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9篇
  1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为降低轮式拖拉机及其悬挂农具机组在丘陵山地作业时发生翻倾和滑移事故的可能性,对机组动态纵向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理论力学分析了机组在匀速上坡、匀速下坡和加速上坡3种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纵向稳定性,建立了表征机组动态纵向稳定性的翻倾角和滑移角数学模型;然后,通过SolidWorks建立机组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DAMS...  相似文献   
52.
3-PRC并联机构的运动轨迹规划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螺旋理论对具有三角平台的3-PRC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性分析,应用并联机构逆运动学分析理论,对3-PRC并联机构动平台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研究。由齐次坐标变换公式推导出其运动学反解计算公式,进而确定了动平台上某一点按预期轨迹运动时应在原动件上施加的运动规律。最后,借助UG创建了该机构的装配模型,通过ADAMS仿真对所规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3.
基于虚拟样机的锤片式粉碎机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锤片式粉碎机转子的离散化模型,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不同锤片排列形式的粉碎机转子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与实际情况相近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锤片交错排列和对称交错排列转子的平衡性较好,其中交错排列转子两端轴承承载情况相近,转子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4.
国内内燃机数字化仿真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数字化仿真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发展,数字化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内内燃机研究设计开发的诸多领域,并且取得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成果。本文对使用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内燃机数字化仿真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5.
野外不同被覆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野外原型坡面开展径流冲刷模拟试验,定量研究9L/min和20°条件下裸坡坡面、人工草被坡面和自然修复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修复坡面比人工草被坡面减水减沙和增加入渗的作用更明显,和裸坡相比,自然修复坡面的产沙量比裸坡减少89.76%~98%,径流量减少46.97%~53.30%,坡面入渗率比裸坡高114%~126.54%;对于人工草被坡面来说,产沙量比裸坡减少约95%,径流量减少不足20%,入渗率比裸坡高约50%。(2)在3种立地类型条件下,产沙和径流、产沙和阻力系数的关系均呈负相关关系,但与裸坡和人工草被坡面相比,自然修复坡面的产沙径流关系、产沙和阻力系数关系的相关性较弱,这可能与其坡面近地表覆盖情况较复杂有关,因此其坡面水沙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针对托盘式蔬菜的封膜装置,在现有对保鲜膜进行三面切割的切割方式的基础上,为简化驱动、简化控制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基于曲柄滑块机构和滚轮滑槽的联动机构对托盘式蔬菜封膜装置进行了创新设计,提出了托盘式蔬菜封膜装置方案,运用MATLAB软件对作为传动装置的曲柄滑块机构进行了最佳传力性能设计,确定最小传动角42°,曲柄长度140mm,连杆长度340mm,偏心距109mm。对滚轮滑槽联动机构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确定单个滑槽纵向长度226mm,横向长度97mm。通过Solid Works软件建模对摆动杆、纵切板和横切杆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并对强度较低的横切杆和摆杆这2个关键构件进行静力学仿真,通过模拟其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找出易破坏点。按照结构参数设计和静力学仿真结果进行了样机制作,并依照动力学仿真设定的参数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气缸无阻力运行时的平均速度为79mm/s,最大速度为110mm/s情况下,气缸驱动纵切板和横切杆的切割速度最大可分别达到690和290mm/s,工作效率达到40次/min,与仿真效果吻合。装置实际运行过程平稳,无速度突变和抖动,且能够将气缸速度放大到切割构件上而便于对保鲜膜进行切割。其工作效率也远超过目前设备的效率要求。仿真与实测效果都表明本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为今后相关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为了优化自主研发的六轴式三行星排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箱体的结构性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轻箱体质量,对HMCVT箱体进行拓扑优化设计。考虑HMCVT箱体所受载荷的复杂性,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变速器虚拟样机模型,结合拖拉机地面振动测试,获取单行星排工作、双行星排工作和三行星排工作3种不同载荷传递工况下变速器轴承孔动载荷;以应力、体积比为约束,基于折衷规划法建立包含3种载荷传递工况下刚度和箱体前三阶固有频率的综合目标函数;考虑子目标权重的影响,基于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获取最佳权重并与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利用Hypermesh对HMCVT箱体进行拓扑优化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箱体最大应力减小了13.6%,最大变形减小了0.5%,箱体的刚度和强度基本不变或略有提升,质量减轻10.9%,实现了变速器箱体轻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58.
针对目前智能小车主要采用手柄、键盘等方式实现遥控操作而存在功能单一、携带不便、操控不直观等缺点,提出采用数据手套实现智能小车的遥控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介绍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阐述采用数据手套实现智能小车遥控的具体设计方法,并研制出样机对其控制效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满足智能小车的各项控制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monotonic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prototype equine third metacarpal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EM-DCP) fixation with a double broad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DCP) fixation to repair osteotomized equine third metacarpal (MC3) bones. STUDY DESIGN: In vitro biomechanical testing of paired cadaveric equine MC3 with a mid-diaphyseal osteotomy, stabilized by 1 of 2 methods for fracture fixation. POPULATION: Twelve pairs of adult equine cadaveric MC3 bones. METHODS: Twelve pairs of equine MC3 were divided into 3 test groups (4 pairs each) for (1) 4-point bending single cycle to failure testing, (2) 4-point bending cyclic fatigue testing, and (3) torsional testing. The EM-DCP (10-hole, 4.5 mm) was applied to the dorsal surface of one randomly selected bone from each pair. Two DCPs, 1 dorsally (10-hole, 4.5 mm broad) and 1 laterally (9-hole, 4.5 mm broad) were applied to the contralateral bone from each pair. All plates and screws were applied using standard AO/ASIF techniques to MC3 bones that had mid-diaphyseal osteotomies. Mean test variable values for each method were compared using a paired t-test within each group. Significance was set at P<.05. RESULTS: Mean 4-point bending yield load, yield bending moment, bending composite rigidity, failure load and failure bending moment of the EM-DCP fix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P<.0001) than those of the double broad DCP fixation. Mean cycles to failure in 4-point bending of the EM-DCP fixat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0008) than that of the double broad DCP fixation. Mean yield load, composite rigidity, and failure load in torsion of the EM-DCP fix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P<.0035) than that of the double broad DCP fixation. CONCLUSION: The EM-DCP provides increased stability in both static overload testing and cyclic fatigue testing. CLINICAL RELEVANCE: Results of this in vitro study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rototype EM-DCP fixation is biomechanically superior to the double broad DCP fixation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osteotomized equine MC3.  相似文献   
60.
树立系统的形式美评价的基本观点,是寻找有效美学评价工具的基础。我们熟知的工业设计美学评价,基本上是基于现代主义的抽象美学。这是从一开始就标榜与传统决裂的美学。然而,新时期对个性生活文化的回归,必然在美学上引入众多的传统因素。后现代主张的文脉就是回应时代需求的必然反映。从传统及其他成熟的领域中寻找更能融入生活的美学理论,不仅可以丰富企业美学识别的种类和内容,还可以使设计更加易于推广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