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1篇
  1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221.
为筛选出较耐盐碱的新引鲜食葡萄品种,以10个葡萄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复合盐碱(盆土干重的0.29%、0.58%、0.87%)胁迫30天后葡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对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其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或持续上升2种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丙二醛含量、根系丙二醛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三者之间两两极显著正相关,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叶片丙二醛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7.99%,最终得出10个葡萄品种耐盐碱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紫甜无核’‘、黑脆无核’‘、户太8号’‘、早夏无核’‘、丝路红玫瑰’‘、阳光玫瑰’‘、深红玫瑰’‘、夏黑’‘、甜蜜蓝宝石’‘、浪漫红颜’。  相似文献   
222.
宣化传统葡萄园作为城市中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蕴含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和对宣化传统葡萄园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现状及困境调查,得出要保护宣化传统葡萄园,需要加快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快提高农户收入,相关部门要强化品牌意识,建立物种基因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3.
A combined methodology of basal crop coefficient (Kcb) derived from vegetation indices (VI) obtained from satellite images and a daily soil water balance in the root zone of the crop was propos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daily grape crop coefficient and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The modeled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field measurements of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 using an energy balance eddy-covariance flux tower and adjusted for closure using the measured Bowen ratio.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Kcb and VI for vineyard was obtained, Kcb = 1.44 × NDVI-0.10 and Kcb = 1.79 × SAVI-0.08. The correlation of the measured crop coefficient (Kc) and modeled (Kcrf) exhibits a linear tendency, Kc = 0.96Kcrf, r2 = 0.67. Other derived parameters such as weekly Kc and daily and weekly ET show good consistency with measurements and higher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The study of the soil water balance suggests the importance of soil water storage in grapes within the La Mancha region. These results validate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as a tool for the estim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irrigated wine grapes planted on trellis systems.  相似文献   
224.
探究硒肥不同喷施质量浓度、时期及次数对酿酒葡萄产量、品质及硒质量分数的影响,对外源施硒提高酿酒葡萄中硒质量分数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大田试验,以‘赤霞珠’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喷硒质量浓度(0、100、150、200、300mg/L),分别在果实膨大初期、中期、末期进行叶面喷施。另外,设置喷硒质量浓度为150 mg/L,喷施次数分别为对照T0、T1、T2和T3。结果表明:在膨大初期,喷硒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品质改善和增产效果最佳,此时‘赤霞珠’单粒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和单宁质量浓度分别较对照提高27.51%、16.95%、13.92%、14.77%和45.1%,可滴定酸降低9.72%;同时产量较对照提高10.81%。在安全范围内,酿酒葡萄果实膨大初期200 mg/L时富硒效果最佳。喷施硒肥次数为T2时,葡萄的品质改善最明显,产量比对照显著提高10.82%,总硒比对照提高158.51μg/kg。综上所述,推荐酿酒葡萄果实最适喷施时期为膨大初期(6月23日),最适喷施质量浓度为200 mg/L,最适喷施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225.
为建立我国葡萄测土推荐施肥系统,本研究检索了我国葡萄施氮的相关文献,提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缺氮处理和施氮处理的产量数据,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研究了我国葡萄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我国葡萄土壤有机质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75、36~75、17~36、8~17、4~8、2~4、1~2和<1 g/kg,土壤碱解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88、158~288、87~158、48~87、26~48、15~26、8~15和<8 mg/kg。当氮肥利用率为30%~50%、葡萄目标产量15.0~60.0 t/hm2时,氮素丰缺级别第1~8级土壤适宜施氮量分别为0、14~90、27~180、41~270、54~360、68~450、81~540和95~630 kg/hm2。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葡萄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可为我国葡萄测土施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6.
陕西省合阳县被誉为“中国红提之乡”,“合阳红提”成为全国果品驰名品牌。全县葡萄面积达到1.1万hm2,设施冷棚葡萄面积2 400 hm2;设施配套,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种植区域和品种布局趋于合理,除红提葡萄外,引进种植阳光玫瑰、夏黑无核、新郁、克瑞森无核、户太八号、红玫瑰等新优品种,成效显著。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已得到推广应用,品牌建设与产品营销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还存在果农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执行不到位,精品果生产意识不强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建立标准化技术体系,以高素质农民培养为抓手,培育葡萄产业主体,提高果农技术执行力,加强果品质量安全管控,建立健全销售体系,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适应消费升级,让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葡萄产业更好的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27.
为明确‘赤霞珠’葡萄在河西走廊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连续3 a在武威、张掖和嘉峪关果园采集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张掖地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24.81%),武威地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葡萄果实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34%和24.06 mg·g-1),张掖地区单宁含量最低(5.57 mg·g-1)。张掖地区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总含量分别达到71.99、70.51、5.61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武威地区;武威地区葡萄果实酒石酸和草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8.66 mg·g-1和0.32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张掖。‘赤霞珠’葡萄共检测出36种香气物质,其中包括9种醛、9种醇、4种酯、3种酮、2种酚和9种其他类化合物,各地区香气物质的类型及总量均表现为嘉峪关>张掖>武威。整体而言,张掖地区‘赤霞珠’果实品质较好,而嘉峪关地区‘赤霞珠’芳香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228.
刘鑫  张亚红  袁苗  党仕卓  周娟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0):4020-4035
【目的】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树种,花芽分化直接影响葡萄的质量和数量。对‘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花芽进行比较分析,探索‘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机制,挖掘关键基因,为了解‘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过程中4个发育阶段:S1(未分化期)、S2(花原始体发育期)、S3(花序主轴发育期)和S4(花序二级轴发育期)的芽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植物激素测定,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及验证。【结果】 ‘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过程中共发现13 729个差异基因,其中S1-S2、S2-S3、S3-S4和S1-S4分别有4 158、2 050、3 425和7 652个差异基因。在S1-S4差异基因的富集调控网络中发现差异基因在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脱落酸代谢过程、对酸性化学物质的反应和植物细胞壁组织或生物发生等通路富集。在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发现大量与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等相关基因,测定表明,生长素在S2时期含量最高,而在S3和S4时期含量最低;赤霉素含量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不断降低,在S4时期为S1时期的80%;脱落酸含量在S1和S4时期较高,而在S2时期最低。此外,S1-S4差异基因来自转录因子家族(MYB、ERF、bHLH和MADS-box等),表明这些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了‘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对差异表达的13个MADS-box家族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MADS8AGL65AGL15AGL12MADS2在花芽分化进程中表达上调,而AGL30LeMADSFBP24AGL14MADS3表达下调。对这些MADS-box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一致且相关系数较高,表明数据分析结果可靠。【结论】 ‘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其中,植物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MADS-box家族基因在花芽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关于转录因子、基因和激素的信息,有助于揭开这一复杂的发育过程,并为‘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9.
基于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和静态箱法对酿酒葡萄园和鲜食葡萄园的碳通量进行全年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和静态箱法均能观测到施肥、翻耕或降水后引起CO2的剧烈排放,施肥后高水平排放通常持续7 d左右,峰值一般在第3到5天时出现;在对葡萄园的土壤CO2通量观测中,2种方法测得结果一致性较好,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得结果普遍高于静态箱法结果,不同季节存在8.30%到387.41%的差异,差值大小随通量降低而增高;在全年观测中,春季累计排放通量最大,随季节更替逐渐降低。葡萄园CO2排放主要集中于春、夏2季,其土壤CO2排放量占全年总排放量额75%以上。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观测结果与静态箱法观测结果趋势一致性较好,2种方法在对葡萄园土壤CO2通量观测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的观测结果具有可信性,而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可直接获得观测数据的优点,较静态箱法有一定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30.
北方春季倒春寒限制了葡萄的栽种范围,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利用室内模拟低温处理研究低温胁迫对葡萄幼苗膜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SA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4℃、12℃低温处理相较于25℃而言,葡萄幼苗叶片MDA含量分别增加135.64%和68.38%,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以及内源SA含量显著上升,4℃、12℃处理上升幅度分别为133.05%、53.33%、129.17%、46.22%和59.65%、26.67%、29.17%、24.65%。4℃与12℃处理相比,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内源SA含量均明显增加,SOD、POD、CAT活性以及内源SA含量分别增加45.97%、21.05%、77.42%及17.31%。恢复常温生长后低温处理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内源SA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对葡萄幼苗组织的修复具有持续作用,且4℃处理的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分别是12℃处理的1.29倍、1.09倍、1.30倍。利用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法发现低温下叶片内源SA与MDA含量(R2=0.648)、SOD(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