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3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林业   96篇
农学   818篇
基础科学   215篇
  660篇
综合类   3078篇
农作物   771篇
水产渔业   267篇
畜牧兽医   560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41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针对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具短缺、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联合播种机。该机由旋耕装置、起垄装置、覆土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及机架等组成,能够实现旋耕、起垄、施肥、双幅覆膜覆土、镇压及播种等多个作业过程。对播种机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利用离散元模型对覆土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覆土过程中膜边膜上覆土均匀性;采用DEM-MBD对大豆玉米播种装置耦合仿真,分析大豆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均匀性。仿真结果表明:1)土壤因跳跃和泼撒而落到垄面的颗粒数≤1.3%;2)播种装置对大豆和玉米种子挤压力≤10 N,土壤颗粒对鸭嘴的阻力≤50 N。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5.63%、1.65%和2.72%,大豆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1.24%、0%和8.76%,机组作业期间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作业效果,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需求。  相似文献   
82.
从种子推广人员、育种工作者、农户等多种人员需求的角度,对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信息进行了分析,将大豆品种信息归纳为品种来源、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审定情况等内容,按照软件工程学和数据库原理,建立了大豆品种数据库模型,绘制了实体关系图。依据此图可以在Microsoft SQL或其他数据库软件下建立物理的数据库,建立良好的查询,为农业生产等应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3.
以“垦农4号”为材料,利用锰浸种和初花期叶面喷施,在小区试验的条件下研究了锰对大豆根系伤流量、伤流液中硝态氮和氨基酸含量调控的效应。结果表明,适量的锰浸种与叶面喷施可增加大豆植株的伤流量,提高大豆植株主动吸水能力和根系生理活性。不同浓度锰浸种对大豆伤流液中硝态氮与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是很明显;适量锰叶面喷施可明显促进大豆伤流液中硝态氮与氨基酸含量,使其高于对照与高浓度锰处理。  相似文献   
84.
利用蛭石为基质,采取发芽盒培养的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锰水平对大豆(垦农18号)的形态及物质积累的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锰(0.0001~0.1mg·L-1)具有促使大豆根系发达和促进地上部生长的作用;缺锰或施锰过多均抑制大豆的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85.
绥农22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经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茎秆强硬抗倒,抗病,节短荚密,通风透光性好.蛋白质含量39.66%,脂肪含量20.06%.生育日数118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400℃左右.2000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 894.7 kg/hm2,比合丰25增产17.7%.2004年全省6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26.1 kg/hm2,比对照品种绥农14增产12%.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广大地区种植,以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适应的积温区种植.适宜5月上旬播种,该品种最适宜垄作窄行密植栽培,适宜密度保苗30~35万株/hm2,施种肥2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86.
嫩丰1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育成,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日数120 d,需活动积温为2 500℃,脂肪含量22.05%,2003年被列入省良种化工程项目.具有高油、耐瘠,丰产性优良等特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外源单宁酶对绿茶品质成分的酶解特性、酶解条件优化及其酶解液在微滤澄清工艺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根据绿茶粗滤液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添加相应活性单位的外源单宁酶,在40℃酶解2 h,主要苦味成分酯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降解为简单儿茶素,达到提取物的无苦味,并且酶解液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成分的得率依次增加5.56%,6.18%,11.17%,3.53%.微滤澄清工艺对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在工效、产品得率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作为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5号的秋播增产潜力,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等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湘春豆25号秋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x1)、苗前期施复合肥(x2)两因子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苗后期施尿素(x3)主效不显著,与x1,x2互作显著;湘春豆25号翻秋种植适合高密度、高肥力水平下栽培;中等肥力土壤上栽培,产量24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有39个,其主要决策因素取值范围:种植密度57.58~61.51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316.8~427.65kg/hm2,苗后期施尿素202.44~284.34kg/hm2.  相似文献   
89.
海洋大型绿藻条浒苔与微藻三角褐指藻相生相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条浒苔与赤潮藻类三角褐指藻间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低密度条浒苔(0.3~0.7 g/L)均能抑制三角褐指藻(起始浓度104cell/ml)的生长,最大抑制率为74.5%;低起始浓度(102~103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对条浒苔具有促生长效应,而高起始浓度(104~105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条浒苔的生长。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0.3~0.7 g/L)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平均抑制率为75.2%,抑制效果较条浒苔鲜组织更为明显;其最大抑制效应(84.8%)表现在接种后的第8天,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抑制量随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条浒苔可能通过相生相克作用影响共培养体系中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90.
The current high demand and cost of fish meal (FM) necessities the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lant protein ingredients in diets of farmed marine fish. A 56‐day feeding trial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eplacement of FM with soy protein concentrate (SPC) in diets of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Diets were prepared at levels of 0%, 30%, 47.5%, 65%, 82.5% and 100% SPC, respectively, replacing FM. The result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5) in % weight gain (WG)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fish fed S30% to S82.5% die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iet while, further inclusion at 100% significantly depressed growth performance. SPC inclusion and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phosphorous discharge (P‐load) showing lowest value (3.83 ± 0.53 g/kg WG) in S100% compared to control (14.79 ± 0.37 g/kg WG) and in fish fed S30% diet (13.24 ± 0.89 g/kg WG) (p < .05).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FM could be substituted up to 82.5% by SPC in the diet of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fingerlings (5.53 ± 0.12 g) without any adverse effects.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SPC based diets could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phosphorus load in the aquatic cultur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