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烟嘧磺隆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盆栽法比较了登海系列的几个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以株高和鲜重抑制率为指标,各品种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而且施药后不同品种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的变化与生理形态上的药害差异表现出一致性趋势。  相似文献   
52.
不同抗性糯玉米近等基因系水培幼苗对烟嘧磺隆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和不抗烟嘧磺隆的沈糯509R和沈糯509S为试材,通过向水培液添加烟嘧磺隆的方法,研究抗系与不抗系的幼苗外观表现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两个近等基因系均比对照发生明显变化;各项指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反应加剧;抗系0.02 m L·L-1烟嘧磺隆培养液中甚至无明显反应,而不抗系反应强烈直至死亡;抗系与不抗系对烟嘧磺隆反应的快慢和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试验证明,采用0.02 m L·L-1烟嘧磺隆水培液对自交系进行烟嘧磺隆抗性鉴定,无论以形态指标还是以生理指标都可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53.
玉米田主要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我国玉米田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于2010—2011年自山东、吉林、四川、河北4省采集连续多年施用烟嘧磺隆的玉米田杂草种子样本121个,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其对烟嘧磺隆的抗性。结果显示:4个杂草样本对烟嘧磺隆产生了抗性,其中山东淄博张店区傅家镇高家村的牛筋草抗性种群的GR50为25.76g/hm2,是敏感种群(1.33g/hm2)的19.37倍,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四川彭山县谢家镇岳油村的稗草、河北大城县广安镇夏屯村的虎尾草和河北邯郸的狗尾草分别产生了6.14、5.43和5.65倍的低水平抗性;其余杂草样本均无明显抗性。同一杂草不同采集地点的敏感样本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4.
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嘧磺隆是广谱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玉米苗期杂草的控制。由于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不同,因此部分品种玉米因其发生严重药害的问题屡见报道。文章从烟嘧磺隆的作用机理、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鉴定以及玉米抗烟嘧磺隆的遗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目前对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定位尚不明确,烟嘧磺隆在玉米体内代谢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困难等问题,认为未来可通过对玉米抗烟嘧磺隆内源基因的发掘以及实现基因的最终转化来提高不同品种玉米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47%莠去津·乙草胺·烟嘧磺隆悬浮剂苗后茎叶处理防除玉米田杂草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7%莠去津.乙草胺.烟嘧磺隆悬浮剂对玉米田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高防效,施药后45 d株防效为87.51%~93.58%,鲜重防效为87.29%~92.04%,随使用剂量增加,药效逐渐提高,而且对玉米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产量与人工除草相当。  相似文献   
56.
57.
为明确玉米田主要杂草反枝苋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及靶标抗性分子机理,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检测了黑龙江省玉米田反枝苋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通过靶标酶离体活性测定,分析了抗性和敏感种群反枝苋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 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并通过靶标ALS基因克隆测序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反枝苋疑似抗性种群 (HLJ-R) 对烟嘧磺隆已产生较高水平抗性,其抗性倍数达13.7;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对HLJ-R种群ALS活性的抑制中浓度 (IC50) 值是对敏感种群 (TA-S) IC50值的43.9倍;与TA-S种群相比,HLJ-R种群ALS基因205位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574位色氨酸突变为亮氨酸。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田反枝苋对烟嘧磺隆已产生较高水平抗性,且靶标ALS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其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土壤中烟嘧磺隆和莠去津的高残留往往会导致后茬大豆药害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豆植株及土壤中烟嘧磺隆、莠去津及其代谢物残留方法。样品经含2%甲酸的乙腈提取, 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以乙腈和0.2%甲酸水为流动相, 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梯度洗脱, 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01、0.10 mg/kg和1.00 mg/kg添加水平下, 烟嘧磺隆、莠去津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0%~113%, 相对标准偏差为0.3%~11.8%, 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在0.001~1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决定系数R2≥0.984 1, 方法的定量限为0.01 mg/kg。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适用于土壤和幼苗期至鼓粒期大豆植株中烟嘧磺隆、莠去津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本研究为烟嘧磺隆和莠去津的科学使用及后茬作物的安全种植提供有效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