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213篇
农学   267篇
基础科学   91篇
  338篇
综合类   1215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585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批平衡试验法,比较研究了重金属镉在针铁矿和针铁矿-腐植酸复合胶体中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两种吸附剂对Cd2+的等温吸附特征均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Linear方程加以描述。其中以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0.999,由此推导出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667和45.455mg·g^-1,表明腐植酸与针铁矿复合胶体较单一针铁矿的吸附力有所提高,且所吸附的镉均难以解吸,平均解吸率分别为5.871%和1.068%。胶体对Cd^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反应过程,4h达到吸附平衡。Elovich方程是拟合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97)。通过计算镉在针铁矿和针铁矿-腐植酸复合胶体中的吸附自由能变化量(ΔG的绝对值均〈40kJ·mol^-1),推测镉在两种胶体中的吸附为物理吸附过程,其吸附机理可能有氢键、偶极作用力和范德华力等作用,而不存在化学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42.
陈刚  姜霞 《农业环境保护》2010,(7):1283-1289
表面活性剂能够快速高效处理石油污染土壤,但由于所选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配比、土壤性质、污染物种类的差异,洗脱效果和作用原理不尽相同。通过研究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对石油烷烃的表观增溶和从受试土壤中的洗脱过程,探讨和阐释影响洗脱过程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烷烃洗脱效果较单一表面活性剂更好,且随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中的组分配合比例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同时能够降低胶束的成束浓度要求,扩大目标物在单位胶束内的容纳量,促使各目标长链烷烃进入胶束内部的趋势加大。复合表面活性剂的适用不仅能够改善胶束构成,且组分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在保证较高洗脱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试剂用量,有效地克服土壤的吸附作用,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降低,对土壤质量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不同施肥山核桃林氮磷径流流失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径流小区试验,定位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山核桃林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时间的推移,氮磷流失均呈现降低的趋势,氮磷流失以可溶态氮、磷为主,分别占总氮、总磷的79.43%~83.60%和47.65%~75.39%。山核桃专用肥的施用对氮磷养分流失起到了良好的调控作用,与常规施肥(氮、磷流失负荷分别为523.41,36.87g/hm2)相比,山核桃专用肥的撒施和沟施使氮、磷流失负荷分别下降了35.73%,32.37%和43.37%,38.46%,故山核桃专用肥料沟施能有效减少前期氮磷养分流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44.
控释肥用量对棉花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国抗棉GK12号为供试材料,以等养分量复合肥作对照,研究不同控释肥施用量对大田棉花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的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均较普通复合肥具有优势。控释肥对大田果枝数、桃数影响显著。在施氮量为75 kg hm-2和150 kg hm-2条件下,控释肥处理的棉花产量较复合肥处理分别增加18.9%和13.6%。在多个棉花生育期,与复合肥处理相比,控释肥处理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未对土壤的铵态氮含量造成显著影响,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普通复肥处理间未出现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5.
The behavior of phenolic substances in the decaying process of rice straw, ladino clover, and fanen leaves of red oak under moist conditions, and also of rice straw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amounts of phenolic substances, divided into either humic acid and fulvic acid fractions, or ether-extractable, butanol-extractable and organic solvent-unextractable fractions, and the amounts of individual phenolic acids were periodically determined during incubation for 150 days.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The amounts and behavior of phenolic substances in various fractions differed considerably among the plant materials. The total amount of phenolic substances was remarkably larger in red oak leaves than in the others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incubation. The amounts of phenolics in the fulvic acid fraction changed to a larger extent than those in the humic acid fraction during the decaying process of plant materials. The changes in total amount of phenolics in decaying red oak leaves and ladino clover were mainly due to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relatively hydrophilic phenolics in the fulvic acid fraction, but the changes in decaying rice straw were mainly due to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relatively lipophilic phenolics.

2) Rice straw and ladino clover, especially the former, contained large amounts of p-coumaric and ferulic acids, but these decreased rapid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caying process. The amounts in red oak leaves were small, but did not decrease markedly during incubation.

3) The changes in amounts of phenolics in both humic acid and fulvic acid fractions in the decaying process of rice straw we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moisture, and pH, but not to a large extent by C/N ratio and the presence of soil. At higher temperatures under moist conditions, phenolic substances disappeared rapidly. Also, acidification of the system inhibited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46.
污泥农用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3 a定位试验为基础,比较3种不同处理的污泥肥料(消化污泥、污泥堆肥及污泥复混肥)农田施用下土壤养分、土壤和作物籽粒中Mn、Cu、Zn、Pb、Cd 5种重金属的积累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以阐明污泥农用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污泥肥料提高了土壤中氮素和有机质的含量;与空白和普通化肥处理相比,3种污泥肥料增加了土壤中Mn和Cu的含量,而对土壤交换态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影响;3种污泥处理均增加了小麦籽粒中Zn的含量;相对普通化肥处理,3种污泥肥料处理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合理施用污泥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污泥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有一定累积效应,但短期施用对土壤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7.
由于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大气CO2浓度升高,这不但加速全球变暖,还将影响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存和分布,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为探明CO2浓度升高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虫口密度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内化学物质的影响,明确CO2浓度升高和蚜虫密度在紫花苜蓿生理生化中的作用,试验在CO2光照培养箱内设置380 μL·L-1(对照)、550 μL·L-1和750 μL·L-1 3个CO2浓度培育苜蓿幼苗并接入10日龄成蚜10头·株-1、20头·株-1、30头·株-1,并以0头·株-1作为空白对照,1周后测定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CO2浓度升高,蚜虫密度为30头·株-1时紫花苜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均上升,在750 μL·L-1 CO2浓度下分别比CK上升11.62倍、0.49倍和0.24倍;黄酮、总酚和简单酚含量也显著上升。随蚜虫危害程度加重,同一CO2浓度下紫花苜蓿淀粉、简单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高CO2浓度蚜虫密度为30头·株-1时比0头·株-1时可溶性糖、总酚以及单宁含量上升1.66倍、1.49 mg·g-1和1.09 mg·g-1,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植物更易于适应CO2浓度升高的变化,从而在受到刺吸胁迫后增强自身诱导抗虫性以抵御害虫为害。  相似文献   
48.
熊湖  郑顺林  龚静  黄强  袁继超  何卫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3):254-259,267
为明确液态有机肥对土壤酚酸导致马铃薯的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采用盆栽试验,将阿魏酸与香草酸等量混合后按不同浓度(0,50,100,150 mg/kg)施加于马铃薯基质土壤中,模拟马铃薯连作分泌的有机酸自毒物质,并施加不同浓度梯度液态有机肥(0,225,450,675 kg/hm^2),探讨酚酸胁迫下液态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施加外源酚酸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酚酸浓度增加,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相对对照分别降低2.74%~10.95%,11.11%~20.55%,5.29%~12.96%,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FDA水解酶活性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施加液态有机肥后提高了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土壤酶活性均有提高,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FDA水解酶活性相对对照处理最高分别提高了10.80%,21.40%,18.20%,29.60%,37.69%,12.31%,但是液态有机肥浓度过高降低了其对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提升效果,抑制了FDA水解酶活性。因此合理施加液态有机肥可以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马铃薯的抗逆性,从而缓解酚酸对马铃薯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49.
生物炭及炭基肥对棕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连续6年微区定位试验,以传统的土壤培肥方式作为对照,探究较长时间施用生物炭和炭基肥对土壤保水作用的影响,为生物炭农用提供理论参考。定位试验于2009年开始,连续6年进行了花生微区田间试验(2 m2)。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NPK(CS)、施用猪厩肥+NPK(PMC)、生物炭+NPK(BIO)和炭基肥(BF)处理,在2014年花生的生育期间测定了表层土壤含水量、水分累积蒸发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充足时,BIO和BF处理含水量与PMC处理接近,都高于CS处理;土壤含水量较低时,BIO和BF处理含水量低于CS和PMC处理。与秸秆还田和施用猪厩肥相比,生物炭处理可提高土壤供水数量但降低土壤保水能力。炭基肥处理降低了土壤供水数量和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花生四烯酸(ARA)油剂、粉剂在复合南瓜粉中的添加工艺,论述了ARA在添加工程中发生变化的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采用湿法和干法2种ARA添加工艺生产复合南瓜粉,ARA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5%和95.9%,ARA损耗率较低。2种添加工艺对乳粉的感官指标、溶解度、过氧化值等关键质量指标无影响,说明湿法和干法添加ARA工艺均是可行和可靠的,而干法添加工艺在降低ARA损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