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林业   256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21篇
  456篇
综合类   582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1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温室滴灌配施尿素下土壤微域内pH值的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农业生产实际中,温室滴灌并配合施用尿素的做法较为广泛。研究番茄定额施用尿素,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在土壤脲酶的作用下迅速水解转化,生成大量NH4+而造成土壤pH值升高;在48~72h内在一定的土壤微域内形成一个相对较高的pH值区域;同时,土壤pH值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过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其高值出现相对较早而平缓,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2.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mature stored cotyledons of Japanese plum (Prunus salicina Lind1) was achieved in vitro. The influences of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the ligh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idiazuron (TDZ) and benzyladenine (BA) in the culture media, TDZ pretreatments and different basal salts on shoot regeneration were evaluated. TDZ was more effective in inducing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mature stored cotyledons than BA. Dark incub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generation frequencies. Quoirin/Lepoivre (QL) basal salts stimulated shoot regeneration more than woody plant (WPM) or B5 salts did. The frequency of adventitious shoot formation varied among the varieties and the regeneration ability appeared to be genotype depended. The frequency of regeneration under the optimum tested conditions for ‘Bruce’, ‘Shiro’, ‘Redheart’, ‘Gladstone’ and ‘Early Golden’ cotyledons were 66.7%, 46.7%, 43.3%, 26.7% and 6.7%,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3.
苹果园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中的累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林  姜远茂  彭福田  张序  房祥吉  李洪波 《园艺学报》2009,36(12):1805-1809
 以7年生嘎拉苹果/平邑甜茶为试材, 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了苹果生产体系中氮素年周期 的利用、残留、损失及在土壤中的迁移动态。结果表明, 对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率盛花期较低, 为11.38% , 至采收后达到最高。土壤氮素残留率盛花期最高, 为57.10% , 果实采后残留率最低。年周期中各土层氮素残留量不同, 盛花期20~40 cm土层残留量最高, 采收后最低, 0~20 cm土层在新梢旺长期残留量最高, 果实成熟期最低, 而40~60 cm土层在果实膨大期残留量达到最高, 在采收后0~20 cm土层残留有所增加, 其余各土层残留量均达到最低值。氮素损失与土壤残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氮素损失率在盛花期最低为31.53% , 随物候期的推迟逐渐升高, 在果实采后高达58.40%  相似文献   
44.
45.
为提高蓄水多坑灌施尿素条件下土壤氮素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室内蓄水多坑(土箱半径40 cm,高120 cm,蓄水坑半径16 cm,深度60 cm)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蓄水多坑灌施下尿素在土壤中的运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20~80 cm,0~1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小,同一土壤深度处蓄水坑壁附近土壤含水率大于0通量面处土壤含水率;同一土壤深度蓄水坑壁附近土壤尿素态氮量大于0通量面处的尿素态氮量,尿素的水解在9 d内基本完成,第7天水解最快,尿素水解与时间存在良好的对数函数关系;土壤铵态氮主要集中在40~60 cm土层土壤中,且r=20 cm处的量高于0通量面处的;而土壤硝态氮的分布趋势与铵态氮相反,随时间的延长,0通量面和r=20 cm处的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均在40~60 cm和60~80 cm增幅较大,而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表现出在90~100 cm湿润锋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46.
应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释放曲线为抛物线型(L)和S型(S)的包膜控释尿素(L120d和S80d)在4种温度条件下(10、15、25、35℃)的氮素释放规律,并依托SUGIHARA和LOGISTIC模型探明了L120d和S80d氮素释放速率常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设施番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田间条件下控释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番茄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条件下L120d和S80d氮素释放速率显著受温度影响,4种温度条件下释放速率常数分别为0.0022~0.0212/d和0.043~0.279/d,释放曲线分别呈现出抛物线型和S型特点。田间设施土壤条件下L120d氮素释放特征与之吻合,S80d释放周期差异达到30天以上,L120d和S80d氮素释放规律迥异。与普通尿素底施加3次追肥相比,施用L120d和S80d控释尿素的番茄产量较等氮量普通尿素(N 200 kg/hm2)和常规施氮量(N 400 kg/hm2)处理分别增加了7.8%、7.2%和5.4%、4.8%;氮素利用率提高了5.5~10.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2817、13375元/hm2。此研究为控释肥料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膜孔灌玉米农田尿素转化和分布特性,在测坑中进行了膜孔灌和畦灌施尿素试验,分析测定了施尿素后不同时间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研究表明:膜孔灌尿素转化完全后,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可作为膜孔灌农田氮素水平评价的指标;基施尿素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大,分布范围以施肥点为中心呈大致成半圆形;灌水方式对尿...  相似文献   
48.
黄泛区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去向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在田间条件下,用~(15)N标记的微区试验法研究了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土壤中尿素水解后,主要进行硝化和生物固定,而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量很少;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上升,生物固定的标记氮不断分解,其量可达总生物固定量的60%。作为基肥条施的尿素,其损失略高于作返青肥或拔节肥表施后随即灌水的处理。氮素损失主要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的生长期间,当季的淋洗损失极微。在较为适宜的用量和施用技术下,化肥氮的损失仍达33—45%,其中以碳酸氢铵为最高,次为硫酸铵和硝酸铵,而尿素和硝酸铵中的硝态氮损失最低。  相似文献   
49.
施用控释尿素对大豆吸氮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施用控释尿素对大豆吸N量及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控释尿素比普通尿素N肥利用效率提高 3 0 6 %~ 1 1 93% ,沙土中尿素N残留量增加 1 2 5 %~ 1 5 89% ,大豆产量提高 2 1 6 9%~ 4 9 2 2 % ,且改善大豆品质。  相似文献   
50.
环保型长效化肥聚脲甲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勇  万涛 《土壤通报》2001,32(2):73-74
合成了环保型长效聚脲甲醛化肥 ,并对其合成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 6 0℃ ,反应的第一阶段 pH值为 8,反应的第二阶段 pH值小于 4时 ,能获得较高产率的制品 ,最后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