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14篇
  54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BrMf2的标记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RGMS)育性基因(Mf)的连锁标记,通过定位该基因,为克隆雄性不育基因打下基础.[方法]939A不育系与YQD56A杂交F1S4后代为试材,利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应用SRAP和SRAP-AFLP标记技术筛选引物1 256对.[结果]获得与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的标记2个,PM8K4和Me2M49,与恢复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98 cM和10.92 cM.通过调查PM8K4标记在大白菜DH作图群体中的多态性,将该基因定位在A8连锁群,即大白菜第9染色体.[结论]标记PM8K4可以在苗期对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外源TDZ和6-BA对芜菁离体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来阐明TDZ在促进芜菁离体再生方面比6-BA更为有效的原因,采用不同浓度的TDZ和6-BA分别配合不同浓度NAA诱导芜菁带柄子叶离体再生.结果表明:适合芜菁带柄子叶离体再生的外源激素浓度组合分别是TDZ 4·0 mg·L-1+ NAA1·0 mg·L-1和6-BA5·0 mg·L-1+ NAA1·0 mg·L-1;在这2种组合诱导下的不定芽再生率分别是80·4 %和30·2 %.分别测定在这2种外源激素组合诱导下带柄子叶外植体内源生长素(IAA)、玉米素(Z)、赤霉素(GAs)和脱落酸( ABA)的绝对含量,并计算IAA/ABA和IAA/Z之间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TDZ 4·0 mg·L-1+ NAA1·0 mg·L-1的激素组合诱导带柄子叶外植体产生内源IAA和Z的水平峰值显著高于6-BA5·0 mg·L-1+ NAA1·0 mg·L-1的激素组合;而在2种外源激素组合诱导条件下,内源GAs和ABA的含量差异不显著;IAA的绝对含量左右了IAA/ABA和IAA/Z的变化趋势.综合内源激素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TDZ比6-BA更好地诱导芜菁分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是由于TDZ诱导外植体产生了更高水平的IAA含量和IAA/ABA比值.TDZ和6-BA诱导产生不同水平的内源Z和IAA/Z的作用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63.
64.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含不育基因Ms的大白菜细胞核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两用系"AB01"的可育株(MsfMs)为供体亲本,以高代自交系‘a20’(msms)为轮回亲本,采用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方法,利用与不育基因Ms连锁的SCAR标记syau_scr01辅助不育基因Ms选择,成功地将不育基因转育到可育品系‘a20’中,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自交系‘a20’相近的新核不育系GMS4。选择结果表明syau_scr01选择的准确率为100%,验证了该标记可以用于大白菜核不育系转育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5.
采用RT-PCR、5'RACE和3'RACE方法,克隆得到了不结球白菜NJ074晚抽薹基因(BcFLC1)的cDNA全长序列。对BcFLC1基因所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推测得到:该基因cDNA全长909bp,包含57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91个氨基酸。不结球白菜BcFLC1蛋白功能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为MADS盒基因,其编码蛋白的1~60氨基酸属于MADS盒基因蛋白。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cFLC1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中的表达情况不同,抽薹前高于抽薹后叶片中的表达量。BcFLC1基因在不同部位表达也存在差异,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花蕾、花和根。  相似文献   
66.
利用EST-SSR标记鉴定大白菜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选用自主开发的3对EST-SSR引物,对13个大白菜品种的总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EST-SSR标记可以体现品种内的一致性、亲本间以及品种间的多态性,具有共显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EST-SSR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大白菜品种的真实性和杂交种纯度,为大白菜种子质量的高效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钟程  张蜀宁  于旭红  李英  侯喜林  李式军 《园艺学报》2010,37(11):1789-1795
以165份白菜(2n=2x=20)品系中筛选出的11份含2n配子较高的株系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花蕾,诱导2n配子;以其为父本,以四倍体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进行有性多倍化杂交,从F1中筛选鉴定四倍体。结果表明:用0.20%秋水仙素5~10μL微量注射3mm的二倍体白菜花蕾,处理1次,诱导2n配子效果最好,2n配子频率达20.20%,是未经秋水仙素处理对照的3.63倍。80株杂交F1中,染色体计数显示14株为四倍体(2n=4x=40),占17.5%。与二倍体相比,有性多倍化获得的四倍体在植株形态、气孔、花器官等方面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结实率降低。  相似文献   
68.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克隆测序的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Bc GAPD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亲水性、亚细胞定位、所含模体及蛋白质结构进行了预测。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含有32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35 161.2,p I值为9.03。TMpred跨膜分析表明,该酶没有跨膜螺旋区,这与Prot Scale预测的该酶为亲水性蛋白质相吻合。用Target P server程序预测该酶定位于线粒体上,结构域分析表明该酶含有多种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借助SWISS-MODEL软件对该酶进行了三维同源建模。  相似文献   
69.
多效唑对百子莲花葶矮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年生盆栽百子莲品种‘Big Blue'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百子莲花葶生长、细胞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百子莲花葶生长和细胞纵向生长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且花葶长度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中以400 mg/L的多效唑处理效果最佳,其花葶长度比对照平均缩短了61.1%.另外,由相关性分析得出花葶长度与其上、下部细胞长度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2和0.806.由切片组织化学分析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明显提高了花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70.
选用4个对菌核病具有不同抗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003-R-6、Y3-R-4、109-S-9和003-S-7为试验材料,于四叶一心期接种核盘菌,采用苗期琼脂块叶片接种法测定各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并分别测定接种前后叶片中4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琼脂块叶片接种法与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相一致,可有效反映抗、感品种的差异。在核盘菌影响下,4个抗、感病品种中不结球白菜的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有所变化。其中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表现为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而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说明各指标与品种抗病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