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360篇
农学   252篇
基础科学   29篇
  96篇
综合类   1272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375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王镛  李巧峡  孙坤  陈纹 《园艺学报》2017,44(2):323-329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为典型的两型花自花受精植物,具有开放花和闭锁花混合繁育系统。通过对开放花和闭锁花花芽形态发育的比较发现:开放花与闭锁花在花芽发育早期形态相似,4轮花器官原基均正常发生。出现明显差异的时期为4轮花器官原基形成以后,小孢子发育时期为产孢细胞阶段,开放花的5个花瓣与5枚雄蕊继续发育,每个雄蕊有4个花药室;而闭锁花只有2枚雄蕊继续发育,每个雄蕊有2个花药室,其余雄蕊与所有的花瓣依然为器官原基状态,不再发育。通过对花芽与叶片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检测发现,花器官原基形成之后,开放花与闭锁花形态出现明显差异阶段开始,随着花芽的发育,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开放花花芽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应发育阶段闭锁花花芽;而开放花植株的叶片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低于闭锁花植株叶片,说明开放花所需要的能量高于闭锁花,推测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差异与两型花发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为探明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根系生长和花荚形成的影响规律,田间试验设置21.0(D1)、30.0(D2)、48.0(D3)×104株·hm-2 3种栽培密度,研究了新大豆27号、新大豆8号在0~60 cm土层中根系生长、开花、结荚过程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D1,D2、D3密度下新大豆27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3.68%、18.48%,总根长增加了9.33%、26.72%,新大豆8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7.25%、19.71%,总根长增加了6.94%、30.80%,且增量以40~60 cm为主;增加至密度D3时,新大豆27号开花和结荚高峰出现时间较D1分别推迟了2、8 d,新大豆8号推迟了2、6 d,但二者单位面积的总花数、总荚数、总腔数和总粒数分别较D1提高了51.92%、10.29%、7.66%、23.05%和49.47%、31.91%、35.40%、16.11%;总花数与始荚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8477*、0.9106*,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531、0.9993**;总腔数与始粒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6954、0.9837**,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902*、0.9277*;且根长度与总花数、总腔数的关系比根干重更密切。合理密植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是密植促进了大豆根系生长,增加了单位面积总根长和深层根量,进而增加了单位面积花数、荚数、腔数和粒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槐(Sophora japonica)花粉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槐花应用于青贮饲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分别设置白三叶单独青贮(C)、95%白三叶+5%槐花粉青贮(T1)、90%白三叶+10%槐花粉青贮(T2)、85%白三叶+15%槐花粉...  相似文献   
34.
徐焕良  张灏  沈毅  任守纲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6):236-241,252
为了降低现有设施环境监测系统中传感节点的能耗,延长无线传感网络的生存周期,提出了节点动态组包主动传输和多种环境变量加权控制传输2种低功耗机制,减少了大量重复冗余数据的传输,并实现了基于Zigbee的设施花卉环境监测及其低功耗传输系统.提出设施花卉环境下的多变量模糊控制方法,解决了环境变量之间耦合问题,促使温室快速达到花卉适宜环境并保持平衡,实现了对设施花卉环境的综合控制.节点以CC2430芯片为核心,并根据影响花卉生长的环境参数,同时装载SHT10型温湿度、BH1750FVI型光照以及COZIR-ambient型二氧化碳传感器,因此节点可同时采集传输多种环境参数,降低了硬件成本.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试验基地进行组网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比传统周期传输节点(周期1 min)减少能耗85.97%,测量精度在98.5%以上,网络平均丢包率为0.84%,满足了对设施花卉环境的有效监测及低功耗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
早期疏花对梨果实早期发育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花梨、早酥梨、线穗梨、金秋梨四个大果型梨品种为试材,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距离疏花,研究了它们的果实早期发育的特点。结果表明:早期疏花幼果细胞数增多;果实体积与细胞数、细胞大小呈正相关。疏花时期与疏花距离的最佳组合为:花序分离期,间距25~30cm。  相似文献   
36.
通过妃子笑荔枝未老熟末次梢进行剪截处理后,结果表明:剪截处理能有效地促进成花、挂果,全部剪截处理的末次梢成花率、平均穗坐果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剪截末次梢2/3处理次之;不剪截的几乎不成花、不坐果。  相似文献   
37.
针对高温低湿的极端干旱气候易造成南疆枣树盛花期出现“焦花”及坐果率低、光合速率下降等问题,在枣园冠层布设弥雾系统,在枣树盛花期以弥雾时间和弥雾次数为变量设置3个处理(M1为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M2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20min;M3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40min),CK为对照,不弥雾,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枣树落花率、坐果率和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及红枣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弥雾处理能有效增加冠层湿度、降低温度,冠层空气湿度最大可提升158.7%,冠层温度最大可降低38.9%;弥雾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普遍较高,M3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最高,相较于CK,土壤含水率提升8.44%;冠层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枣树的叶片光合速率以及CO2固定量,弥雾处理下的枣树叶片CO2固定量均大于对照处理,有利于作物自身发育和促进果实生长;在弥雾期间M1、M2处理的落花率分别比CK低18.39%、15.09%。弥雾处理能调控冠层微环境,可有效提升枣树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开花坐果,提升红枣品质,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是获得红枣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38.
连翘·碧桃的切枝催花及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食用蔗糖作为外源营养供体,对连翘、碧桃的花枝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蔗糖可以使连翘、碧桃提前开花,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开花率,对其瓶插寿命的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疏花对无核荔枝果实和树体营养的影响,以不疏花为对照,在初花期对其进行疏花处理,统计疏花量、记录果实发育情况及成熟日期,并测定果实成熟时的品质和整个过程中树体叶片营养变化情况。据统计,每株树的平均疏花量达到80%-90%左右,疏掉的小穗数、支穗数和侧穗数分别为89.81%、89.74%、81.82%。试验结果表明,疏花使无核荔枝的果实发育情况及果实成熟时的可食率、单果重、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均高于对照;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株产量提高70.59%;疏花处理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前7天左右;该过程中树体叶片N、P、K、S、Ca、Mg含量在前期高于而后期稍低于对照。疏花加快了无核荔枝果实生长发育,并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