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5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648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120篇
  186篇
综合类   1229篇
农作物   20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10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近年来,西宁市将推进林业有害生物专业化、社会化防治作为全市森防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成效。本文对西宁市林业有害生物专业化社会化防治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2.
A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sistent anthelmintic effect of ivermectin as a topical treatment at 500 μg/kg against induced infection with lungworm (Dicryocaulus viviparus) in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The results showed a highly significant (p < 0.01) anthelmintic activity for at least 28 days against a newly acquired infection with Dictyocauus viviparus (> 99% efficacy).  相似文献   
63.
对本地区杨树烂皮病的抗性树种进行了调查,筛选出最适合本地区栽植的抗病品种——小乘黑(P.Canadensis)和银中杨(P.alba‘Berolinensis’)。对天牛成虫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浓度的防治对比试验,筛选出最合适的药剂——绿色葳蕾250倍液和触破800倍液。对其他地区的杨树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4.
从地下管线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全市区地形图,规划图和管线普查成果与管线竣工测量成果作为系统的基本数据,以GIS软件为支撑平台进行开发,实现地下管线管理所需的查询,分析,综合,统计和辅助决策等功能,从而达到以计算机手段对地下管线实行有效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65.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相似文献   
66.
1987~1988年田间应用试验表明,青岛地区生态条件可以满足伪钝绥螨生存和发展的要求.5月下或6月初,以1:50的益害比,释放伪钝绥螨,可控制苹果全爪螨为害,减少果园施用杀螨剂3次。伪钝绥螨在当地可以自然越冬,完成周年循环,建立种群,成为控制叶螨发生的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67.
应用伪钝绥螨防治苹果全爪螨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钝绥螨是叶螨的有效天敌,1986年引入天水,1987、1988年在苹果园进行了释放试验,6月中、下旬按1:50的益害比释放于苹果树上,结果表明经过35~40天,苹果全爪螨从峰期(1987、7、31)7.79头/叶和(19888、2)21.84头/叶开始减退,至50~60天,分别减退为1.76头/叶和1.90头/叶,而对照树分别为19.43头/叶(8、20)和44.15头/叶(8、2)。该螨对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控制效果明显,释放树平均一年生枝条单枝含卵量为15.95粒,化防树为93.64粒。  相似文献   
68.
At the occasion of the Centenary of the Netherlands Society of Plant Pathology a reflection 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plant protection,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Society, was thought to be appropriate.Developments in plant protection are projected against a general stream of thought. Three turning points are distinguished which can be seen as paradigm changes. The first occurred around 1890, when the concept of pathogenitism gained its final victory over autogenitism. The second occurred around 1940, when the public outlook on human and plant health changed drastically due to the advent of chemotherapeutants. The third occurred around 1990 when a clear change in public thinking on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became apparent. The background of these changes is sketched in a personal manner.Some ideas on plant protection beyond the year 2000 are given, based up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Netherlands to which the Society contributed in its own way.  相似文献   
69.
通过室内个体饲养观察,明确西方盲走螨捕食山楂叶螨和李始叶螨生长发育情况良好。1983~1985年,兰州田间试验表明:5月下旬到6月中旬,根据苹果树的不同树龄和叶螨的虫口基数,以1:36~64的益、害比,每株释放西方盲走螨雌成螨350~2,750头,经过45~60天,释放树上山楂叶螨和李始叶螨的种群数量发展缓慢,渐趋衰亡,达到完全控制。释放西方盲走螨不仅当年控制李始叶螨为害,可减少用药3~4次;其效果可持续两年。  相似文献   
70.
1982~1985年,在广西武鸣华侨农场进行保护利用瓢虫控制蔗田绵蚜为害试验。主要措施是保护安全越冬、越夏。冬季室内饲养,室温18~20℃,相对湿度75~85%;翌年4月,大突肩瓢虫越冬存活率为62,96~82.92%;双带盘瓢虫存活率45.71~100%。保护安全越夏的最适室温为23~26℃,相对湿度75~85%,大突肩瓢虫越夏存活率为69.13%(当年第一代成虫)和53.8%(越冬代成虫)。双带盘瓢虫抗逆性较强,在一般室内即能越夏。4年来累计释放两种瓢虫的成、幼虫共44661头,防治蔗田绵蚜效果明显,减少蚜害株率96.6%、蚜害叶片率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