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7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278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26篇
  231篇
综合类   1510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392篇
畜牧兽医   650篇
园艺   247篇
植物保护   3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葡萄透翅蛾大田性诱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3年作者在上海市松江县苗圃用性引诱剂诱捕葡萄透翅蛾,苗圃葡萄种植面积约2.8ha,设置粘胶诱捕器53-55只,每只用一含E3,Z13-18:OH300-500μg的硅橡胶塞作诱芯,6年依次诱杀雄蛾457、579、551、541、881和768头。试验期间,用雌蛾缚翅拴放法检测,雌蛾田间交配率高于47.6%;用雄蛾标记释放法检测,诱捕器的田间诱蛾率为30.6%。试验证明,此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模糊聚类分析在沂蒙山区土蝗群落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1993年对沂蒙山区的土蝗进行了全面调查。明确了沂蒙山区土蝗群落的优势种群由笨蝗Haplotropis brunmeriana Sauss、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mb)、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 9Ivan)、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长翅黑背蝗Euprepocnemis shiraki BOl、花  相似文献   
993.
室内研究了棉铃虫齿唇姬蜂连代饲养、雌蜂日龄及交配方式对其后代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室内连代饲养中,一、二代雌雄性比分别为1:0.85和1:0.71;三代以后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增加,至第五代时雌雄性比为1:1.46。(2)不同日龄的雌蜂繁育的后代其性比有显著差异,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后代的比例加大。其中2日龄的后代雌蜂比率为87.8%,而6日龄的后代雌蜂比率为48.5%。(3)同一世代中,不同父母的雌雄个体交配以后,所繁育后代的雌蜂比例为95.3%;孤雌生殖后代的雄性与同一世代的雌性交配,所繁育后代的性比接近1:1;而未能交配的雌蜂其后代均为雄性。  相似文献   
994.
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这一动态过程中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概念的提出依据、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human amnion induced mouse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epidermal like cells. METHODS: ES- BALB/ c cells were cocultured with human amnionintranswells for 4 - 5 days , andthose cultured alone without amnion were taken as control group.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were observed . The committed differentiation of EScells into epidermal like cells were detected by integrin-β1 , CK19 , CK15 andinvolucrin immunohistochemistry ,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4-5 days of coculture, ES cells differentiated into single layer of epidermal like cells, fitted tightly, with polyhedral in shape.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cells were integin-β1 positive, only a few cells were CK19 and CK15 positively stained. Most of the cells in control group died, the survived ones were different in morphological shapes, and no integrin-β1, CK19 and CK15 positive cells were found. CONCLUSION: Soluble substances secreted by human amn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c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S cells into epidermal like cells.  相似文献   
996.
甘肃不同生态区化肥施用量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甘肃省农业生态区划 ,对 5个生态区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现状和年际变化及化肥产出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是 :各区化肥施用量的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 ,化肥施用量越高的地区 ,年平均增长率越低 ;5个农业生态区中 ,有 4个区的化肥施用量超过了全国高施肥量区 ;自 2 0世纪 90年代末各区每 1kg化肥仅生产 4 .6~ 5 .1kg粮食 ,比全国高施肥量区每 1kg化肥生产 11.71kg粮食的水平低 1.5 5倍。对环境的影响是地力受损 ,有效营养元素失衡 ,土壤板结 ,保水保肥能力下降 ;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污染 ;部分地区农作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997.
郭琼霞  黄可辉  虞赟 《植物检疫》2005,19(6):330-333
本文利用PCR特异引物扩增rDNA-18S-26S基因,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分析假高粱与丝克高粱rDNA-18S-26S的酶切图谱,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对两者PCR产物进行特异性切割,按照酶切片段的长度来区分两个近似种.被AflIII酶切后,假高粱被切割为674bp、174bp两个片段,而丝克高粱被切割成181bp、174bp、495bp、669bp 4个片段.为建立PCR-RFLP分子鉴定方法有效地区分假高粱与丝克高粱这两个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TT比色检测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和吖啶橙染色观察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形态变化;采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分析不同浓度ATRA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MTT比色结果显示,低浓度(10-8~10-7mol/L)的ATRA对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P<0101),而高浓度(10-6~10-4mol/L)的ATRA则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P<0101)。油红O染色和吖啶橙染色结果表明,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后,细胞内充满脂滴,由梭形变成椭圆形;油红O染色提取法结果显示高浓度(10-6~10-4mol/L)的ATRA能够显著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P<0101),而低浓度(10-8~10-7mol/L)的ATAR却显著促进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P<0101)。  相似文献   
999.
配子水平上对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对家畜性别的控制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依据畜牧业生产中不同的需要来决定不同家畜的性别在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上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实现对动物性别的控制一直是人类期望达到的目标之一。本文从配子角度出发对家畜性别决定原理机制、性别控制的生物学依据及各种性别控制方法作了简述,并着重对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特点、实践应用价值以及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番鸭性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在番鸭胚性分化前注入芳香化酶抑制剂Formestane(F组)或Letrozole(L组)进行孵化,以了解其对孵化率的影响;通过人工雌雄鉴别和剖检,了解雄番鸭性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番鸭孵化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L组的孵化率最低,经统计分析,F组与对照组间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L组与对照组间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性别鉴定结果为,F组与L组公番鸭所占比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F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L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公番鸭所占比例差异显著(P<0.05);对人工性别鉴定为雄性的番鸭进行随机剖检,发现有部分公番鸭的睾丸与正常睾丸形态不同,左侧睾丸比右侧略大,偏长,组织结构不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