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31篇
  177篇
综合类   881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489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51.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催化结构域Ⅰ和Ⅸ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紫花芒’杧果嫩绿色叶片基因组DNA。在NCBI中用Blast X比对发现,有6个阳性克隆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并命名为PK1~PK6,GenBank注册序列号为AY693369-AY693371和AY776277-AY776279。在PK3、PK4和PK6中发现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9个催化结构域Ⅰ~Ⅸ,而其它3个克隆具有部分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还发现,6个克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与受体样蛋白激酶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还表明它们都是可能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总之,6个克隆不仅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而且是可能的受体样蛋白激酶基因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52.
辽科38具有熟期适中、高产、容重高、抗性突出等特点,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170017)。对品种特征特性、制种基地选择与隔离、播种、田间管理、花期管理以及收获技术进行了介绍,为品种推广和加快产业化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3.
茚虫威属于噁二嗪类杀虫剂,与大多数杀虫剂不同的是其进入害虫体内需要经活化代谢转变成N-去甲氧羰基代谢物(decarbomethoxylated metabolite,DCJW)后不可逆地阻断钠通道,进而发挥杀虫活性。茚虫威由于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常见的使钠离子通道延迟关闭的菊酯类药剂而被广泛用于鳞翅目和一些同翅目、鞘翅目害虫的防治。抗药性是任何杀虫药剂使用后面临的问题,茚虫威也不例外,许多害虫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昆虫对茚虫威产生抗性的机制包括酯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和P450活性的增加以及分子靶标F1845Y、V1848I、L1014P的突变,这些对茚虫威抗性机制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开展的,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对抗性研究的贡献度。针对我国田间害虫种群对茚虫威的抗性现状,及时实施对茚虫威有效的抗性治理是迫切的。对于茚虫威的抗性治理除了传统的杀虫药剂轮用、混用外,需要利用其作用机制特点开展抗性治理策略研究。一是充分利用其活化代谢的特点,开展组合药剂的研究应用;二是菊酯类药剂和茚虫威的作用机制均与钠离子通道有关,但是前者是使钠离子通道关闭延迟,而后者是阻断钠离子通道,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使菊酯类药剂与茚虫威合理地用于抗性治理中。本文综述了茚虫威的抗性现状、抗性机制与交互抗性、茚虫威的抗性风险评价,针对茚虫威的抗性特点提出了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54.
黑色素合成受多种基因和miRNAs的调控,为了研究miR-186-5p与α-MSH协同作用对绵羊黑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本研究在绵羊黑素细胞中转染miR-186-5p表达载体,同时添加α-MSH,通过实时荧光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  相似文献   
55.
水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防治技术要求高,水直播稻田的封闭除草管理在水稻生产实践中尤为重要,是防除杂草发生的有效手段,为探索适合水直播稻田杂草防除的有效药剂,特开展38%苄·噁·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00-1050g/hm2与30%丙草胺乳油1500ml/hm2、26%噁草酮乳油1800ml/hm2对水直播稻田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施用38%苄·噁·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75g/hm2和38%苄·噁·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50g/hm2进行封闭除草效果优于30%丙草胺乳油1.5l/hm2和26%噁草酮乳油1.8l/hm2,施用38%苄·噁·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75g/hm2和38%苄·噁·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50/hm2除草效果相当,在药后15d、30d、45d总草株防效及药后45d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对水稻安全,适宜在水直播稻田作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56.
57.
旨在提出1种新的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抗黄芪甲苷(AST)单克隆抗体的纯化方法,从而为制备具有类似活性基团的其他天然化合物的亲和层析树脂方法提供参考。用AST与环氧活化琼脂糖6B(EAS6B)偶联制备的免疫亲和柱从小鼠腹水中纯化抗AST的高敏单克隆抗体(mAbs),与用G-葡聚糖凝胶从小鼠腹水中纯化的抗AST单克隆抗体进行比较,通过间接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间接竞争ELISA比较2种方法纯化的单克隆抗体,评价亲和培养基的效用。间接ELISA结果显示,用AST-EAS6B柱纯化的抗AST单克隆抗体的效价略高于用G-葡聚糖凝胶柱纯化的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结果显示,用AST-EAS6B柱纯化的抗AST单克隆抗体的结合抑制50%浓度(IC_(50))为0.005μg/mL,用G-葡聚糖凝胶柱纯化的抗AST单克隆抗体的IC_(50)为0.05μg/mL,用AST-EAS6B柱纯化的抗AST单克隆抗体比用G-葡聚糖凝胶柱纯化的抗AST单克隆抗体对AST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鸡p15INK4B蛋白的功能及为制备此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提供材料,应用引物搭桥法合成p15INK4B基因,应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p15INK4B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Rosetta(DE3)菌进行融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15INK4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经亲和层析制备了较高纯度的目的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大肠癌p53的表达与病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胚抗原(CEA)及p53、PC-NA、CEA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法,观察44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石腊标本中的p53表达、PCNA的阳性率和CEA的表达型式。结果:大肠癌p53阳性表达率为52.3%;大肠癌p53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和湿润深度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者其淋巴结转移率较阴性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细胞增殖活性分别较p53阴性表达及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CEA表型均以胞浆型和间质型为主(P<0.05)。结论:检测p53和PCNA表达及CEA表型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其林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进一步研究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血小板聚集,肌动蛋白聚合中的作用,方法:以^32P-N2HPO4标记血小板;以血小板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以SDS-PAGE分离蛋白质,进行放射自显影,以Triton-X-100抽提法沉淀骨架蛋白,结果:(1)1μmol/LStauopsorine完全抑制0.5U/ml凝血酶成10μmol/L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大部分抑制20μ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