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2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730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937篇
基础科学   53篇
  303篇
综合类   2434篇
农作物   784篇
水产渔业   178篇
畜牧兽医   1068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无角陶赛特绵羊群体的UMP、MNS19A、CSSM18、BDKRB、MULGE6、MULGE5等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并研究这6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对无角陶赛特绵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集新疆玛纳斯新澳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163只无角陶赛特绵羊羔羊血液,利用微卫星分型方法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无角陶赛特绵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非遗传因素对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然后选择基因效应显著影响的生产性状,用最小二乘方差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微卫星标记UMP、MNS19A、CSSM18、BDKRB、MULGE6、MULGE5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4,5,5,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55,平均遗传杂合度为0.698,这6个微卫星标记在该研究群体均表现中度或者高度多态,且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CSSM18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P<0.05);微卫星标记MNS19A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P<0.05),极显著影响2月龄胸围(P<0.01);微卫星标记BDKRB极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2月龄胸围、3月龄体质量(P<0.01),显著影响3月龄臀宽(P<0.05)。分析比较这3个微卫星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平均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MNS19A和BDKRB不同基因型间的平均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卫星标记MNS19A和BDKRB可以作为无角陶赛特绵羊相应生长性状的分子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引进的6个百合栽培品种发育过程、主要性状的观测分析,综合比较各品种的生长情况和特性,结果表明:“木门”、“罗宾娜”、“索邦”、“西伯利亚”4个品种在长势、株型、花型、花期、抗冻性等方面比较优良,适合在固原地区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993.
加拿大燕麦种质在陕西杨凌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皮燕麦品种白燕7号和科燕1号为对照,对从加拿大引进的28个燕麦种质在陕西杨凌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陕西杨凌地区,参试的加拿大燕麦品种在3个播期下均能够正常成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且以晚秋播产量最高;加拿大燕麦种质在生育期、株高、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差异明显,为合理利用这些燕麦种质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基质理化性状对春季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莱红一号” 番茄为试材,研究不同复合基质理化性状对春季穴盘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合基质理化性状对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体积质量、总孔隙度、pH、电导率、速效氮及速效钾是影响番茄穴盘苗根系表面积的主要因素。具有较低体积质量的复合基质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根系表面积增大,进而促进幼苗整株生长,提高幼苗品质;在基质物理性状满足幼苗生长条件下,适宜比例的速效氮与速效钾配施可促进根系表面积的增大。春季培育番茄穴盘壮苗,应最大限度促进低温环境下幼苗根系形态建成,保持根系生长整体协调性,增大根系吸收面积,增强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加快幼苗营养生长并为其良好地进行花芽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贵妃鸡蛋品质性状的相关性,随机选取300日龄贵妃鸡蛋30枚,测定其蛋品质并对蛋品质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妃鸡蛋重与蛋清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蛋黄重与蛋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哈氏单位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他性状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有机肥及施肥量对初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正安烟区不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量,将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各设300、600、900 kg/hm2 3个处理,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感官质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施肥量600 kg/hm2,烟叶经济性状最好;自制有机肥施肥量300~600 kg/hm2,商品有机肥施肥量600 kg/hm2,感官质量较好;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施肥量900 kg/hm2,化学成分较适宜.综合考虑两种有机肥对初烤烟主要性状的影响,兼顾有机肥施用成本,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施肥量以600 kg/hm2较合适.  相似文献   
997.
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高产粳稻武运粳7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对延长品种使用年限、培育抗性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采用品系比较试验的方法,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株系的农艺性状与武运粳7号十分相近,个别株系甚至优于武运粳7号.根据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综合表现,最终从改良系中选出了1个最优的品系C14.  相似文献   
998.
来源于EMS处理籼型恢复系缙恢10号的穗颈节间极度缩短突变体其他节间与恢复系缙恢10号无显著变化,表现为全包穗,对GA3不敏感,暂命名为sui(t).遗传分析表明变异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中花11/sui(t)的F2隐性单株为定位群体,将sui(t)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SSR标记RM5336,RM3425向短臂末端一侧,进一步合成SSR,Indel等标记,最终将sui(t)基因定位在RM3148和C1 In002(swu)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8 cM和1.4 cM,物理距离为382 kb,为下一步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玉米农艺性状是影响植株个体发育状况及群体生产效能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以甜玉米T8(♀)和T33(♂)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F2代乳熟期调查各单株主要农艺性状,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茎粗的最佳遗传模型符合A-3模型,即2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穗位高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6,即2对等显性基因遗传;穗位叶夹角最适遗传模型为B-1,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两对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雄穗分枝数最适遗传模型为B-4,即2对等加性基因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本试验结果可为甜玉米育种实践及农艺性状遗传改良和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不结球白菜遗传多样性,筛选与形态性状相关联且具有多态性的标记位点,为不结球白菜的分子辅助育种选择、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类型差异大、有南方特色的54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6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进行3次田间调查,从40对引物中筛选出25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形态性状对5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质量性状间具有丰富的多样性,5个数量性状间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SA变异系数最大,FC与L、W和SA呈显著正相关;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2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SSR引物产生2.88个多态性位点,PIC平均值为0.3831,说明不结球白菜SSR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4份不结球白菜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92~0.963,平均为0.742,在遗传距离0.6处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5个与数量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各标记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4657~0.6329,平均为0.5393。本试验获得的5个标记位点可为不结球白菜分子标记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