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0篇
  10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3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6CS30型杀青机内在制叶叶温、含水率、叶界面水蒸汽分压、酶活性等参数的测试,分析了杀青过程及机具的热力学特性和它们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证实了在杀青阶段高温和恒率失水过程的存在是取得高品质茶叶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技术已获推广。为使机械正常发挥作用,提高效益,作者根据推广“霍山黄芽”茶加工机械的实践,以浙江衢州6CW系列和安徽黄山6CS系列燃热式名优高档茶成套加工机械为例,介绍杀青、理条、烘干机械的安装与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3.
婺绿春茶系采用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的优质鲜叶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为:外形卷曲似螺,颗粒完整重实,色泽深绿油润。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爽,汤色绿明,叶底柔软明亮。现将制作流程介绍如下。一、摊青采摘的鲜叶原料为一芽二叶,不采单叶、对夹叶和病虫叶。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鲜叶摊放在竹簟上,厚度10厘米,2小时翻动1次,使之通风透气,避免红梗红叶。摊青时间5小时。  相似文献   
4.
一、加工辅料冰醋酸、柠檬酸、乳酸、抗坏血酸钠、焦亚硫酸钠。二、主要设备漂洗池、清洗池、杀青装置、冷却装置、分级设备、挑选整理设施、定色装置、脱硫装置、配料装置等。三、操作要点1.鲜菇收购将采摘的新鲜双孢菇进行分类收购,级内、级外菇分装,尽量避免与铜、铁等器皿接触,并将收购的鲜菇快速运送到加工厂进  相似文献   
5.
微波加热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制茶,可大大提高茶叶的品质。在设备配置中,要选择合适的微波加热器结构及元器件;操作中,要准确控制温度和加热时间,以满足茶叶杀青和烘干工艺要求。生产实践表明,茶叶微波杀青、烘干技术更加适合于名优高档茶加工。  相似文献   
6.
正确使用与保养茶叶杀青机,不仅能提高杀青的工作效率,还能提高茶叶的品质.现我将对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使用与维护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炒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炒青绿茶机械的优良性能是炒青绿茶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在分析炒青绿茶机械现状及存在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提高炒青绿茶加工机械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用数控技术改造现有茶叶加工机械和研制新型茶叶加工机械,并探讨了新型茶叶单机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一芽一叶的福鼎大白茶鲜叶为原料,设定6个微波杀青的时间梯度(0、30、60、90、120、150 s),按时间点取样,测定在制品的含水率、容重、色差Lab值、长度、宽度等,研究微波杀青时间对茶在制品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杀青的进行,在制品的含水率在前90 s匀速缓慢下降,而后急速下降,容重在微波30 s后显著下降;茶在制品的平均相对长度差、相对宽度差和面积差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微波60~90 s时相对最小;在制品色差L值、|a|值、b值随着微波杀青的进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微波前90 s均较鲜叶有显著提升,而后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微波杀青时间和含水率均对L值、|a|值、b值、相对长度差等呈显著影响,总体上看以微波杀青60~90 s最有利于获得较优的外形属性。  相似文献   
9.
杀青工艺对柿叶绿茶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杀青条件对安溪油柿柿叶绿茶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叶鲜叶不切,直接以炒青机炒青有利于柿叶绿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等主成分的保留;杀青温度150℃、杀青叶量0.60kg、杀青时间2或3min的杀青条件能较好地保持柿叶绿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主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群体种茶树品系华江六垌茶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杀青温度对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及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滚筒杀青时,杀青温度在220~240℃制作出来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较佳,干茶主要体现为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醇、甘爽,叶底黄亮、匀整,同时干茶中含水量、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总体随着杀青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试验的结果有利于传统工艺六堡茶产品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