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25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诱导成肌分化模型为对象,以前期设计合成3个干扰RNA(si-MSTN-1、si-MSTN-2、si-MSTN-3)并对其进行干扰效果筛选为基础,将干扰效果极显著的si-MSTN-2(si-MSTN)转染牛骨骼肌卫星细胞,通过EdU染色法检测干扰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对干扰MSTN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成肌诱导分化,通过肌管形成状态和分化标志因子综合分析干扰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时期的肌管形成状态,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标志因子MyoG和MyHC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干扰MSTN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极显著增加(P < 0.01),说明下调MSTN表达极显著促进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成的肌管数量和直径均呈现增大趋势,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标志因子MyHC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下调MSTN表达能够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过程。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扰MSTN可以显著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及成肌分化过程。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
试验旨在分析lnc23在调控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组水平的变化,筛选出可能参与调节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的调控通路及相关mRNAs。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基于Illumia hiSeq测序平台对成功构建的lnc23抑制模型及相应对照组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将数据整理、过滤及评估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样品间基因转录差异表达,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到19 358个基因,筛选到1 29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856个,下调441个。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析共包括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3大类222个分支,其中有大量的差异基因与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信号转导、生物黏附、新陈代谢相关。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共涉及190个通路,显著富集在PI3K-Akt、P53、TNF、RIG-Ⅰ样受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细胞因子互作等信号通路上,进一步从中筛选出可能参与细胞生长、肌肉发育过程的差异基因,如CCNA2、RRM2、IL-6、MYL2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所选的11个差异基因中有9个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变化一致,表明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本试验完成了干扰lnc23及其对照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取差异基因的功能注释信息,初步揭示lnc23调控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潜在基因和通路,为深入探究lnc23调控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机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
旨在对绵羊胚胎骨骼肌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分析,为阐明绵羊胚胎骨骼肌生长发育机制奠定基础。前期试验应用串联质谱定量法(tandem mass tag,TMT)对成年中国美利奴绵羊妊娠第85(D85)、105(D105)和135天(D135)的胚胎背最长肌进行蛋白质定量,并对D85/D105、D105/D135和D85/D135 3个比较组进行分析。本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KEGG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等数据分析方法对3个比较组绵羊胚胎骨骼肌上、下调差异丰度蛋白质进行分析和验证,并对候选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对肌纤维成熟分化标志性蛋白肌球蛋白重链(myosin-2 isoform X2,MYH)进行PRM靶向定量验证,结果表明,其变化趋势与绵羊胚胎肌纤维成熟分化趋势相符。本研究对上调差异丰度蛋白和下调差异丰度蛋白的KEGG分析结果表明,D105/D85比较组中上调差异丰度蛋白质显著富集于胰岛素等信号通路,D135/D105和D135/D85比较组中下调差异丰度蛋白质显著富集于DNA复制和蛋白质消化吸收等信号通路。与肌肉发育相关的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α(PRKAC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成员4(GLUT4)蛋白均显著富集于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两个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分别为121.73和20.64 ku,分别有147、12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和135、12个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理论等电点分别为8.81和6.54;亲水性平均系数分别为-0.408和0.811;PRKACA蛋白无N端糖基化位点,有45个磷酸化位点;GLUT4蛋白有1个N端糖基化位点,25个磷酸化位点;PRKACA蛋白三级结构与CAMP-2依赖蛋白激酶a嵌合融合的晶体结构相似度为85%,GLUT4蛋白三级结构与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相似性为78%。本研究表明,PRM定量验证趋势与绵羊胚胎肌纤维成熟分化趋势相符,PRKACA和GLUT4蛋白具有丰富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并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是重要的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94.
采用烧煮法研究了澳洲银鲈(Bidyanus bidyanus)骨骼系统的组成,并观察了各骨骼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其骨骼系统由300块骨骼组成,其中脑颅区38块,咽颅区89块,附肢骨骼118块,躯干部55块。单个犁骨,顶骨被上枕骨分开;背鳍、腹鳍、臀鳍分别有12、1、3枚硬棘,具有5对背肋和8对腹肋,无肌间骨。  相似文献   
95.
将基质固相分散 ( MSPD)与酸碱萃取相结合 ,对组织中的残留物进行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 ,流动相为乙腈 -0 .0 1 7mol/L磷酸 ( 7 3) ,检测波长 2 90 nm。建立了牛肌肉组织中 4种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基质固相分散 -高效液相色谱 ( MSPD-HPLC)多残留分析法。在 0 .0 5~ 0 .4 0 mg/kg添加范围内 ,4种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 ( 6 9.2± 1 2 .4 ) %。本方法检测限为 0 .0 1~ 0 .0 5mg /kg。  相似文献   
96.
随着对亮氨酸调节试验动物(如鼠)生理功能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亮氨酸对于骨骼肌蛋白质沉积的影响不仅是其可以提高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还由于其可以减少骨骼肌蛋白质的分解,而这一过程中,亮氨酸对于骨骼肌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多条途径都存在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亮氨酸对动物(如鼠)骨骼肌及其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的调节作用,并分析讨论了这一过程当中亮氨酸的相关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7.
An adult Red-crowned crane in captivity that had a displaced compound fracture of the middle upper beak caused by an accident was treated by using Type I-a external skeletal fixator (ESF). The ESF that was equipped with a unilateral epoxy putty fixator and with five half-pins was fixed on the premaxilla bone. The crane with the ESF on the beak was able to feed smoothly by itself. The ESF was removed 49 days after the first surgery. Beak malocclusion, which was observed in the latter half period of fixing, spontaneously improved within one month after removal of the ESF. This is the first successful case of repair of an upper beak fracture in a Red-crowned crane.  相似文献   
98.
99.
为探究二甲双胍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将体外培养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别用0(对照组)、1、2、4 mmol/L二甲双胍进行处理,采用CCK-8法筛选出二甲双胍作用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最适浓度,接着通过EdU染色法检测二甲双胍处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后对其增殖的影响,然后对二甲双胍处理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成肌诱导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时期的细胞状态,然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标志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HC)、肌细胞生成素(MyoG)在分化24、48和72 h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作用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最适浓度为2 mmol/L。2 mmol/L二甲双胍处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后,其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二甲双胍可以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成的肌管数量和直径均呈现减少趋势,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标志因子MyHC、MyoG在分化24、48和72 h的表达均显著低于0 mmol/L (对照)组(P<0.05),说明2 mmol/L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以显著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及成肌分化过程。该研究为二甲双胍在肌肉发育调控及肌损伤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论述了东疆沙蟒的骨骼系统.其鼻骨长与额骨以纤维结缔组织相连接。舌骨退化仅残留两条舌骨后角。腭罩以结缔组织及韧带悬挂在脑颅下,上颌骨齿每侧各10枚,翼骨齿各4枚(少数个体5枚),腭骨齿各4枚,下颌骨则各具12枚,均为端生齿。椎骨数为233~237枚,其中躯干椎201~211枚,尾椎26~36枚,尾椎骨椎体向后逐渐缩短,末端3枚愈合。后肢留痕迹器官,髂骨和股骨均为扁平薄片状,远端以韧带与爪状鳞相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