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0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612篇
林业   787篇
农学   373篇
基础科学   371篇
  1217篇
综合类   2692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194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18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视觉的苗期作物和杂草的图像分割技术逐渐成熟,通过视觉技术对苗期作物进行精准识别和定位,是实现株间除草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作物的精准识别首先需要利用颜色特征将图像中的作物、杂草和土壤背景进行分割;其次利用实际识别对象的位置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光谱特征等构造新的特征向量,结合成熟的分类算法对作物和杂草进行特征分类识别。针对棉苗和大豆苗,主要提取位置特征、形状特征,多采用支持向量机为主分类算法;针对玉米,主要提取位置特征、纹理特征,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为主的分类算法;针对部分蔬菜苗,主要提取形状特征、光谱特征,多采用算法结合的优化算法,具体实现时需要根据离线样本学习的结果来平衡苗期作物的识别准确率与实时性。在目前的算法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作物特征提取效果易受到遮挡、光照等干扰;分类算法目前还不能得到非常令人满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目前算法一般是针对某种时段的作物,不具有通用性。这些都是后续算法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基于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农村户用沼气池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萍  王效华 《中国沼气》2007,25(2):31-33
利用环境经济学中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且将环境效益考虑在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用沼气池建设有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63.
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径流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子径流序列 ,对这些子径流序列分别建立局部神经网络模型 ,而后把这些局部模型合并成一个混合模型。当新的信息进入该模型时 ,首先用分类器判别其类别 ,以确定用混合模型中的何种局部模型加以模拟。通过与不加分类的总体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加以对比 ,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径流分类的降雨 -径流模型表现出了更优良的性能 ,可以较大地提高径流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64.
泡桐属(Paulownia)分类管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泡桐属(Paulownia)在1835年建立以来,至1938年,中外研究者先后发表的新种达18种、3变种,嗣后又相继发表了若干新种,经胡秀英和《中国植物志》分别归为六种和七种一变种。到目前为止,又相继发表了不少新种和变种,泡桐属共有26种7变种(包括异名)。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近年来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标本、资料,对泡桐属分类中存在的异名处理和种与变种废、留欠妥以及泡桐属的归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5.
高纯度茶氨酸分离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星海  周晓红  王岳飞 《茶叶》2006,32(4):206-209
本文研究一种从提取茶多酚后的残留液中提纯茶氨酸的制备工艺;首先通过ZTC—型天然澄清剂对茶多酚生产废液絮凝处理,随后应用一种特制的弱极性大孔树脂(JAD-1000)对处理液进行初步分离,制备含量在50%以上的茶氨酸粗品,再通过C18层析柱,按照正交实验技术筛选的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对茶氨酸粗品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茶氨酸;结果表明用pH值3.0的水按照60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11.4min-13.5min段的洗脱馏份,浓缩冻干,检测知茶氨酸的回收率为78.4%,茶氨酸含量达98.2%。  相似文献   
66.
Observable differences in particle size, smoothness and compaction between cap site (slope 2·8 per cent) and batter site (slope 20·7 per cent) surfaces on the waste rock dump at Ranger Uranium Mine were quantified in terms of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 parameter values. Cap site surface material had a Km (erodibility corrected for sediment density) of 0·030 and batter site surface material had a Km of 0·0056. Using these Km values (derived from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slope length and steepness (LS) factors of 0·36 for the cap site and 3·66 for the batter site, and a cover (C) factor of 0·45 for the cap site and 0·16 for the batter site, the RUSLE predicts an erosion rate from the cap site that is 1·9 times greater than erosion from the much steeper batter site. The RUSLE indicates that the finer particle size and blocky soil structure of the cap site (D50 = 0·91 mm) compared with the looser granular structure of the batter site (D50 = 1·74 mm) strongly influence erosion. The predictions are similar to observed soil losses from erosion plots on these sites under rainfall simulation events, for which the measured erosion rate from the cap site was approximately twice that from the batter site. For the RUSLE to predict the observed erosion rates, the support practice (P) factor for the cap site would have to be approximately 30 per cent greater than the P factor for the batter site. The higher cap site P factor probably results from smoothing and compaction caused by vehicle movement across the surface. Compacti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greatly reduced infiltration capacity, thus increasing the erodibility of the cap site. Vehicles probably also crushed the surface material at the cap site, creating the observed fin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further increasing the erodibility. Compaction, through its effects on erodibility (Km) and surface roughness (P), is concluded to be the major cause of higher erosion from the cap site, even though the slope steepness is 10 times less. Parameterisation of the RUSLE quantif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ites and explains the unexpected erosion rates observed.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careful management of rehabilitated sites to avoid increases in erosion which may arise from compaction by machinery.  相似文献   
67.
烟草综合利用现状及其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种植的烟草主要用作卷烟原料,但烟草栽培上的副产物以及卷烟工业中的废次物占其生物学产量一半以上,如何合理综合利用烟草关系到我国烟草农业以及卷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烟草各个部位、卷烟工业废次物以及转基因烟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烟草综合利用的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烟草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8.
张文通  魏凤  李峰  沈志强 《猪业科学》2020,37(7):100-101
文章介绍了5种商品化猪丹毒疫苗的种类、毒株组成、抗原含量及相应免疫程序,为了解各种类型的猪丹毒商品化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新型肥料因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符合“高效环保、低碳节能”的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等优点,近年来市场发展迅猛,其中螯合剂越来越多被应用于新型肥料生产。为此,从我国肥料应用现状出发,结合对不同类型微量元素的分类及对比,将螯合剂从来源方面分为合成法螯合剂、天然法螯合剂、生物化学法螯合剂和其他法螯合剂,并对其在肥料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了螯合肥料的选择要通过高通量检测技术结合应用环境进行选择,走“有机无机相结合—速效持效相互补—螯合态部分替代”的综合路线,微量元素之间应该“速效型—持效型—螯合态型”相互配合才是微量元素肥料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等结论。  相似文献   
7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ash crop cultivation on household income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using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low-income regions in China. Given farmers decide themselves whether to cultivate cash crops, an endogenous treatment regression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potential selection bias issu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ash crop cultivation exerts a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household income, but it does not affect household migration decisions significantly. The disaggregated analyses reveal that cash crop cultiv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farm income but decreases off-farm in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