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11篇
  76篇
综合类   727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3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春寒分低温冷害和晚春霜冻2种: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3—4月份,对春季蔬菜造成烂根、死苗、落花落果以及先期抽薹等危害;晚春霜冻一般发生在4月中、下旬,使田间正在生长的蔬菜植株表面结霜,受到损害。根据实践经验。现将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二苯胺处理对鸭梨果实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贮前二苯胺(DPA)处理对在低温条件下(0℃)贮藏鸭梨果实的果心褐变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急骤降温(0℃)可产生严重的早期果心褐变,贮前二苯胺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减轻鸭梨果实的早期褐变,贮藏60 d时DPA处理果实的褐变指数为0.233,而对照为0.417;同时DPA处理可降低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对丙二醛(MDA)含量和果实相对电导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3.
低温霜冻对我省香蕉为害及生产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4.
种衣剂添加芸苔素内酯预防玉米冷害药害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11%福·戊种衣剂中添加不同浓度的0.1%芸苔素内酯(BR),对九单48和东单213进行包衣处理,利用智能光照培养箱和田间错期播种,检验不同包衣处理对低温冷害的防御能力.结果表明,人工控制温度条件下,九单48添加最佳剂量BR出苗率为92%,未添加BR处理出苗率仅为20%,未包衣(对照)出苗率为48%.东单213添加最佳剂量BR出苗率为90%,未添加BR处理出苗率为80%,未包衣(对照)出苗率为52%.田间错期第一批播种处理中,九单48添加BR比未添加出苗率高3.83个百分点;东单213添加BR比未添加出苗率高4.94个百分点.种衣剂中添加适量BR能够有效抵御冷害药害,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壳聚糖对砂糖橘果实冷害的影响,以1℃贮藏的砂糖橘为对象,对果实进行1.0%壳聚糖涂膜处理,以未涂膜的果实作为对照,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条件下采用1.0%壳聚糖处理砂糖橘可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显著提高果实的好果率,同时可以抑制TSS、TA、Vc含量的下降;1.0%壳聚糖处理砂糖橘果实在低温下保持了较高的POD、CAT和SOD活性,壳聚糖处理抑制了果实MDA含量的上升。由此可见,1.0%壳聚糖处理可以降低砂糖橘果实由于1℃不适宜低温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减轻果实的冷害症状。本研究结果为减缓砂糖橘果实冷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从采收成熟度、预冷技术、物理保鲜技术、低温贮藏、冰温贮藏、变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臭氧保鲜、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并对桃果实贮藏保鲜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苗期低温对玉米体内脯氨酸,电导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玉米品种吉单159在三叶期经6℃、10℃低温处理3d、6d,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电导率提高,叶发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降低,植株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延迟型冷害症状.  相似文献   
38.
低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水稻种子,能维持冷害水稻苗叶绿体较高的能量水平,利于稻苗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可提高冷害水稻幼苗膜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还能提高热稳定蛋白和ATP的含量。亚细胞组分测定表明,ATP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细胞溶质中的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39.
紫花芒在冷害温度(2±5)℃下贮藏,经间歇升温处理后,延缓了2种抗氧化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维生素C(AsA)含量下降,这样维持较高水平的内源自由基清除剂较长时间,减慢了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氧化型维生素C(DHA)、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上升,明显减轻冷害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抗冷害措施。  相似文献   
40.
冷害桃果实品质劣变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在贮藏期间,桃果实受到冷害后其色泽、质地和风味等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冷害的措施。桃果实的低温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但对不同的品种来说,决定褐变的主导因子则不尽相同。在产生絮败的果实中,果胶物质发生了代谢异常,不溶性果胶明显增加,果胶质代谢异常与PE和PG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桃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当冷害出现时桃果实中蔗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也显著下降。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桃香气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品种与采收成熟度、采前或采后的化学处理、低温锻炼、热调处理和气调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桃果实的冷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