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1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495篇
林业   2126篇
农学   492篇
基础科学   454篇
  964篇
综合类   4971篇
农作物   444篇
水产渔业   573篇
畜牧兽医   875篇
园艺   306篇
植物保护   32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明周年产量20,000kghm–2以上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并建立资源优化配置定量指标,为进一步提升黄淮海该模式周年产量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6—2010年黄淮海区9个高产点共45个田间试验的数据,定量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模式高产形成与季节间光温水资源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省9个试验点冬小麦–夏玉米均实现了周年20,000kghm–2以上高产,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河南和山东小麦产量最高,山东夏玉米产量最高,河南和山东周年产量分别高于河北16.9%和21.5%。产量的变化主要由光温水分配差异造成,河南和山东小麦季积温量在1924.2~2608.0°C和降雨量小于201.1mm范围时产量均高于河北,山东玉米季辐射量在2168.5~2953.8 MJ m–2、积温量小于2990.7°C和降水量小于591.3 mm范围时产量均高于河南和河北。然而省份间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季节间热量资源分配率和分配比值相对固定,即小麦季和玉米季积温分配率分别为43%和57%,两季间积温比值为0.7,这是该区当前生产和生态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季节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定量标准。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前提下依据该定量指标来指导黄淮海不同生态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黄淮海该种植模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起源、新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其遗传性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国内分布的地理位置、种质资源发展所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野生大豆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学分析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是优化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利用2001-2017年中国乳业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资源禀赋系数法,针对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探讨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主要受到玉米产量、生产者预期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奶牛养殖比较优势。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产区和西部产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甘肃和宁夏;非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产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西和广西;其余省份为较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因此,从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建设优势区域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较优势区域、引导非优势区域转移和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等建议;从奶牛养殖生产布局显著性影响因素层面,提出推广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种植替代玉米的饲料作物、引导乳制品消费、改善养殖基础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南瓜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我国籽用南瓜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目前种质创制和新品种 选育尚有待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籽用南瓜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籽用南瓜产量、抗性、种皮颜色、 营养成分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定位及调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籽用南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籽用南瓜 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increased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oil is reflected in the UN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at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relate to soil quality and protection. Despite a lack of legally binding legislation for soil protection,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remains committed to the objective of soil protection. However, the achievement of a legally binding framework for soil protection reli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oil monitoring network (SMN) that can detect changes to soil quality over time. As beneficiaries do not pay for the provision of soil information, the options for soil monitoring are limited. The use of existing data sets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 Using Ireland as an example,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opportunities for a SMN for Ireland considering three existing national data sets. The options for a SMN are considered in terms of their spatial and stratified distribution, the parameters to be measured and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options proposed.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for Ireland, either a 10 or a 16 km2 grid interval stratified by land use and drainage class offers the best potential in relation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isting data sets to reflect local data at a national level. With existing data, the stratified SIS data using the 16 km2 grid offers the best value for money, with baseline costs for analysis, excluding field costs, of between €706 481 and €2.8 million. Acknowledging the impossibility of measuring all parameters with ideal frequency, this study proposes a two‐tier system for optimized monitoring frequency. Parameters must anticipate future policy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MN must be accompanied by standardized methods, defined thresholds and action mandates to maintain soil quality within allowable limits.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水产养殖需要解决与粮食安全、减贫和提供就业、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加可持续地发展。本文系统综述了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水产养殖业自2000年以来获得了持续的发展,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的特种养殖品种使得产业多样化水平增加,一些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消失,而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不断涌现。中国水产养殖的变化和发展响应了社会发展对水产养殖业的需求。然而中国水产养殖目前仍面临诸如生态环境、科技水平、产品供应结构、小农生产和政策风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侧重点也逐渐从提供食物到提供就业和发展经济,再到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中国水产养殖业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设施装备技术、信息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营养饲料和病害防治技术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努力提高水产养殖业规模化和组织化,促进渔业“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并在新形势下逐渐走向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大蒜是一种经济作物。我国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以大蒜产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有千万人以上;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大蒜占据超过60%的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大蒜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我国调整大蒜产业发展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contributions presented at the EIFAC Symposium on Fisheries and Society in 2000 are reviewed. 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advances in many sectors of inland fishe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Nowadays the value of inland fisheries to society is generally better understood and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However, it was recognized that the alloc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and their management could still be made more effective through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recent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 discussed during the Symposium and review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农业科技》2 0 0 0年~ 2 0 0 2年读者群现状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读者群的因素有期刊自身原因和地域性原因等 ,扩大和稳定读者群关键在合理定位、栏目设计有特色、多渠道宣传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以及食品加工在开发蛋白质食物开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