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8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1085篇
林业   596篇
农学   548篇
基础科学   727篇
  2298篇
综合类   1835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57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戴春霞  刘芳  葛晓峰 《茶叶科学》2018,38(3):281-286
茶鲜叶含水率是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茶叶加工过程中茶鲜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光谱技术分析茶鲜叶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茶鲜叶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利用4种不同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特征波长和茶鲜叶含水率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卷积平滑处理后的正交信号校正的预处理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法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茶鲜叶含水率预测效果最佳,模型校正集、交叉验证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7、0.8342和0.7749,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1、0.0311和0.0371。由此可见,高光谱技术能有效的实现茶鲜叶含水率的检测,这为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2.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间子粒脱水速率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0个黄淮海区域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进行子粒脱水速率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子粒水分含量与散粉天数、生理成熟天数、穗轴水分、苞叶水分、百粒重及小区产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子粒脱水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品种所有子粒脱水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仅苞叶水分这一性状对子粒含水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依据子粒生理成熟期时的水分含量把其划分为3种不同脱水类型,品种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均具有完全不同的脱水方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实现机收子粒应该重点考虑3个重要因素,即生理成熟期、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和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3.
基于LC谐振传感器的包装茶叶含水率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经典电路理论的无线、无源LC谐振传感器设计,并将其用于包装茶叶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所提出的LC谐振传感器实质上是一个印刷在湿敏绝缘衬底上的单一平面电容和螺旋电感构成的谐振电路,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茶叶包装袋内,由于包装袋内湿度变化会引起平面电容的电容值变化,进而导致传感器的并联谐振频率变化,利用连接在包装袋外部含水率测量仪上的感应线圈远程检测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值,即可通过谐振频率的变化间接确定包装茶叶的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检测方法合理可行,与国标方法相比较,测量结果无明显偏差,解决了包装茶叶含水率快速、准确、无损检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94.
现采用TK100多功能水分测定仪对水稻育秧土进行水分测定。通过SPSS21.0软件,以TK100多功能水分测定仪测定的含水率为自变量,实际含水率(烘干法测得育秧土含水率)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并对拟合出的三种方程相关系数R、回归显著性检验的F值以及F值的显著水平P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拟合曲线方程y=2.84-0.05x+0.007 25x2。在验证试验中,拟合函数计算出的含水率与烘干法测得的含水率配对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拟合曲线恰当、准确。  相似文献   
95.
氯化胆碱对低温胁迫下稻苗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不同浓度(0、 50、 100、 300、 500、 700、 1000 mg/ L)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和叶面喷施稻苗,在3~4℃低温胁迫下,稻苗的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其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产生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均低于对照,叶绿素残存量则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故经氯化胆碱处理者,其总含水量与对照间差异虽然不大,但束缚水含量增加而自由水含量减少。上述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能明显地保护处于低温胁迫下的稻苗的细胞膜系结构和提高其防冷性物质含量,从而增强稻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96.
油菜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佳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25℃和35℃条件下保存6个月或12月的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研究显示,油菜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有不同的最佳含水量范围,最佳含水量可随保存温度下降而上升,35℃、25℃和5℃条件下油菜种子最佳含水量分别为4.0%-5.4%、4.0%-6.3%和7.5%以上。推荐油菜种子5-35℃超干燥保存的实用含水量为4%-5%。  相似文献   
97.
不同生境对五爪金龙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是南方广大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杂草之一。采用电导率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个不同的自然生境中五爪金龙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五爪金龙的质膜透性之间的差异部分达到显著水平;除了生境4、5之间外,其叶绿素a、b及总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8.
为了揭示电磁波信号在农田土壤中的传输特性、科学部署传感器节点,以关中地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传感器、无线数传、处理器和能量供应等模块集于一体,设计了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Wireless underground sensor networks,WUSN)节点和汇聚节点。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了土壤含水率、WUSN节点埋深、节点间水平距离对WUSN节点信号传输的影响,建立了接收信号强度和误码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WUSN节点信号在地下垂直方向上传输时,土壤含水率增加2.5个百分点,接收信号强度降低4~6dBm,通信误码率增加3~5个百分点;WUSN节点埋深增加5cm,接收信号强度降低3~5dBm,通信误码率增加3~4.5个百分点。当WUSN节点信号在地下水平方向上传输时,土壤含水率增加2.5个百分点,接收信号强度降低5~7dBm,通信误码率增加4~5个百分点;节点间水平距离在10~90cm范围内,节点间水平距离增加10cm,接收信号强度降低6~8dBm,通信误码率增加6.5~8个百分点;节点间水平距离在90~190cm范围内,节点间水平距离增加10cm,接收信号强度降低约1dBm,通信误码率增加1~1.5个百分点WUSN节点信号在垂直、水平两种传输方向上误码率和接收信号强度预测模型拟合优度R2最高为0.982,均方根误差RMSE为1.7%,拟合优度R2最低为0.942,均方根误差RMSE为5.136dBm。WUSN节点信号在土壤中传输受到土壤含水率、WUSN节点埋深和节点间水平距离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水力参数对土壤水长程相关性的影响,利用HYDRUS-1D模型,以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的气象数据为驱动,结合生成的砂土和黏壤土土壤水力参数集,模拟生成土壤水时间序列集;而后,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对生成的土壤水数据进行长程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1)土壤水标度指数(h)介于0.570~1.91...  相似文献   
100.
覆膜抑制土壤呼吸提高旱作春玉米产量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从农田碳通量角度揭示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增产增效机理,于2011年在山西寿阳旱作农业野外试验站对覆膜和露地春玉米田,进行了表层土壤温湿度、土壤呼吸和净碳交换规律及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与露地处理相比较,覆膜处理全生育期表层土壤含水率提高了18.7%,前期可平均提高表层土壤温度1.67℃。覆膜和露地处理土壤呼吸变化规律总体一致,但前者的温度敏感系数Q10比后者低,且中后期前者排放的碳仅为后者的61.7%,说明采用覆盖地膜种植方式有利于农田土壤碳管理。前期和中期覆膜处理绿叶面积指数比露地处理平均高0.81 m2/m2,后期覆膜处理衰老较快,收获时比露地处理低1.00 m2/m2;露地处理在前期和中期日均净碳通量平均比覆膜处理大0.04 mg/(m2·s),而后期仅小0.02 mg/(m2·s),这是造成2处理最终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在地上干物质积累和地下干物质积累方面,覆膜处理始终比露地处理高,收获时差值分别为269.7和38.6 g/m2。露地处理每公顷少收春玉米籽粒1 348 kg。由此可见,覆膜种植可提高表层土壤温湿度,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抑制土壤呼吸,促进碳积累,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更有利于土壤碳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