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8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118篇
  41篇
综合类   1068篇
农作物   29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345-346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在特殊时代语境下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特指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觉基础上的自信。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内涵呈现科学真理性、价值合理性、普遍适用性之向度。  相似文献   
52.
从当前我国中高等艺术院校中对山水画的教学形式来看,教师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为学生传授创作技法上,特别是注重学生用笔墨绘画的技法训练。而这种教学理念和技能训练的方式,对学生在山水画的更高层次和更专业方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约束性作用。因此当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对事物的审美理念充分的融入到山水画教学当中,让学生对山水画创作的思想理念更加深刻,不断的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创作激情,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3.
国内革命时期,我国诞生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形式——"红色文化"。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继续"红色文化"是必需思考的问题。全文以"红色革命文化"莱芜战役为主题的景观文化设计底蕴和理论依据所设计莱芜园为实例,通过景观情感表达这种新颖的设计理念,对红色文化在景观设计方面的运用进行了阐述。本文所以对这种文化内涵及其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目的在于,让国内公众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那段艰苦岁月。  相似文献   
54.
<正>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从根本上维护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作为工会干部,我们必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工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下面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以及工会工作的新特点,进一步找准定位,这是继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根本指针。新滩油田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我们更要辩证、客观地分析当  相似文献   
55.
郭晓兵 《现代园艺》2011,(17):66-67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对各种建设工程提出了节能、环保的要求。园林工程的建设也不例外。文章概述了节约型园林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6.
杨杰  李超 《福建茶叶》2016,(8):386-387
采茶音乐与采茶戏紧密相连,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核心内容是以茶事为主,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对劳动的热爱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采茶音乐的节奏轻快、基调欢快,通俗易懂,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采茶音乐属于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采茶音乐在继承了中国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很多特点,采茶音乐主要在中国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孕育、发展和普及,在不同地区,采茶音乐所体现出来的民俗风情各不相同,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采茶音乐,这些音乐形式共同为中国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57.
姚国临 《现代园艺》2023,(15):118-120
园林具有艺术与科学相合、文化与技术相生的综合性内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依据人类文明中“自然观”的发展,将园林内涵的发展分阶段进行解析,阐述园林内涵的演变过程,分析园林内涵变化的社会原因,结合古今中外的实际案例探索园林内涵“自然观”的本质。结果表明,园林内涵的发展阶段分为传统自然观和生态主义自然观,“自然观”的园林内涵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在园林景观上也产生了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是园林内涵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8.
两宋时期,是茶产业与茶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期间茶叶开始成为了婚俗中聘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婚姻礼俗中由注重聘礼的象征性到注重聘礼的实际价格与实用性的转变,是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茶叶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通过对宋代以茶为聘现象的梳理,也可见宋代婚俗观念的趋利性倾向。  相似文献   
59.
指出了“禅”从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禅宗文化。艺术设计师们运用禅宗思想进行艺术设计,使禅意设计渗透到园林、服装、陶器、家居、广告、包装等许多艺术领域。分析了禅宗思想的精神内涵和掌握禅意设计的意境营造、物象型塑、符号联想等基本手法,提出了将禅意元素运用于艺术设计,可以将艺术作品推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并最终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60.
高校公寓是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交流密切、沟通频繁的场所,除此之外还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发展趋势,高校公寓的教育功能也日趋凸显,它已经成为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由高校公寓文化的内涵入手,详细的阐述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开展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