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4篇
  30篇
综合类   318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仁伟  何键东  徐青  吴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9-13992
[目的]为海芦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海芦笋为原料,研究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抑制植物油脂的自氧化和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氧自由基的效果,评价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植物油自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Fenton反应中产生的羟自由基、邻苯三酚氧化产生的氧自由基的作用,且抑制作用与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52.
利用酶法降解豆渣纤维,得到不同时间段的豆渣纤维改性多糖,对其清除ABTS自由基、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降解时间2、4、6、8、10、12 h大豆多糖组分对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降解12 h组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好,EC50值为(34.62±1.21)mg·mL-1;对亚铁离子有较好的螯合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2 h组大豆多糖组分对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最强,5 mg·mL-1浓度时,螯合率达到62.92%±2.31%。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苦马豆素对家兔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 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第14、35、71-70 d每次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肝脏组织,检测机体SOD、GSH-Px、CAT和NOS活性及MDA、NEFA、·OH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家兔肝脏SOD、GSH-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MDA、NEFA、·OH和NO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家兔肝脏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苦马豆素可引起家兔机体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54.
研究发现在使用紫外线(UV-A,395nm)进行照射时,银溶液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得到增强,特别是对真核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得到显著增强。为解明这种银与光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的微生物灭活机理,使用电子自旋共振仪(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对溶液进行检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测定线粒体酶活性等方法,推测出了其作用机理,即在光照下氧化银(Ag2O)被激活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破坏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失活其细胞内线粒体酶活性,从而引起真核微生物细胞死灭。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桦褐孔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煮醇沉法和碱液醇沉法提取粗多糖;采用三氯乙酸法纯化水溶和碱溶粗多糖;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进行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结果]水溶粗多糖、碱溶粗多糖、水溶纯多糖、碱溶纯多糖的多糖得率分别为14.0%、27.7%、7.0%、6.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水溶粗多糖在0.9 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54.3%,碱溶纯多糖在0.06 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10.9%;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水溶粗多糖在0.1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24.2%,水溶纯多糖在0.07 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27.2%。[结论]水溶多糖比碱溶多糖抗氧化能力强,桦褐孔菌可成为一种新的高效天然抗氧化药用真菌。  相似文献   
56.
通过乳清寡肽对·OH,O_2~-·和DPPH·三种自由基清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性能,为乳清寡肽的活性研究及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乳清蛋白经复合酶水解、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等步骤制得乳清寡肽,以抗坏血酸和TBHQ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评定其抗氧化特性。乳清寡肽对3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以清除能力来比较·OH>O_2~-·>DPPH·,对·OH的清除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2种自由基。在清除率达到50%时,乳清寡肽对·OH,O_2~-·和DPPH·的清除质量浓度分别约为1.5,3.5和3.0 mg/mL。乳清寡肽的清除能力显著。  相似文献   
57.
对采集于重庆市北碚区2009年10月-2010年8月的48场雨水样品进行Cl-,NO3-,SO24-以及pH值和电导率(EC)的测试分析,发现该地区雨水中pH值变化范围为4~7.73,EC变化范围为14~379μs/cm,出现酸雨的频率为46%,并且在不同季节均可出现;每场降雨中离子质量浓度的不同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其pH值和EC的变化,但是两者不具相关性;雨水中Cl-,NO3-,SO24-三种离子质量浓度的总和变化范围为4.61~178.84mg/L,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这三种主要阴离子的质量浓度与雨水的EC呈显著相关性,体现出"夏季偏低,冬季偏高"的时间变化特征.这是由于夏季降水量较多,其稀释效应导致这些酸根离子质量浓度在夏季降水中浓度降低,而冬季由于降水量较少,雨水中的这些酸根离子质量浓度相对升高.SO24-为雨水中主要的致酸离子,与该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58.
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红菇子实体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条件为水料比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4.33%.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D1、D2、D3和D4四个组分.研究了红菇粗多糖及其各组分的还原能力、对·OH的清除作用以及清除NO2-的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菇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9.
分别采用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分析法和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猴头菌子实体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总还原力,清除.OH、DPPH.和O2-.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醇提物还原力较强,且还原力大小与浓度成正比;猴头菌水提物和醇提物均有清除.OH、DPPH.和O2-.自由基的能力,且水提物的效果比醇提物好;水提物和醇提物对.OH、DPPH.和O2-.的清除能力依次为DPPH.、.OH和O2-.,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率与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60.
紫外光下毛竹颗粒的自由基与延迟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SR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BPCL生物弱光探测仪分别测量紫外光辐照后毛竹颗粒的自由基波谱和延迟发光的光谱。经测试,毛竹自由基的光谱分裂因子g=2.0033,自由基的强度随着辐照时间按Y=1-e-αiPt规律增加;毛竹延迟发光的衰减规律通过计算机软件拟合筛选出最理想的数学公式I(t)=(A+Bt)-2,并对各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为实现竹粉接枝共聚反应的自动控制探索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