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92篇
  39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Summary Flowering and true seed production from different order inflorescences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were evaluated in two experiments. The number of flowers per inflorescence, berry set, berry weight, number of seeds per berry and seed weight generally decreased from primary inflorescences to tertiary inflorescences and inflorescences on lateral stems. The possible relation with carbohydrate distribution is discussed. Quality of the seeds produced from the different orders of inflorescences was a function of seed size; larger seeds showed better germination, emergence and seedling growth. Late harvest of berries increased berry weight and number of seeds per berry from primary inflorescences. Application of additional nitrogen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did not affect flowering or differences between inflorescence positions in seed production, but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berry.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true seed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2.
沙棘资源开发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砒砂岩区沙棘植物"柔性坝"试验研究和周章义提出"把沙棘作为‘农作物’和沙棘开发的基础上,论证了沙棘资源开发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给出了沙棘生态工业链状开发框架模式和防止土壤侵蚀的生态环境功能。提出建立小流域支毛沟沟头沙棘生态园,有序进行沙棘开发,把建立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沙棘生态工业园开发,作为21世纪该区一场新...  相似文献   
83.
本项目研究了沙棘果油对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根据沙棘果油软胶囊人体推荐日摄入量0.05g/kg.BW扩大10、20、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5、1.00、1.5g/kg.BW,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SPF级昆明种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给予,30d后开始实验。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小鼠体重、淋巴器官/体重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1)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2)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3)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4)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5)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6)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结果显示:沙棘果油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力,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免疫器官,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4.
杂交育种的首要任务是重视亲本的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与筛选.利用Li-6400光合仪对内蒙古九成宫基地的中国沙棘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开展了多指标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俄罗斯沙棘特点是: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在湿润条件下百果重大,果实成熟期短,干物质积累快,产量高;光合速率高,蒸腾强度大,但水分利用效率低;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  相似文献   
85.
针对国内缺少沙棘专用机械收获装备、探明沙棘枝条最优切割参数组合,该研究设计了双动刀沙棘枝条切割试验台并开展沙棘枝条切割试验,确定了切割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基于LabVIEW开发了沙棘枝条切割特性测控系统和数据采集软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平均切割速度、刀具滑切角、刀刃高度和动刀组数对单位直径峰值力及单位面积切割功耗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以平均切割速度、枝条喂入速度和刀具滑切角为试验因素,以单位直径峰值力和单位面积切割功耗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评价指标随着平均切割速度、刀具滑切角和刀刃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双动刀时比单动刀时数值更小。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回归模型,确定最优切割参数组合为平均切割速度0.45 m/s、枝条喂入速度0.64 m/s、刀具滑切角9.4°,该组合下单位直径峰值力为53.33 N/mm,单位面积切割功耗为69.87 N/mm2,模型误差小于5%,切割参数优化结果准确。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沙棘枝条收获装备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6.
沙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药食同源特性,其果实、种子、果皮、枝叶均可被加工利用。综述了沙棘果的营养保健价值、产品形式和加工流程,分析了近年来沙棘果产业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沙棘果相关食品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渭北旱塬“赤霞珠”葡萄浆果膨大期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山地和平地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L.cv Cabernet Sauvignon)的光合作用特性,为形成持续发展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析了陕西省耀州区山地和平地两个葡萄园中赤霞珠葡萄浆果膨大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山地和平地赤霞珠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均表现出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上午10:00,次峰小于首峰,出现在下午15:00以后;山地和平地赤霞珠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差异不显著,在光响应曲线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4.40μmol/(m2.s),0.036和12.58μmol/(m2.s),0.035,在CO2响应曲线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分别为23.99μmol/(m2.s),0.061和18.43μmol/(m2.s),0.059,模拟曲线的R2值都大于0.94;不同海拔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PAR、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山地条件下葡萄具有高光效和高产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88.
以塑料大棚内四年生粉红亚都蜜葡萄为材料,在盛花前5d、盛花期、盛花后15d3个时期,依次用60mg/L、40mg/L及30mg/L的CPPU溶液浸泡花序或幼果穗,研究不同处理对粉红亚都蜜葡萄座果率、无核果率、果实大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PPU溶液处理花序或幼果穗后,可使粉红亚都蜜葡萄达到无核及果实膨大的效果;盛花前处理显著提高了座果率(81.32%),无核化效果也最为明显,无核果率高达92.23%;盛花期和盛花后处理显著促进了果实膨大,平均单果重分别达7.15g和8.51g,且处理后果穗显著变大、果刷变长、果皮变厚,但风味品质(固酸比)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9.
不同种质沙棘在干旱条件下营养生长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质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性差异较大,中国沙棘和杂交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性显著强于俄罗斯良种沙棘,后者各品种间的营养生长适应性有差异;干旱缺水是影响不同种质沙棘的主导因素,年降水量少于400mm时,无灌溉或地下潜水补给的沙棘,营养生长适应性将大受影响,造林建园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0.
沙棘干物质形成的光合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LI-6400光合仪在黄土高原中部系统测定了人工沙棘林的各种光合生理指标,主要结果为:叶光强响应曲线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677μmol·CO2·m^-2·S^-1、0.0517mol·mol^-1、7.367μmol·CO2·m^-2·S^-1、71.15μmol·m^-2·s^-1和213.7μmol·m^-2·S^-1。CO2浓度响应曲线参数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及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50.00μmol·mol^-1、506.834μmol·mol^-1、-1.100μmol·CO2·m^-2·s^-1、0.0063mol·mol^-1和3.01μmol·CO2·m^-2·s^-1。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左偏单峰曲线,峰值在10:00~12:00时。沙棘的ETR变化与光合速率同步,最大荧光产量Fm'在叶片转入黑暗后逐渐上升,17min左右趋于稳定;qP和qN变化不明显;当光适应的叶片转入黑暗下之后,NPQ开始下降,25min左右达到稳定。沙棘荧光强度响应曲线变化与其普通光强响应曲线类似,参数暗呼吸速率、光的补偿点、光的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其值分别为-0.511μmol·CO2·m^-2·s^-1、14.72μmol·m^-2·s^-1、259.6μmol·m^-2·s^-1、8.494μmol·CO2·m^-2·s^-1和0.0347mol·mol^-1。沙棘叶片荧光CO2响应曲线与普通光源CO2响应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荧光CO2响应曲线参数暗呼吸速率、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以及羧化效率分别为-0.0914μmol·CO2·m^-2·s^-1、87.12μmol·mol^-1、745.212μmol·mol^-1、17.90μmol·CO2·m^-2·s^-1和0.0077mol·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