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2篇
  8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采自陕西、宁夏和内蒙等地典型盐渍土中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盐渍土中放线菌以链霉菌属为主,非链霉菌仅占9.27%,链霉菌属中以球孢类群,粉红孢类群,灰褐类群,黄色类群为主,占到放线菌总数的55.62%。(2)供试的706株放线菌中有拮抗活性的占到76.44%,但广谱性拮抗菌株较少;对细菌拮抗能力较真菌强;拮抗性放线菌以粉红孢类群、灰褐类群和球孢类群为优势类群;(3)发酵滤液拮抗性试验筛选出4株能产生较强抑菌活性物质的菌株,其中3株都是粉红孢类群。  相似文献   
82.
干旱半干旱地域提高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域提高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重要性 ,回顾了国内外在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灌溉经济效益、灌溉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灌溉社会效益方面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3.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sit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veral doses (6·5, 13, 19·5 and 26 kg m−2) of urban solid refuse (USR) on the plant colonization, plant cover and biomass production. The plant species richness did not increase in all the treated plots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except immediately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applied. This increase was only maintained after three years in the lowest dose of USR and the control. The addition of USR slowed floristic change and the lowest percentages of change corresponded to those plots receiving the highest doses. The plot receiving the lowest doses behaved in a similar way to the control plot. Plant cover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n the plots treated with US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lot, even the lowest doses increasing the cover by 500 per cent. Plant biomas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ll the amended plo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lthough such increases were not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doses of USR added. USR can b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organic amendment to regenerate the plant cover of degraded soils.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4.
位于阴山北麓丘陵区农牧交错带的小公乌素村经过3a的生态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其进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为阴山北麓丘陵区大范围的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5.
高寒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具有农业与牧业兼业,耕地与草地交织的特点.畜牧业的发展主要靠草地提供饲草和农作物副产品提供饲料.但由于草地破坏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为例,分析了退耕还草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基于APSIM 模型的宁夏半干旱区苜蓿 灌溉模拟验证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宁夏4 个试验点的试验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对APSIM 模型进行了充分地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 APSIM 模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各验证项模拟值和实测值均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在0.6~1.0 之间,D 值 在0.78~0.99 之间。在此基础上,利用APSIM 模型模拟了不同灌溉情况下不同灌溉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 干草产量尧蒸发蒸腾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认为灌溉是宁夏半干旱地区苜蓿增产的重要因素。200 mm 的灌溉 量是苜蓿干草产量由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苜蓿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度不同。分枝期和现蕾期最大灌水量 为50 mm,超过50 mm 会引起产量降低。蒸发蒸腾量(ET)与灌水量呈线性显著相关,决定系数R2达到0.826,P< 0.01。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量不成正比,当灌溉量增加到100 mm 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尧为54.2 kg/hm2窑 mm,随后逐渐降低。较大的灌溉量不利于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沟垄集雨种植是西北旱作农田广泛运用的高效节水栽培模式,为优化施肥配置,进一步提升其增产效能,该研究在沟垄集雨和平作2种种植模式下分别设置不施肥、低量(N 93 kg/hm2+ P2O548 kg/hm2)、中量(N 186 kg/hm2+ P2O596 kg/hm2)和高量(N 279 kg/hm2+ P2O5144 kg/hm2)共4个施肥量水平,对宁南旱区连续4 a(2012—2015年)施肥梯度处理下谷子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沟垄集雨种植较平作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谷子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减少了18.3~26.8 mm;同一施肥水平下,沟垄集雨种植在2012、2013年(丰水)呈减产趋势,在2014、2015年(平水)显著增产,较平作增加了穗粒数和收获指数,提高了谷子的水肥利用效率。在各降雨年份下,随施肥量的加大,沟垄集雨种植下谷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当超过中肥后增幅不显著,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经济收益在中肥下达到最大。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中肥是半干旱区谷子沟垄集雨种植模式的适宜施肥量,较平作种植在平水年型下可增产7.6%,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4.9%和9.9%。  相似文献   
88.
对甘南县甘南林场6年生沙棘园连续2年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相比差异极显著,其结实量与生长量均有显著提高,施肥可使结实量提高126.5%,树高生长量提高70.6%,地径生长量提高22.8%,冠幅生长量提高29.4%;以施用林业育苗专用肥效果最佳,使用磷酸二氢钾或木醋叶面肥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9.
王飞 《水土保持通报》2019,39(1):317-321
[目的]从区域资源综合利用与水土资源管理角度探讨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地治理问题,旨在寻求旱区盐碱地治理与开发利用新模式,以创新旱区盐碱地治理观念与技术,为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支撑。[方法]根据在陕西、宁夏和新疆等省区的野外调查和研究经验,结合有关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旱区盐碱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管理新模式。[结果]旱区盐碱地水土资源管理新模式是通过高效水调控促进土盐—水盐分离(简称:旱区盐碱地双分离治理模式),可以综合概括为"减少区域水损失,低耗水充分洗盐,集约化水盐分离,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其中"减少区域水损失"是旱区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障的前提,"低耗水充分洗盐"是节省洗盐的时间成本和水资源成本的基础,"集约化水盐分离"是实现水盐分离和水盐分别再利用的核心技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是旱区农业发展用水的核心经济原则。[结论]旱区盐碱地双分离治理模式通过集约化水土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水盐分离效率,提升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其资源、环境和生态风险小,治理效益持续时间长,有助于维持和提升盐碱地治理的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90.
通过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种植柳枝稷,构建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动力学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大于328mm的安塞地区,柳枝稷生长稳定;当年降水量少于328mm,柳枝稷收获(降水量580mm)每年超过1.4次,柳枝稷会衰败。当植被与土壤水分的相互作用较强时,植被会衰败,因此引种时必须选择与土壤水分作用相对较弱的植物。模型两个稳定状态共存表明,气候改变(干旱)或人类活动(放牧)对植被将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