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74篇
  免费   1862篇
  国内免费   4339篇
林业   2717篇
农学   4183篇
基础科学   589篇
  4652篇
综合类   17670篇
农作物   2906篇
水产渔业   2750篇
畜牧兽医   5238篇
园艺   1637篇
植物保护   2233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839篇
  2021年   1035篇
  2020年   1112篇
  2019年   1311篇
  2018年   930篇
  2017年   1584篇
  2016年   1996篇
  2015年   1727篇
  2014年   1331篇
  2013年   2009篇
  2012年   2969篇
  2011年   2897篇
  2010年   2300篇
  2009年   2106篇
  2008年   2378篇
  2007年   2857篇
  2006年   2581篇
  2005年   1970篇
  2004年   1636篇
  2003年   1144篇
  2002年   918篇
  2001年   816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61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猪血浆蛋白(酶)多态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血浆蛋白 (酶 )多态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测定了杜洛克、长白、大白、杜×长大、大×长大、长×大、大×长共 7个品种 (组合 )的 8个血浆蛋白 (酶 )位点的多态性及部分生长和胴体性状 ,计算了平均基因杂合度与部分经济性状实测值和杂优率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平均基因杂合度与遗传距离呈正相关 ,与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后腿比例的实测值或杂优率呈正相关 ,与眼肌面积的实测值和杂优率呈负相关 .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可为预测杂种优势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语言特点、编排体例及内容特点出发,对《中图法》(第四版)类目注释进行了系统的认识,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果实相关性状的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国家种质资源圃(北京)编目的558份桃品种的18个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取样策略,包括总体取样比例的确定及取样方案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初级核心种质。本试验共设10%~90%9个总体取样比例;取样方案研究包括分组原则和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结果表明,桃初级核心种质的适宜总体取样比例为10%;按品种类群分组结合多样性比例取样为构建桃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方案;利用此取样策略从558份桃品种中提取56份作为核心样本,对其代表性进行检测表明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桃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4.
吴春太  徐如宏  张庆勤 《种子》2004,23(1):3-5,30
采用A-PAGE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远缘组合分离出来的节燕98-2类型入选11个遗传性基本稳定的具有高产、多抗的小麦株系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PAGE电泳分析中,11个供试株系具有11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带型.在SDS-FAGE电泳分析中,出现了7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6种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少,品质评分偏低,其变幅为5~8分,平均为6.36分.但在所分析的材料中,出现了一个少见的特殊亚基:2 10 12.并研究了这些HMW-GS和组合频率及特点.11个株系中7个具有45 10优质亚基和2个具有2*亚基,它们可供小麦优质育种利用.研究表明,通过远缘杂交能够选育出具有高产、抗病和优质的小麦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N,N—二甲基膦酸基甘氨酸(NBPG)与银、镉、汞的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NBPG与Ag~ 、Cd~(2 )、Hg~(2 )均生成组成为1:1的多齿质子型配合物。其lgK_稳值分别为:AgL5.28、CdH_3L3.63、CdH_2L5.16、CdHL7.30、CdL11.56、HgH_3L6.06、HgH_2L7.55、HgHL8.24、HgL12.58。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构建的新城疫病毒(NDV)cDNA文库中扩增含编码F糖蛋白前体──Fo酶切位点序列的359bp的F蛋白基因cDNA片段。将此359bpcDNA片段经光敏生物素标记后,即成NDV-cDNA探针。该探针能特异性地从感染的尿囊液中检测出NDV强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基因组RNA,而不与IBDv-dsRNA、AIBv-ssRNA、EDS76-dsDNA、MDV-dsDNA,FPV-dsRNA及AILV-dsDNA发生交叉杂交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尽管该探钎含有编码Fo蛋白酶切位点序列的碱基顺序,但它还是不能把NDV的强、弱毒株区分开。这说明NDV强、弱毒株比区域内的碱基存在着相当大的同源性。不过,此探针对NDV来说具有特异性,这就为NDV的诊断技术开创了基因水平检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A new technique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gel permeation) shows promise as a tool to separate and quantitate the Unsaturated Vitamin B(12) Binding Capacity (UBSC) of the individual Vitamin B(12) binders in blood serum. This method, although not as rapid as protein-coated charcoal or cellulose separation techniques, is more applicable for use with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than gel filtration. The use of a radioactivity detector to monitor the eluant from the column permitted automation of the method. Comparable results for UBBC and for the UBBC of individual binders were obtained when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gel filtration and HPLC. The HPLC method proved suitably precise and the recovery of added cyanocobalamin was acceptable. It is proposed that HPLC be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measurement of the USBC of binders of Vitamin B(12) in blood serum.  相似文献   
108.
小麦品种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杂交、回交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测定了14个组合的F_1代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根据双亲正反杂交表现型一致的结果,可以确定控制小麦品种对该病毒病的抗性为细胞核遗传。通过对F_1、F_2、BC_1及BC_2各代群体抗病株和感病株分离比值的分析,初步确定有关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可能受两对致病显性基因(S_1、S_2),和一对抑制基因(I)所控制,作者并对这一问题与前人工作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9.
栎粉舟蛾Femtoma ocypete(Bremer)是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7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有幼虫孵出。幼虫经6个龄期,于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防治方法:8月中旬往柞树上喷洒0.025%浓度的“杀虫灵”农药,能杀死各龄幼虫,防治效果为90%左右,七天后养蚕无害。  相似文献   
110.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冥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 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c.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