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27篇
  免费   2230篇
  国内免费   2165篇
林业   5935篇
农学   3065篇
基础科学   581篇
  4550篇
综合类   13600篇
农作物   2125篇
水产渔业   2276篇
畜牧兽医   3034篇
园艺   1493篇
植物保护   3163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83篇
  2022年   980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1254篇
  2019年   1413篇
  2018年   1017篇
  2017年   1461篇
  2016年   1690篇
  2015年   1366篇
  2014年   1759篇
  2013年   2222篇
  2012年   2723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165篇
  2009年   2159篇
  2008年   2085篇
  2007年   2178篇
  2006年   1795篇
  2005年   1436篇
  2004年   1181篇
  2003年   969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51.
在达尔文(1859)看来,新物种只有通过竞争或者自然选择的方式淘汰原有物种才能进入由其他物种占据的生境并成功定居下来。然而,新物种进入生境并成功定居还有另外一个途径,那就是由于超级居群能在全球尺度上改变整个地球环境,从而能在原有环境中创造出一些全新的微环境来,正是这些全新的微环境使新物种避开了和原有定居者的剧烈竞争,很容易地进入了一直由其他物种占据的生境中并成功地定居下来。换句话说,超级居群导致了全球环境的分化,导致了全球尺度上的生境多样性。同时,超级居群通过环境的异质化为新物种准备好了很多全新的微环境,新物种在全新的微环境中的成功定居实现了新物种和原有定居者的长期共存。而这种长期共存导致了整个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超级居群是地球上很多新环境的创造者,是生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桥梁,据此就能很容易地解释新物种为什么不时能和原有定居者共存甚至依赖于原有定居者,从而导致二者间剧烈竞争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52.
在对我国13个省区的蝎子草属植物进行调查、采集、鉴定大量植物标本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模式标本,研究了其系统发育的规律性,提出蝎子草属4种2亚种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53.
白鱼属鱼类一新种及其营养成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路南金线白鱼新种作了详细描记,新种体背体侧上方有3条金色带可与该属所有种相区别。文中对其营养成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路南金线白鱼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种,现该物种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4.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1993年在全国进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采集到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9个属18个种的无性系共824份,种植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昆明黑龙潭),建立了甘蔗资源圃。考察了甘蔗属(Saccharum)、蔗茅属(Erianthus)、河八王属(Narenga)和芒属(Miscanthus)中主要野生种的地理分布、开花期、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生态适应性、锤度和种质流失的情况。探明了割手密(S.spontaneumL.)和斑茅(S.arundinaceumRetz)的开花期与原产地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探索了割手密与蔗茅(E.fulvusNees)茎秆锤度与地理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55.
中国葡萄野生种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属13个种和变种的26个株系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筛选出高抗株系10个。其中燕山葡萄(♀)因扦插容易生根,可用自根苗作为抗葡萄根癌病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其余可用作抗葡萄根癌病的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56.
J172等5个柳树良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个柳树良种在不同类型区的扦插育苗试验,分析苗木生长量、生长季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结果表明:①各参试因素对生长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品种(系)>类型区>覆膜>扦插方法,因此在柳树壮苗培育中,应首先考虑优良品种的选择。②在不同类型区内,影响树木生长的主导生态因子亦不同。在高寒湿润区,热量是影响生长量的主导生态因子,故其覆用地膜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生长量较对照提高28.6%;在川塬区,土壤水肥是影响生长量的主导生态因子,故其覆用地膜的效果不太显著,应着重加强土壤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57.
沙区五种珍稀濒危植物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测定沙区5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抗旱性,意在探讨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矮沙冬青保水能力与吸水能力强,对干燥炎热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银沙槐蒸腾强度大,失水快,但吸水力强,补偿水分快;裸果木通过强的保水力适应干旱;绵刺以强的吸水力和抗脱水力适应环境;准噶尔无叶豆以体内水分自我调节作用适应大气干旱。  相似文献   
58.
城市园林绿化现存问题、对策及其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已成为现代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归结上前城市园林绿化所存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的4方面问题,提出5点对策。  相似文献   
59.
对栾川、卢氏两地不同森林群落的类型、种类组成与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丰富,在生活型组成上以地上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是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通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析可以较为客观的评价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L. Pecetti  E. Piano  M. Romani 《Euphytica》2004,135(1):89-97
Although agronomically interesting, selection of creeping-rootedness inlucerne, that is, the ability to form adventitious shoots on horizontal,spreading roots, remain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complex and still unclear geneticcontrol of this character, coupled with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external factorsthat affect unpredictably its expression. Two experiments were undertaken onprogenies of creeping-rooted plants, to verify previous findings and inferences,and test novel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plant factors on theexpression of creeping-rootedness. The ultimate aim w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the most appropriate germplasm, procedures, or indirect selection criteria, that would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reeding for this character. The factors here examinedincluded genotype, age, kind of progeny, vigour, spreading ability, and undergroundmorphology. Some genotypes appeared to be good donors of the character, whereasothers did not. The proportion of creeping-rooted plants increased in allcases with the plant age. Selfing consistently de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the character compared with clonal propagation or crossing. It is suggestedthat the effect of age and selfing on the penetrance of creeping-rootedness ismediated through their effect on plant vigour. Both aerial and root vigour showedindeed an effect per se on the presence of the character. Beside thevigour, possible indirect selection criteria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requenciesof swollen zones and latent stem primordia on horizontal roots. Proportion ofcreeping-rooted plants in progenies after one year of growth appeared as a simple anduseful criterion to predict future trend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conclusions, theresult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a combination of family and individualselection may enhance the character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