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6篇
  免费   833篇
  国内免费   1356篇
林业   926篇
农学   2035篇
基础科学   295篇
  769篇
综合类   4542篇
农作物   772篇
水产渔业   927篇
畜牧兽医   1764篇
园艺   368篇
植物保护   64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5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由于甘蔗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智能化水平较低,依靠人工操作很容易对甘蔗收获机的运行状态产生误判,从而造成物流通道堵塞、能源浪费、收割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遗传算法(GA)和支持向量机(SVM)状态识别模型。首先,通过实地采集甘蔗收获机刀盘轴、行走轴、切段轴和风机轴扭矩和行驶速度特征信息,然后通过PCA进行数据降维,最后利用GA优化参数C、γ,使用每个特性信息来训练SVM,对甘蔗收获机运行状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PCA-GA-SVM状态识别模型对甘蔗收获机运行状态的识别准确率为93.75%,建模时间为3.688 s,与SVM(81.25%,9.487 s)、PCA-SVM(87.5%,5.817 s)和GA-SVM(90%,8.969 s)进行对比,该模型具有最高准确识别率和最快建模速度,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运用电子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畜禽保种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不同参数组合(包括起始基因频率、群体有效含量和世代数等)的模拟试验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1 在有性繁殖的有限群体中,原封不动地保存群体基因库中的每个基因(包括频率很低的基因)是根本不可能的。 2 在完全实行随机交配的情况下,长期保存频率较高的基因也需要相当大的群体才有可能。 3 频率较高基因的保存也不能单纯依靠群体大小,还需借助于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小群体内长期保存频率较高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3.
用五个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的双列杂交设计,对含油量、硫甙总量按Hayman分析公式进行了全双列杂交分析,对蛋白质含量按Singh(1981)公式进行了半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品质性状都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含油量和硫甙总量均呈部分显性,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9.6%和87.4%,蛋白质含量呈超显性遗传((H./D)~(1/2)=1.58),狭义遗传力为42.4%。  相似文献   
104.
应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方法对1989年南方区试中籼迟熟组的8个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着粒密度、有效穗和千粒重的遗传基础较丰富,抽穗日数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差异则较小;千粒重、着粒密度、穗长和抽穗日数的广义遗传率较高,日产量和小区产量则较低,结实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率最低;产量与着粒数的相关较微弱,与有效穗,着粒密度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显著,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环境相关值较大,有效穗、着粒数和千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两两之间的三种相关值均为负值,其遗传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同一遗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穗粒数和有效穗与产量的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105.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系统控制。所被研究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均带有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2对主效恢复基因Ms1和Ms2。2个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均是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不带有主效恢复基因Rfc,但带有一定数目的温度敏感基因Ts。Ms1或Ms2与Rfc是独立遗传的  相似文献   
106.
土壤风蚀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过程,包括气候、植被、土壤、地形地貌等多种因子。作为随机变量的风蚀因子,其分布规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风沙的运动规律,一方面导致土壤风蚀程度及方向的变化,另一方面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风沙流的混沌特性。为此把影响风沙运动规律的各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大熵原理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风蚀影响因子概率密度函数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以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为例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风蚀影响因子的熵概率密度函数不仅合理可行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7.
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和猪遗传评估的发展趋势。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猪遗传评估方法、计算技术以及环境效应(包括方差异质性)、选择、非加性效应、非正态分布、性状间相关、有重复的记录等模型制约因子等方法。此外,阐述了贝叶斯分析理论在传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文章综述了花粉管通道法进行遗传转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单子叶作物上的应用,对其在遗传转化中所涉及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转化的操作步骤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9.
Improving wheat productivity in drylands largely depends on how plants manag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Using fraction of transpirable soil water threshold (FTSWTh) and drought stress response function, we characterized the water conservation traits of two wheat multiple synthetic derivative lines (MSD53 and MSD345) which both contain introgressed segments from Aegilops tauschii but differ in drought resilience. The lines and their backcross parent, ‘Norin 61’, were subjected to dry-down conditions. MSD53 had a higher FTSWTh for transpiration decrease than ‘Norin 61’ and MSD345. In terms of drought stress response function, MSD53 had the lowest threshold suction, suggesting a lower drought resilience capacity compared with MSD345. However, MSD53 exhibited an effective-water-use trait whereas MSD345 exhibited a water-saving trait under dry-down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ported higher yield of MSD53 in comparison with MSD345 under drought stress in Sudan, and demonstrate that high FTSWTh supports effective water use for improve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drylands. The differences in water conservation traits between the two MSD lines may be attributed to variation in introgressed segments, which can be further explored for drought resilience breeding.  相似文献   
110.
S. C. Gupta 《Plant Breeding》1994,112(2):135-140
Screening of a population of Ocimum basilicum var. glabratum Benth., raised from seeds collected from France, West Africa and Kerala (India) was carried out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ts essential oils. In all three collections, plants were found to be comprised of 3 chemotypes which were m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but each chemotype was found to be capable of intercrossing freely with the other two. Selfing was carried out during 4 consecutive generations, after which three pure lines were established. Study of the selfed progeny of each collection exhibited an interesting segregation in S2 and S3 generations. Along with segregation in F2 and F3 generations of various hybrids the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by assuming a gene ‘M’ existing in 3 (or more) allelic forms: The allele M0 for biosynthesis of estragole (methyl chavicol) is dominant to allelcs M1 , for eugenol and M2 for camphor. Also, allele M1 is dominant to allele M2 . The assumption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testcrosses of F1 hybrids of each cross with their recessive pa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