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6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51篇
林业   90篇
农学   714篇
基础科学   4篇
  98篇
综合类   1609篇
农作物   440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774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周发松  瞿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13(5):438-440,T001
对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成熟花粉以及对照品种8909和鄂啤2号的成熟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均含有空秕状和圆形、饱满两类花粉;两对照品种的花粉为圆形、饱满类型。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株的圆形花粉与对照品种花粉一样,其萌发孔有明显突出的孔盖;而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的圆形花粉则无孔盖。因此,可认为萌发孔孔盖的有无是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与不育花粉的典型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32.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PAP)对感染猪痢疾密螺旋体的小鼠肠道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发现特异的酶染颗粒主要分布于盲肠,其次是结肠前段和后段。在感染的早期,主要分布于肠腺的深部,以后有逐渐向肠腔面转移的趋势。在小肠和肠细胞内未见有特异性的酶染颗粒。通过与常规的镀银法比较,作者认为PAP法更为灵敏、特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猪痢疾病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3.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与常规粳稻杂交后代育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与粳稻品种杂交组合F_3及以后世代部分株系的育性和基因型的基础上,对分离世代各种主基因型的育性及频率分布进行了估计,验证了根据F_1、F_2和BF_1代作出的水稻光敏核不育性及其育性恢复的遗传涉及核内2对独立的主基因的遗传结论。由F_6以上高世代株系中测选出对农垦58s恢复效应有明显差异的两种纯合单显性可育株系,获得了存在两个不同恢复基因的遗传证据。  相似文献   
34.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系统控制。所被研究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均带有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2对主效恢复基因Ms1和Ms2。2个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均是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不带有主效恢复基因Rfc,但带有一定数目的温度敏感基因Ts。Ms1或Ms2与Rfc是独立遗传的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了我国的3种枝角类雄体新记录,描述了形态特征。还对另2种枝角类雄体作了新的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36.
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优良自交系进行种间杂交,轮回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育成了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00A,2818-2等。经观察,育性基本稳定。通过两年的测交,已找到了7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源,初步实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结石通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对健康大鼠的利尿作用,以及对乙二酰胺致大鼠肾结石的调节作用.[方法]取ICR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每组20只,观察结石通片给药前后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另取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给予5%结石通片溶液)和高剂量组(给予10...  相似文献   
38.
BNS是一个对温度敏感的小麦雄性不育系,敏感期低温表现不育,高温恢复可育。2014/2015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温度相对较高,但BNS的自交结实率比温度相对较低的2011/2012年度低50%以上。为探讨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近4a(2012-2015年)小麦生育期的温度走向,以及温度与BNS自交结实率的关系进行分析。温度走向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冬、春温度变化显著影响BNS结实率,暖冬和寒春易降低结实率,寒冬和暖春可提高结实率。这些结果对BNS的影响可能是,暖冬穗发育加快,进入感温期早,再遇正常年份或暖春,育性转换完成快,结实率高,反之结实率低。2014/2015年度属典型暖冬和寒春气候特点,故BNS结实率严重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NS的自交结实率与播种-抽穗的各积温因子均呈负相关,而与翌年3月1日-抽穗的平均温度≥15℃有效积温和平均温度≥15℃的累积日数呈显著正相关;BNS育性转换的温度阈值为12℃,15℃以上温度对自交结实率影响显著;用两个正相关显著的温度参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BNS自交结实率。研究结果表明,15℃以上平均气温显著影响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的育性转换,平均温度≥15℃有效积温和平均温度≥15℃的累积日数是两个重要的BNS育性转换温度因子参数。  相似文献   
39.
为解决白菜薹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以大白菜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设计定向转育方案,采用连续回交的方法转育不育性和农艺性状,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目标基因型植株,向白菜薹自交系中转育不育基因,创制白菜薹雄性不育系。通过26对SSR引物的筛选鉴定,获得与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紧密连锁、且同样可以标记同一位点恢复基因Msf和可育基因ms的分子标记GSSR1。经过3个世代的回交转育,创制出了具有100%不育度和100%不育株率的白菜薹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BGMS-3。以BGMS-3为母本,与6个白菜薹自交系杂交,筛选出1个强优势组合C3。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