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4篇
  6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从校园规划的地域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重庆大学校园规划方案的探讨,结合现状地形地貌特点,阐述地域性高校校园发展的规划设计模式;提出应运用共生理念,即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尽量保护自然生态,从场地环境、节地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把握校园规划设计的尺度与想法,将地域特色和生态理念融入校园规划当中,使校园文脉的悠久、建筑形体的现代、自然地形的生态三者紧密结合、共生,从而构建具有山地丘陵地区特色的大学校园空间。    相似文献   
72.
Selection of osmotolerant rhizobia gained importance because of increasing soil salinity in many regions. A field experiment in the Cauto Valle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eed inoculation with two native strains of Bradyrhizobium sp. on biological nitrogen (N)-fixation of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on a salt affected soil. Inoculation with both strains resulted in higher numbers of nodules, specific N-fixation, and yields of cowpeas than the control without inoculation. The strain VIBA-1 (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 was partly superior to VIBA-2 (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trains inoculated are competitive against other natural strains and able to nodulate cowpea.  相似文献   
73.
【目的】菌根共生是提高植物磷(P)营养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大气氮(N)沉降的增加,导致森林土壤有效氮含量增加、 N/P比发生改变,将影响菌根共生植物的生长和磷效率。【方法】以马尾松优良家系作为试验材料,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置模拟氮沉降与同质低磷(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磷)、 异质低磷 (介质表层磷丰富、 深层缺磷)耦合条件下马尾松外生菌根共生的盆栽实验,系统研究模拟氮沉降对低磷胁迫下马尾松家系菌根化苗生长和磷效率的影响。【结果】 1)模拟氮沉降对马尾松菌根共生的影响与土壤磷素环境有关。在表层和深层磷素均极为匮乏的同质低磷条件下,氮沉降降低了苗木菌根侵染率和侵染程度,然而提高了菌根共生对马尾松生长和磷效率作用的有效性,马尾松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在表层磷丰富、 深层缺磷的异质低磷条件下,菌根共生对马尾松苗木生长有抑制作用,然而氮沉降降低了其抑制程度,高氮较低氮处理对菌根侵染苗木和菌根化苗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程度小; 2)同质低磷下,模拟氮沉降显著降低了菌根化苗的根系生长,但增加了根系APase活性和有机酸分泌量,尤其是有机酸分泌量增加了近3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酸分泌对菌根化苗生长的贡献显著高于APase,这是氮沉降促进马尾松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异质低磷下,模拟氮沉降处理后苗木深层菌根的生长发育程度较表层好,深层根的根尖数显著增加。有机酸分泌的增加提高了苗木的磷效率,促进了菌根化苗木的生长; 3)不同低磷环境下,氮沉降的增加均降低了土壤磷的相对有效性,菌根通过增加马尾松苗木对土壤磷的吸收和利用, 从而改善磷素营养促进马尾松生长发育。两种磷素环境下,马尾松菌根化苗生长对模拟氮沉降均较敏感; 4)马尾松菌根化苗生长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存在显著的家系差异。【结论】大气氮沉降可改善马尾松的氮素营养,增加菌根作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马尾松对磷的吸收,进而促进了林木的生长。不同马尾松品种对氮沉降的反应有差异,筛选高氮-低磷环境下菌根共生能力强的马尾松基因型,将成为提高土壤磷素生物学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4.
对30株酿酒酵母进行模拟胃肠转运、胆盐耐受性以及抑菌特性的体外筛选,筛选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酿酒酵母与植物乳杆菌IMAU10120共生.结果表明:4株酿酒酵母IMAU6Y047、IMAU7Y006、IMAU7Y007、IMAU7Y036 pH 2.5/pH 8.0胃肠转运存活率大于50%,且均为胆盐耐性菌株,对大肠杆菌O157、鼠伤寒沙门氏菌、弗氏志贺氏菌有抑制作用,且IMAU7Y006与植物乳杆菌IMAU10120互利共生,为进一步混合发酵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5.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原理是工程创意,共生构建。用共生系统工程来替代天然杂交,取代人工去雄,创造"工程可遗传稻"这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命形式,以此来取代常规品种的自然繁殖。通过从杂交水稻技术中可总结出其基本原理:等效原理和共生构建原理,由此进而提出广义杂交论。谢常明有性无性二重育种法是广义杂交论用于水稻育种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文章还提出将广义杂交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杉木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的优点。土壤微生物与杉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以及植物根系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文中概述了不同林分条件下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响应机制,尤其是与植物根系共生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杉木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天然林和阔叶林较杉木人工林有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在杉木林生长发育过程中,中龄阶段各微生物指标最低。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活性等均与土壤酸碱性、通气状况、养分含量等存在密切的响应关系。杉木林菌根真菌主要属于球囊霉属,国内对杉木林下菌根真菌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热点包括土壤微生物的时空演变规律、土壤微生物在提升土壤肥力上的机理和途径、菌根真菌在土壤养分高效利用中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77.
为建立水稻-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将百脉根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中的4个功能基因(LHK1、NSP1、NSP2和NIN)转入水稻,获得稳定转化的转基因水稻,并初步检测转基因水稻的表型和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根瘤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根瘤菌侵染对照(转入空载体)和转基因水稻的根毛和表皮的比率没有显著变化,但接种根瘤菌14d后,对照与转基因水稻的侧根原基数有显著差异,转共生基因水稻的侧根原基明显增多。利用水稻cDNA芯片,检测转基因水稻组与对照组在接种根瘤菌7d和不接种根瘤菌条件下根的转录组变化,结果显示,转基因组与对照组水稻在植物防御反应、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均有差异性表达,表明豆科共生基因影响了水稻对根瘤菌的反应。  相似文献   
78.
西藏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认识与挖掘农牧业生产发展潜力与有效模式,推进农牧业生产建设与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思想借鉴,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对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采用具体分析与综合评价结合的方法,对西藏农牧业生产中青稞绿色清洁生产种植,农牧林之间内在与产出有机结合,农业与畜牧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草畜与优势资源综合运用以及渔业与植物共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西藏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青稞清洁生产型、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型、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以及鱼菜共养庭院型5种特色发展模式。分别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青稞清洁生产体系,以"高效生态养殖、科学种植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农牧林种养加结合体系,"资源优化组合与合理利用"的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以"气候特色、草畜平衡与科学养殖"为一体的高寒草畜暖棚体系,"水产养殖与园艺作物共促进"的鱼菜共养庭院体系。上述5种循环模式是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农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具有各自的发展属性与特色,值得借鉴推广与应用,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推进西藏农牧业发展循环模式的4项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79.
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生长和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铁皮石斛组培苗接种6个真菌菌株,培养60 d后,接菌苗的平均鲜重增长率均高于对照,其中接种GS222、GDB162、GDB254、MLX102菌株的苗平均鲜重增长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α=0.01),接种CLN103、CLX104的苗达到显著差异(α=0.05);接菌苗的各矿质元素(除Zn外)含量也均高于对照。接菌苗的营养根重分离获得原接种菌株。显微观察到在皮层和中柱组织形成菌丝结等典型的共生结构,表明接种菌株已与铁皮石斛根共生形成了菌根,对铁皮石斛的生长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有较明显促进作用。由此可认为GS222、GDB162、GDB254、MLX102、CLN103、CLX104是铁皮石斛优良的菌根菌株。  相似文献   
80.
The degree of plant growth change associated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colonization is expressed as mycorrhizal dependency (MD). In this review, previous reports on the differences in MD among plant species or cultivars were survey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fferences are discussed. Mean values of MD were 44% for field crops (37 species), 56% for forage crops (46 species), 70% for wild grasses and forbs (140 species), 79% for trees (26 species), and 56% for all plants (250 species), indicating that the cultivated plant species showed a lower MD than the wild plant species. M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oo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oot length, root dry weight, root hair length, density of root hairs, the ability of roots to acquire phosphate from soil, and the phosphoru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host plant. Inocula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for low input system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considering differences in 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