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4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林业   1235篇
农学   935篇
基础科学   1565篇
  1541篇
综合类   4292篇
农作物   406篇
水产渔业   273篇
畜牧兽医   1024篇
园艺   219篇
植物保护   30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847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确保日常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组织开展了全国省级兽药检验机构实验室间溶液pH值测定的能力验证。依据《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0631pH值测定法以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规定的程序进行本次能力验证。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对制备的测试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t检验对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采用Z比分数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以稳健统计的中位值作为指定值。参加本次能力验证的35家兽药检测实验室结果均为满意,表明承担兽药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任务的单位整体具有较强的检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72.
为筛选兴安盟地区旱作条件下适宜引进栽培的优良苜蓿品种,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呼和马场种植11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通过连续2年观测参试品种的越冬率、株高、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等指标,对旱作条件下11个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价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图牧2号、敖汉苜蓿和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两年的平均越冬率较高;SK3010、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和敖汉苜蓿在株高、生长速度和干草产量方面表现较好;图牧2号的茎叶比均最大,其次是呼伦贝尔杂花苜蓿、SK3010和敖汉苜蓿;WL168HQ、斯普雷德和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两年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18%;巨能2和斯贝德的粗纤维含量较高;WL168HQ、呼伦贝尔杂花苜蓿、WL343HQ、SK3010和WL319HQ的粗灰分含量均高于10%。对11个苜蓿品种的越冬率、产量特性和饲用品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呼伦贝尔杂花苜蓿的综合表现最优,适合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73.
李月娥 《中国饲料》2021,1(9):138-141
目前我国饲料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国际贸易出口总量保持稳定,与进口量上升形成鲜明对比,贸易逆差较大,其根本背景是国内、国际的产业格局发展不同。我国饲料产业的国际产能合作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位置。在价值链视角下,饲料企业不能把出口视为单纯的饲料产品向终端销售,而是应注重于价值链的总体布局,在现代化“大农业”的背景下,对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饲料行业下游产业与饲料产业进行布局。饲料企业应形成海外布局,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选择海外的“走出去”策略,优化国际贸易的出口机制,同时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控制风险,用好政策性金融支持,并重视对国际投资和贸易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走出去”  相似文献   
74.
放牧对草甸草原土壤水热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土壤水热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放牧对群落3个组份[羊草(Leymus chinensis)、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杂类草]生物量和相对优势度产生影响。其中,羊草地上生物量和优势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线性降低,而贝加尔针茅和杂类草的生物量与优势度均在中度放牧处理下最高。土壤含水量与羊草生物量显著正相关,与杂类草生物量负相关,而与贝加尔针茅生物量间的关系极弱。本研究为完善放牧优化理论,揭示放牧在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过程中的梯度效应提供了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线索,为草地放牧优化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文章主要阐述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师资队伍改革,教学内容及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及推进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76.
对于管网优化及投资分析来说,最不利情况下的水力条件不是普遍条件,不能够完全代表管网应当有的优化假定条件。通过管道控制灌溉面积来确定管道的流量,按照满足在一天内,管道控制的所有灌水器都灌溉一次的原则确定,并给出公式。让管道的流量这一重要参数,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和设计计算中变得简单并容易计算。  相似文献   
77.
王艳阳  魏永霞 《节水灌溉》2015,(3):52-54,58
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是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是进行农田水分管理和灌溉预报的主要参数。但不同ET0计算方法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用能力统计量Z比分数,对FAO56Penman-Monteith、Hargreaves-Samani、Irmark-Allen拟合和Priestley-Taylor四种常用ET0计算方法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riestley-Taylor与FAO56Penman-Monteith方法的计算结果在精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有关文献结果相吻合,其中前者精度略佳。且Z比分数参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计算简便、适用性强,克服了常规方法公式繁杂、编程实现困难的缺点,说明Z比分数法能够更好地适用于ET0计算方法的优选。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水土工程领域有关参数计算与测定方法的优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
基于CFD对直通式调节阀内部流场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并得到了内部流动参数的可视化图形。对比25%和5%两种开度下,阀门处的压力,速度以及能量损失都存在很大的差异。25%开度下的压力、流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5%开度下压力和速度则迅速变化。+两种开度下产生的涡流位置不同,5%开度下能量损失比25%开度下的要大。  相似文献   
79.
基于HYDRUS-2D的地下滴灌下水分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滴头周围黏壤土的土壤水分动态,并与田间观测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不同滴头流量对试验地土壤湿润模式的影响,明确了最佳灌水技术参数。结果表明,HYDRUS-2D软件模拟结果与观测值一致,体积含水率均方根误差为1.2%~4.5%,湿润范围均方根误差变化范围为2.1~3.87cm。  相似文献   
80.
In south‐western Japan, centipedegrass (Eremochloa ophiuroides; CG) offers a novel option for a warm‐season perennial for grazing use in areas where bahiagrass (Paspalum notatum; BG) can be grown. However, the potential of CG as a forage has not been fully explored because of the short history as a forage crop. We conducted four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CG (cv. TifBlair) in comparison with BG (cv. Pensacola) in terms of sward characteristics, nutritive value and choice by animals. In each experiment, four Japanese Black cows (Bos taurus) were individually allowed to graze conterminous monocultures of CG and BG (5 × 10 m each) for 30 min. Irrespective of regrowth durations and fertilizer rates, CG was consistently shorter, leafier and denser, contained lower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cellulose, and was preferred or equally selected by cows, as compared with BG. Furthermore, CG maintained sufficient levels of crude protein (80–89 g/kg DM) to ensure voluntary intake of ruminant animals under extended regrowth? and without fertilizer, whereas BG failed to do so (65 g/kg DM). CG provided higher digestible dry matter than BG when crude protein concentration exceeded 86 g/kg DM. The results indicate advantages of CG as a fo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