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9篇
  免费   864篇
  国内免费   1971篇
林业   1152篇
农学   2041篇
基础科学   948篇
  2386篇
综合类   6120篇
农作物   1003篇
水产渔业   1468篇
畜牧兽医   1155篇
园艺   685篇
植物保护   116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697篇
  2018年   519篇
  2017年   749篇
  2016年   899篇
  2015年   771篇
  2014年   857篇
  2013年   1036篇
  2012年   1187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906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820篇
  2006年   663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鲜叶摊放对扁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鲜叶适度摊放,可提高氨基酸等含量和茶叶品质。当摊放至含水量为71%左右时,成茶含有较多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茶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92.
棉花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同一环境背景下,以辽棉1号为参照,以冷温型棉花中棉41号、炮台1号与暖温型棉花豫422、中棉5629为试材,从花期开始,通过测定群体冠层温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研究了棉花功能叶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结果表明,冷温型棉花较暖温型棉花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速度慢,SOD、NR的活性较高,下降幅度小,MDA的积累速度较慢.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借助冠层温度作为棉花代谢功能的外部信号,为棉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APX活性的影响及cDNA序列克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温胁迫对茄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三叶期茄子幼苗为材料,于(8±1)℃的低温下胁迫24、48、72、961、20 h,取茄子第2片叶测定APX活性及进行APX基因的cDNA克隆。[结果]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A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以胁迫处理72 h时酶活性最高;APX基因的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辣椒(Capsicum annuum L.)、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APX在进化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9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人工控制的9种光温处理下,对76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自交结实率的光周期效应、温度效应和光温互作效应的分析,供试的两用核不育系中,占96%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可归为以下3种:(1)光周期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光温互作效应和光周期效应显著而温度效应不显著;(2)温度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温度效应显著而光周期效应不显著、光温互作效应显著或不显著;(3)光温互作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单独的光周期效应和温度效应不显著,仅光温互作效应显著。在供试的粳型不育系中,有34.8%、13.0%和47.8%的材料分属上述3种光温反应型;在供试的籼型不育系中,有73.6%和22.6%的材料分属温敏型和光温互作型,没有一份材料为光敏型。结果表明现有的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是多型性的。文中还对实用性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选择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对高温环境下从事体育锻炼的排汗量及失水情况和体温产生变化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高温气候和环境温度是直接影响体育锻炼时间、强度和运动量的主要问题,依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在高温环境下摄取液体时应选择机体吸收利用快的8℃─13℃低温液体和不超过5%浓度的低渗或等渗溶液,采用多次数少摄取量方法,并合理选择摄取时间,以便快速补充体液,调节体温,延长运动时间,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了新疆桃的绿枝扦插方法,用IBA及NAA处理扦条后。在一定温度、湿度、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生根良好。  相似文献   
997.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品种小麦(弱春性品种淮麦30、半春性品种郑麦9023和半冬性品种烟农19),研究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对旗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7~9d (T1)高温24 ℃/34℃(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光系统Ⅱ(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Ci和Fo显著高于淮麦30,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烟农19;淮麦30的Ci、qp和qn显著高于郑麦9023.花后15d高温26 ℃/36℃(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Pn、Gs、Ci、Fv/Fm、qP、qn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Gs、G、Fv/Fm、qP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淮麦30的R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烟农19.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胁迫下,半冬性品种烟农19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春性品种郑麦9023最低.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乌鲁木齐地区46年(1941—1986年)气温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未来33年气温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用1981—86年资料进行验证,得到理想的结果,可为水稻、棉花、瓜类产量预测及制定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揭示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农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及产量结构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分析安徽省近50年来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针对典型年夏季高温发生特点,结合一季稻所处发育期的温度适宜指标和高温危害指标,简要分析安徽夏季高温热害对一季稻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安徽省高温热害持续的时间与出现频次都是沿江高于江淮之间,江淮之间高于沿淮。安徽夏季高温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可导致空壳率、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结论]安徽省江淮地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与一季稻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可通过推迟栽插期来避免一季稻遭受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索幼苗叶片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硫灯和氙灯下生长的番茄幼苗真叶之间以及野生型(WT)和光敏素双突变体(phyB1phyB2)幼苗真叶之间花青苷含量的差异,以叶绿素荧光为指标,研究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荧光变化的影响。【结果】低温弱光(2oC, 100 µmol photons•m-2•s-1)对番茄幼苗叶片PS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PSI活性影响不大。低温弱光处理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幼苗及硫灯下的WT和突变体番茄幼苗3 h后,硫灯下富含花青苷的番茄 PSⅡ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76.3%,氙灯下的降低到63.3%;能合成花青苷的WT的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64.3%左右,而不能合成花青苷的phyB1phyB2降低到处理前的53.7%;下降程度显著高于WT。在番茄幼苗叶片不能合成花青苷后,分别生长在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植株叶片在经过低温弱光处理3 h后,叶片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幅度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样,硫灯下WT和phyB1phyB2植株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花青苷对低温弱光逆境处理的番茄叶片的光合机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极可能与花青素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和屏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