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林业   683篇
农学   241篇
基础科学   114篇
  266篇
综合类   1058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大白菜纯系'501'×'601'的F2:3家系为群体,对营养茎长和宽2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2个性状表现为连续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且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在5个连锁群共检测到7个QTL,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控制营养茎长度的3个QTL分别位于A02、A04和A09连锁群,各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72.
锥台形液压锥阀过流面积CFD可视化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液压插装阀的主阀都采用平底断面,但在计算流量时却采用按完整锥面锥阀导出的过流面积计算公式,从而造成非常大的计算误差、不能准确指导设计的问题,采用CFD流场可视化仿真对锥台形锥阀的出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阀内流场参数分布特征,判断锥阀过流断面位置,提出了转折开口度的概念。得出锥台形锥阀的阀芯在大行程范围移动时过流断面面积变化存在关键的转折点,不同行程范围不同内外流流动状况过流断面位置不同,相对应的面积计算公式也不同。采用新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锥台形锥阀的过流面积和通过阀的流量。同时,对比内外流流动状况的阀内流场特征,结合确立的过流断面,指出对于锥台形锥阀流动应考虑孔口节流损失和进出阀口局部损失的混合作用,内外流流动时进出阀口局部损失的不同是内外流流量特性不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73.
为了进一步研究矩形多纵梁渡槽结构受力分布规律,以黑龙江省某大型灌区输水渡槽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渡槽侧墙及底板厚度能够有效提高渡槽整体受力条件,在满足各项应力及变形指标情况下可适当减小纵梁的高度以节省工程量。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该大型灌区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4.
降雨强度和坡度对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细沟的形态特征研究可揭示坡面侵蚀发生机理,且细沟形态对坡面径流和侵蚀有重要影响;而现有研究仅用细沟密度和细沟宽深比等指标来表征细沟形态,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细沟的形态特征。为此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和坡度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和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试验处理包括3种黄土高原有代表性的侵蚀性降雨(50、75、100 mm/h)和3个细沟侵蚀发生最常见的坡度(10°、15°、20°)。试验结果表明,坡面侵蚀速率和细沟侵蚀速率均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试验条件下,细沟倾斜度介于16°~20°之间,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细沟密度、细沟割裂度和细沟复杂度分别为0.74~1.95 m/m2、0.08~0.17和1.09~1.38,三者皆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细沟宽深比为1.93~2.35,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细沟割裂度是评价细沟侵蚀和细沟形态的最优指标;研究降雨强度对细沟形态的影响时,建议优先选用细沟割裂度、细沟复杂度和细沟倾斜度指标;分析坡度对细沟形态的影响时,除选取细沟割裂度外,建议优先选用细沟密度和细沟宽深比指标。细沟横断面主要呈"V形",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径流紊动性增强,细沟横断面变化趋于不规则,说明细沟横断面变化可以反映径流的变化特征,从而揭示细沟侵蚀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掌握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输水河道和调蓄湖库水面蒸发损失水量,及其所造成的泵站机组损失功率,了解水面蒸发对工程调水效率的影响,分析比较了适用于工程所在地区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计算了工程沿线输水河道和调蓄湖库的水面蒸发量,分析了工程水面蒸发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积分,计算了水面蒸发造成的各梯级泵站的流量损失和输入功率损失,求解并分析了水面蒸发对整个江苏段工程调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沿线水面年蒸发量自南向北、西北方向逐渐递增;蒸发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全线平均水面年蒸发量为862.2 mm.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和输水河道蒸发损失水量分别占总蒸发损失水量的77.7%,13.3%,3.6%和5.4%,蒸发损失水量约占源头泵站抽水量的17.46%,使工程平均调水效率降低10.33%.调水工程可以考虑采用管道输水,从而避免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76.
为了使标准城门洞形断面正常水深的求解具有简单的显函数计算公式,对标准城门洞形断面正常水深的基本方程进行恒等变形,将水面位于底角圆弧段和顶弧段正常水深的超越方程以及水面位于侧边直线段正常水深的高次方程,变成无量纲化正常水深与已知量综合参数的单变量函数方程.引入准线性函数的概念并将准线性函数作为标准模板,再对正常水深的单变量函数方程应用准线性函数标准模板,在工程常用范围即无量纲化正常水深y∈[0.051,.80]范围内进行优化计算及准线性函数逼近,得到了超越方程和高次方程的替代函数方程,替代函数具有类似于线性函数形式,即正常水深的准线性显函数表达式,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隧洞底部圆弧段正常水深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36%,侧边直线段正常水深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31%,顶弧段正常水深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39%,说明准线性公式在隧洞有效水深范围内计算的水深准确度较高,可为排灌输水隧洞的断面设计及实现渠道水位控制时确定均匀流水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再制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是离心压缩机的核心功能部件,极易出现损坏。受损叶轮再制造技术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设计数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受损叶轮结构特征建立再制造目标模型的方法。设计了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的再制造流程;对受损叶轮原始三维点云进行滤波和精简;针对叶轮叶片的损伤区域和未损伤区域,分别提取并拟合叶片截面的边界曲线;重建叶轮叶片的再制造目标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叶片损伤部位的三维模型。以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为例,进行了再制造实验,再制造后的叶轮误差精度在±0.5 mm范围内,满足工作要求并已投入使用,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菜心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吸收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采用玻璃室处理和污染土壤覆盖原土壤来控制PAEs来源进行盆栽试验,应用GC/MS联机检测技术初步研究了菜心对PAEs的吸收途径。结果表明:污染土壤处理与污染土壤上覆盖原土壤处理相比,前者菜心茎叶中DBP和DEHP的含量均高于后者,但相差不大,表明菜心茎叶可以吸收污染土壤中挥发出来的DBP和DEHP,而根系吸收运移是菜心茎叶中DBP和DEHP的主要来源途径。玻璃室处理增加了菜心茎叶和根系中DBP的含量,而对DEHP的影响趋势不明显。DBP与DEHP相比,前者更易被菜心根系吸收并向地上部(茎叶)运移,后者主要滞留在根部。  相似文献   
79.
孔隙结构图像分析中不同试验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试验因素 (包括图像分辨率、土壤切片定向性、分析区域大小等 )对孔隙结构图像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试验误差 ,并简要介绍了用于分析土壤孔隙结构的土壤切片及数字图像的制备技术。结果表明 :不同试验因素对分析结果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试验误差约在 1 0 %。这表明同一研究中应保持试验条件的相对一致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80.
Two different protocols for 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cassava using zygotic embryos and nodal axillary meri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both cases, buds were regenerated directly from excised explants without an intervening callus phase after a two-step culture procedure. In cotyledonary explants derived from zygotic embryos, prolific shoot formation occurred within 2—3 weeks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5—5 mg/1 BAP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0.1 mg/1 NAA. Nodal explants with axillary meristems derived from aseptically grown seedlings or stem cuttings were used to initiate a round compact bulb-like structure on MS medium containing 10 mg/1 BAP. These latter structures, when cultur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1 mg/1 NAA, 1 mg/1 BAP and 0.1 mg/1 GA3, produced multiple shoots. Somatic embryos isolated at the globular/torpedo stage from zygotic embryo explants were also capable of multiple shoot production on medium with 1 mg/1 BAP. Rooting of regenerated shoots exceeded 95 % in phytohormone-free MS medium. No change in their ploidy levels was observed. Therefore, the protocols developed should be of use in the particle gun and Agrobacte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cassa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