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56篇
农学   198篇
基础科学   89篇
  261篇
综合类   296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川红一号、简阳红花以及来自32个国家的共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开展了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籽油中各脂肪酸含量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法国的PI253529的种子含油率最高,分别达32.68%和31.60%。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奥地利的PI253518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3.79%和81.67%。孟加拉国的PI401479油酸含量最高,达53.10%。综合单株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和亚油酸、油酸含量等几个重要指标,发现以加拿大PI559909和匈牙利的PI312275表现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种子含油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与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含量呈显著负偏相关。油酸的含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棕榈酸含量分别与亚油酸含量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油酸含量则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偏相关。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汇率浮动与中国农产品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采用全球农产品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设定5种货币贬值和升值的情景方案,通过静态模拟方法,评估不同货币的汇率变化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贬值时,进口商品变的更加昂贵,进口减少,国内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国内产出增加。从具体产品来看,人民币贬值对稻谷、小麦、玉米、牛肉、猪肉和奶粉产量的影响较大。当人民币升值,中国农业受到的影响与贬值情况相反。主要农业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变动则首先影响该国产品的进出口量,进而影响产品的世界价格,再通过进出口将价格传导到中国,最终引起中国相关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量的变动。中国受到较大影响的是从这些国家进口份额较大的产品,其中欧元、澳元、新西兰元和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动将主要引起中国牛肉、猪肉、奶粉、小麦和大豆进口量和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土壤养分含量的整体状况对供给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对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估算是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区域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相比传统方法耗时、耗力及测量复杂等缺点,该文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大面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精准估算方法,对促进玉米作物的精准施肥和黑土地肥力保护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方法】 文章以东北黑土区的吉林省农安县玉米农田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实测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反演模型,最终获取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实现了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大面积、快速、精准估算。【结果】 Coastal aerosol波段(海岸/气溶胶波段)、可见光波段及红边波段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较强,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49、均方根误差为2.44 mg/kg。【结论】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估算所得土壤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情况与其空间插值结果相一致,从空间分布情况上看,农安县西北部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东北部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中部与南部地区;模型估算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为18.08 mg/kg,空间插值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为17.63 mg/kg。由此可见,该研究所建立的土壤有效磷估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4.
阐述了工业锅炉给水除氧的原理,并对常用的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等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点、从混凝土结构中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体系到构造要求,阐明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不但要满足受力计算要求,更要注意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46.
【目的】针对常规大坝变形监测回归模型中存在的因子多重相关性干扰和模型拟合效果欠佳问题,进行偏回归模型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引入大坝变形监测偏回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自适应全局优化搜索功能,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大坝变形监测模型。【结果】工程实例研究与对比分析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偏回归模型存在的拟合效果不佳的问题。【结论】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能力,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7.
定量分析了北京顺义、通州区土壤高光谱反射特征,利用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传感器的光谱响应函数,结合高光谱数据生成相应宽波段模拟数据;将土壤光谱数据、拟合宽波段数据分别与实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开展相关性分析,提取并筛选敏感波段,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依据宽波段模拟数据和实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提取并筛选敏感波段,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基于土壤高光谱数据建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中,以对数的一阶微分为最优,其R和RMSE分别为0.697和0.195,偏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模型是可靠的;在基于模拟宽波段构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模型中,以高分一号的拟合精度最高,R和RMSE分别为0.334和0.240;受室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模拟宽波段数据在估测北方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为建立规模化奶牛场粪水中氮磷含量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以实现准确预测的同时替代常规监测程序,选取23家天津市典型种养结合模式的规模化奶牛场,围绕粪水处理全过程环节依次开展样品采集、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建立多种动态复合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全局、全程快速检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不仅反映出同一奶牛场粪水有机组分随处理环节的变化,而且也反映出不同奶牛场粪水样品的差异性,以及在粪水处理过程中各因素对后续模型的影响程度。建立的全过程环节定量分析模型对总氮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87.80;对总磷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3.59。建立的全局定量分析模型对总氮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238.59;总磷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6.56。研究表明,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水处理全过程环节粪水样品中氮、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纵向模型比横向模型能提供更好的预测结果;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可实时、快速、高效地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水处理全过程总氮和总磷进行跟踪和监控。  相似文献   
49.
【目的】及时、有效地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能够为优质小麦品种的收购和加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信息。本研究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氮素运转规律出发,研究冬小麦籽粒蛋白质遥感预测的可行性及在区域与年际间的扩展性,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进行大面积蛋白质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4个冬小麦品种×4个氮肥梯度的试验数据和地面高光谱数据进行建模;基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氮素运转机理,通过分析籽粒氮素累积量的两个主要来源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重点抓住开花前的植株氮素累积量再运转这一主要来源,而灌浆期根际的氮素直接吸收则通过其与前者的比例关系来确定,通过相关农学参数模型的耦合,同时加入温度影响因子对籽粒氮素运转的影响,初步阐明了利用开花期小麦叶片氮含量可以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应用机理;然后选择与叶片氮含量相关的植被指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算法(GRA-PLS)选择与叶片氮含量关联度较高的植被指数并进行小麦叶片氮含量的估算,通过与氮素运转模型的耦合构建了基于氮素运转原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模型;最后利用2009-2010年的品种×播期×肥料试验和2012-2013年的其他品种氮肥处理试验进行验证。【结果】(1)通过GRA方法对叶片氮含量和植被指数间的关联度进行计算,选择关联度较大的前5个植被指数进行叶片氮含量建模,其植被指数分别为mND705、NDVIcanste、Readone、DCNI和NDCI;(2)通过PLS方法构建的叶片氮含量模型,建模结果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9和0.257%,验证结果的R2和RMSE分别为0.726和0.063%,利用GRA-PLS方法估算叶片氮素含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构建的蛋白质预测模型,建模结果和验证结果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2和RMSE分别为0.713、1.30%和0.609、1.19%,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可靠性。【结论】基于氮素运转规律构建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模型,可以作为应用开花期遥感信息来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机理性解释,初步实现了本研究区域和年际间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水稻纹枯病进行早期的快速无损识别,结合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鉴别模型。【方法】以健康和感染纹枯病的水稻幼苗为研究对象,采集叶片和冠层各180个样本的380~1 030 nm波段的360条高光谱图像,剔除明显噪声部分后,以440~943 nm波段作为水稻样本的光谱范围,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预处理获得水稻叶片的光谱曲线。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不同预处理的光谱建模。采用MNF算法对冠层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特征信息提取,并基于特征信息建立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判别模型。【结果】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后建立的PLS-DA模型的预测集判别正确率最高,为92.1%。基于特征信息的LAD和BPNN模型的判别结果优于基于全波段的PLS-DA判别模型。基于最小噪声分离变换特征信息提取的BPNN模型取得了最优效果,建模集和预测集正确率分别达99.1%和98.4%。【结论】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生理特征进行无损鉴别是可行的,本研究为水稻纹枯病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