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龙竹不同播种时期、不同覆盖方式、幼苗移植时间、移植密度的育苗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在初夏播种龙竹的平均发芽数和成苗数分别是671株和632株,分别比早春播种高14%和21%,其中以地膜+遮阴网覆盖处理种子的平均发芽数和成苗数最高,分别为874株和859株。用地膜+遮阴网覆盖方式并在初夏4月10日是较为理想的播种方法,5月30日以前进行移植及50株/㎡移植密度可获得较多、较好的幼苗。  相似文献   
92.
在福建省南靖县开展了麻竹笋用林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田间试验,采取氮总量控制,设置有机氮替代不同比例无机氮的试验处理,分析了各处理之间出笋数量和竹笋产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总氮施入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比例的有机氮施入量对增加出笋数量和竹笋产量的影响排序表现为67%>0%>100%>50%>CK>33%;当有机氮施入量占67%时出笋的数量和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增加6.1%和10.3%,对促进麻竹笋生长和产量提升最明显。  相似文献   
93.
麻竹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麻竹[Sinocalamus latiflora(Munro)McClure(Bamboo)]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笋材两用竹。用麻竹笋箨片作外植体在含有2,4—D 4~8mg/L和KT3 mg/L、蔗糖5%、琼脂0.7%~0.8%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同样的培养基或添加部分其它养分及激素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愈伤组织能持续生长.  相似文献   
94.
山地麻竹笋用林单株生物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靖林场 1995年造林山地麻竹林竹株生物量测定 ,结果表明 3个年度麻竹竹秆生物量随竹秆高度的升高而呈明显减小的趋势 ,竹枝、竹叶和各构件总生物量随高度的升高呈“小、大、小”的变化 ;枝叶生物量比随竹高的升高而降低 ,竹蔸和竹根生物以 2年竹为最大 ,1年竹其次。 2个年度麻竹不同径阶各构件生物量随径阶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且 2年竹各构件生物量大于 1年竹。 2个年度麻竹竹秆和地上部分各构件总生物量预测方程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95.
开花和未开花山地麻竹叶片性状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国有南靖林场 1 995年造林麻竹林开花和未开花麻竹不同部位竹叶叶质重、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 N、 P、 K及灰分等指标的测定 ,结果表明 :开花麻竹各部位叶平均质重比未开花麻竹的小 1 3.0 5 % ;开花麻竹与未开花麻竹相比 ,同化能力较差 ,异化作用较大 ,光合系数小 ;开花麻竹叶中 N、 P、 K及灰分等成分的含量在麻竹竹冠各部位都比未开花麻竹低 5 .40 %、2 3.5 1 %、 2 .5 2 %和 3.30 % .  相似文献   
96.
福建不同产地麻竹光合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省 7个不同产地麻竹生长初期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Cs)、胞间 CO2 浓度 (Ci)、气孔阻力 (Rs)及气孔导量 (COND)等 6个性状的研究 ,结果表明 :叶绿素含量为 1 a<2 a,不同产地变化趋势为南带 >中带 >北带 ;晴天条件下 ,不同产地麻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 ,“午休”现象明显 ,南带产地南靖、北带产地飞鸾表现较好。细胞间 CO2 浓度与麻竹光合作用关系最为密切 ,相关系数为 - 0 .932 2 ;不同产地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竹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7.
麻竹采用传统的移栽母竹法造林,费工费时且成本高、成活率低,不易大面积造林。为解决大面积造林竹苗缺乏的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几种切实可行的麻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竹枝扦插育苗、埋节育苗和分株育苗,用以满足不断扩大的麻竹造林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
山地麻竹生长年动态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有南靖林场 5种造林年度的山地麻竹林生长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麻竹胸径、竹高、胸径处节间长、最大节间长、枝下高等因子的生长都随造林年限的延长而增大 ,除枝下高生长模型外 ,其它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
在云南省陇川县4个立地条件相似的试验点分别设置2个667 m2的试验样地进行麻竹竹腔施肥试验,每年5月、8月各用注射器注入150 ml 5%复合营养液于竹腔内。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竹腔施肥方式能提高竹笋产量,降低肥料用量及用工量,并能提早约1周时间出笋,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减少肥料流失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0.
连续数年对 1 995年春在福建南靖的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的株行距分别为 3m× 4m、4m×5m和 5m× 6m的 3种麻竹林进行水文生态功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和林分密度呈正相关。竹秆流和林冠穿透水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与林分密度呈负相关 ;2麻竹比毛竹和其它树种更易产生秆流 ,其产生秆流所需的最小降水量为 2 .1 mm·次 -1 。株行距为 3m× 4m的麻竹林年林冠截留量、截留率、穿透水量、穿透水率、竹秆流量和茎流系数分别为 1 2 8.1 mm、1 4 .51 %、689.1 mm、8.0 2 %、66.0 mm和 7.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