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岸盛产乳光枪乌贼。因手工操作成本高,于是研制成专门用于生产乳光枪乌贼的去皮去内脏机。该机对枪乌贼的定向,切割、去皮、去内脏完全自动化。清洗作业的各部件由电磁阀操纵,清洗时耗水少。经过该机的加工,能制取管状的洁白外套膜和触手。制取的可食部分占体重的45~52%。  相似文献   
242.
243.
氢能产业链及储运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和潜在燃料而备受关注,其与化石燃料不同,可以真正实现碳中和。围绕氢能输送与应用,分析氢能全产业链:制备、储存、输送、加注以及终端应用一系列工艺的研究现状,梳理氢能输送及应用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分析表明:国内外针对氢能应用相关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受限于技术成本及安全性等瓶颈因素,氢能暂未得到大规模应用。未来,应针对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氢能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安全、高效的氢能供给。(图8,表5,参97)  相似文献   
244.
本文对茶绿色素的性质(化学组成,光谱特性,不同光、热、pH和化学物质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制取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绿色素比较稳定,水溶性极好,呈黄绿色,含有多量茶多酚和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毒副作用,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营养保健食用色素。该产品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提取率高达25%左右,颇具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5.
小麦面筋是小麦淀粉加工的副产品,是将小麦面粉用水洗掉淀粉和其它成分后所形成的富有粘弹性的软胶体。由于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持水性和复水后的粘弹延伸性、薄膜成型性、吸脂乳化性和热凝固性等特性,因而近年来被作为添加剂而广泛运用于食品加工中。介绍了小麦面筋的制取以及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246.
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和热力学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室制取玉米淀粉的方法提取了17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并采用快速粘度测定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分析了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间RVA各参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VA某些参数之间、DSC某些参数间及RVA与DSC某些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7.
为进一步完善D200型秸秆纤维制取机,以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采用五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方法,选取制取机模头内径、挤压段长度、挤压段螺杆螺距、喂入段螺距型式、升压环外径为影响因子,以秸秆纤维制取机生产率、纤维得率、纤维长宽比、抗张指数为响应函数,对其进行较优结构参数组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构参数组合为模头内径164 mm、挤压段长度240 mm、挤压段螺杆螺距40 mm、喂入段螺杆采用变距螺旋型式、升压环外径195 mm时,各项指标分别达到:生产率762.9 kg·h-1、纤维得率82.5%、纤维长宽比41.3、抗张指数8 N·m·g-1,满足设计目标要求,验证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参数优化结果的合理性。可为该机定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8.
吸附树脂法分离制备茶多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吸附树脂分离制备茶多酚采用静态和动态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表明,吸附树脂法可以从茶汤中分离吸附茶多酚,操作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成本较低,有利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