叶和下胚轴仍能被染色,而根和真叶不能被染上蓝色;成年期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也不能被染上蓝色。而野生型拟南芥整个生长时期均不能被染上蓝色。以上现象说明AHSSP1是一个种子特异启动子。本研究丰富了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资源,对花生籽仁品质改良或以花生籽仁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讨PRC2复合体在铁皮石斛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了铁皮石斛PRC2核心成员DcCLF、DcSWN、DcEMF2、DcFIE和DcMSI1,借助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半定量PCR分析了PRC2核心成员的组织表达谱,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它们对非生物胁迫(低温、高温、脱水)和病害胁迫(齐整小核菌、灰葡萄孢霉菌)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铁皮石斛PRC2复合体包含5个成员:E(z)同源基因DcCLFDcSWN、Su(z)12基因DcEMF2、ESC基因DcFIE、p55基因DcMSI1,且这5个成员间的互作关系基本符合模式植物的互作模式,也存在物种特异性,表明PRC2复合体在进化中既有保守性也有特殊性。PRC2核心成员在铁皮石斛根、茎、叶、花蕾、成花中均有表达,但不同基因的表达存在组织差异性。同时,PRC2成员响应不同的环境和病害胁迫:DcCLF受低温、高温和脱水等各种环境胁迫的显著诱导;DcMSI1和DcEMF2在齐整小核菌侵染下表达明显上调,而DcSWN在灰葡萄孢霉菌侵染下受诱导程度最大。铁皮石斛PRC2复合体在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关键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74.
During 2017, Dutch elm disease was investigated on 67 Ulmus glabra and 29 Ulmus laevis samples from 28 sites in Latvia. The presence of Ophiostoma novo‐ulmi was detected in 61.2% of the samples from U. glabra and in 34.5% of the samples from U. laevis. In 11% of cases, hybrids between subsp. novo‐ulmi and subsp. americana were identified, particularly in the sit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Latvia.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verified record of Ophiostoma novo‐ulmi and its subspecies in Latvia.  相似文献   
75.
[目的]REM(Reproductive meristem)基因家族编码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棉花中未见报道.[方法]基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和公共数据库中的转录组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REM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鉴定,并对该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胁迫条件下的表...  相似文献   
76.
为探明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筛选出优势菌株,从长沙地区的15种作物根围采集到27份土壤样本,经室内分离、纯化得到28个木霉菌菌株.利用对峙法和稀释法测定了28个菌株对花生立枯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白术白绢病菌的拮抗作用,得到1株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哈茨木霉.对峙培养可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2 d内木霉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菌菌落,抑制其生长,其抑制程度随木霉孢子浓度的降低而减弱.温室盆栽试验发现,哈茨木霉对番茄立枯病防效显著,喷洒高浓度的哈茨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防效可达80%以上,且具有持续防效和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从药用植物巴戟天根部组织中克隆了3个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MoDXS1、MoDXS2-1和MoDXS2-2,其全长cDNA分别为2 676、2 667和2 610 bp,编码区序列长度为2 154、2 121和2 190 bp,编码717、706和729个氨基酸.BlastP序列比对分析表明MoDXS蛋...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vasa(Csvasa)基因调控区的功能,在已克隆的Csvasa基因编码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因组步移和PCR扩增的方法克隆得到Csvasa调控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vasa基因5′区,并构建了含Csvasa基因调控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 Csvasa-GFP-T),进一步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初步验证调控区的驱动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基因组步移和PCR扩增获得Csvasa 5′区5 166 bp和3′区1 655 bp,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5′区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在转录起始点上游26 bp处存在保守的TATA框,以及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点如SRY、Oct-1、Sox-5、CREB、GATA、AP-1、C/EBP、Sp-1、c-Myc、HNF、NKX2-5、V-Myb等。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所构建的p Csvasa-GFP-T表达载体注射于青鳉(Oryzias latipes)受精卵并进行培养观测,发现Csvasa调控区能够驱动GFP在青鳉胚胎内表达,荧光表达率为81%。将有荧光的胚胎培养为成鱼,检测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为11.5%。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半滑舌鳎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标记、追踪和操作研究以及半滑舌鳎的性别控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新疆两种野生葱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疆野生葱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中两个具有浓烈辛辣气味的种-长喙葱和滩地韭的组织浸提液对棉花,番茄等主要作物病害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长喙葱浸提液对镰孢菌,轮枝菌,丝核菌及疫霉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其10、20和50倍稀释液对丝核菌12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94%,80%,而其10、20倍稀释液对镰孢菌12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72.2%,滩地韭浸提液能抑制镰孢菌,轮枝菌的生长,但不影响丝核菌的生长,两类浸提液的抑菌效果均受温度影响。并随稀释倍数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长喙葱浸提液在4℃冷藏室内放置10d和在121℃条件下放置30min都会丧失长喙葱浸提液经透析去除小分子化合物,其上清液、沉淀都无抑菌作用,说明抑菌有效成分属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80.
Conditional expression of harpinPsscauses yeast cell death that shares features of cell death pathway with harpinPss-mediated plant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61 hrp Z gene encodes harpinPss, a 34.7 kD extracellular protein that elicits a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in plants. Conditional expression of either full-length or truncated hrp Z sequences under the GAL1 promoter caused cell death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187. Plating of pYEUT- hrp Z transformants on a medium containing galactose resulted in complete inhibition of colony formation, whereas their growth on a glucose-based medium was unaffected. Western blot analysis confirmed the expression of harpinPssin yeast cells transformed with pYEUT- hrp Z and grown in galactose-containing medium. A time-dependent decline in the percentage of trypan blue-excluding cells in cultures of pYEUT- hrp Z transformants was observed when cultured on galactose-containing medium. Similarly, the number of viable cells reduced to about 50% within 6 h. There were similarities in the harpinPss-mediated cell death in plants and yeast cell death (YCD). Galactose-induced cell death in pYEUT-hrp Z transformants of S. cerevisiae Y187 was suppressed by a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 K252a (10 μ M). The viability of pYEUT- hrp Z transformants was prolonged in the presence of 100 U ml−1catalase suggesting a role for the oxidative burst in YCD that wa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flow cytometric patterns of propidium iodide uptake by yeast cells. Overall, it appears that yeast provides a useful model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arpinPss-mediated cell d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