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5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灭幼脲和氟幼灵防治榆紫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榆紫叶甲是我国榆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分布广,密度大,食性单一,常年成灾,给防治带来困难。为了避免常规杀虫剂造成的“1年控制,2年发生,3年成灾”的被动局面,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及油剂和氟幼灵胶悬剂及油剂进行防治,可同时杀死幼虫,成虫和卵。灭幼脲Ⅲ号油剂和氟幼灵油剂可杀卵85%-90%左右。两种药剂的胶悬剂和油剂均可杀死幼虫95%-84%-90%,卵的孵化率降为10.64%-19.57  相似文献   
22.
通过采用4种浓度的10%阿维除虫脲大面积防治椰心叶甲示范,结果表明,生产上采用0.1%和0.05%药液防治各种虫态的椰心叶甲效果均好,120d内药效达100%,持效期长达150d。  相似文献   
23.
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 Baly在山东泰安地区1a发生2~3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上树活动,补充营养后即交尾产卵、孵化,4月底第1代幼虫开始取食危害,5月达到危害高峰。5月底出现2代幼虫,6月中旬1代或2代成虫遇高温在浅土层或枯落物中“越夏”。7月底1代或2代成虫开始进行第2次危害,并交尾产卵、孵化,8月达到第2次危害高峰,9月下旬2代或3代成虫开始下树越冬。  相似文献   
24.
5种化学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珠海市椰子树林发生的椰心叶甲,使用10%氯氰菊脂、48%乐斯本乳剂、16%虫线清乳剂、81%马拉松乳剂、90%敌百虫等5种化学杀虫剂,进行施药防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0%氯氰菊酯乳剂0.67ml/L与48%乐斯本乳剂1ml/L的混合液、16%虫线清乳剂5ml/L,杀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4.2%和93.8%,降低林木受害程度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81%和78.26%,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在调查过程中,首次在海南发现了1种感染椰心叶甲幼虫的病原细菌,并在室内条件下对其培养条件和感染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得到病原细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呈朱红色,圆形或放射状,表面光滑有光泽,革兰氏阴性,有荚膜,无芽孢,有鞭毛的好氧短杆菌;在pH 5.0、6.0、7.0、8.0、9.0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适宜温度范围18.0~37.0℃,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在室内条件下含菌量为7.23×1010 cfu·mL-1的工程菌悬浮液,采用叶片浸渍法饲喂椰心叶甲幼虫,在11 d后致死率为27.65%。被感染椰心叶甲幼虫全身变红,体态完好,内部器官腐烂为脓水,表皮易破,有腐臭味。  相似文献   
26.
辽宁玉米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辽宁省部分玉米产区发生危害严重,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的损失,成为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新害虫.针对其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害虫发生危害趋于严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7.
印楝素与啶虫脒对椰心叶甲生物活性及混配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和常用化学杀虫剂在椰心叶甲防治上的联合利用效果,采用浸叶法和大田药效试验测定了印楝素和啶虫脒对椰心叶甲的生物活性及混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印楝素和啶虫脒对椰心叶甲4龄幼虫均表现出生物活性,LC50值分别为14.45和9.44 mg/L。混配增效结果表明,以有效成分印楝素∶啶虫脒=2∶5(质量分数)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为492.23。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混配处理组以有效成分印楝素∶啶虫脒=2∶5(质量分数)对椰心叶甲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在浓度为50 mg/L处理7 d后,混配处理组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87.66%,印楝素和啶虫脒单独处理组分别为69.43%和74.35%。  相似文献   
28.
为筛选出对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低毒的除草剂,达到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同关系,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百草枯、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和氯氟吡氧乙酸5种除草剂对广聚萤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用剂量下,百草枯处理的广聚萤叶甲成虫存活率在16.9%以下,蛹存活率低于70.6%,但其对卵和幼虫的影响较小。中等剂量下,草甘膦异丙胺盐、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和氯氟吡氧乙酸处理的成虫存活率均在70%以上,幼虫存活率均高于90%,且对卵和蛹几乎无致死作用。说明百草枯对广聚萤叶甲的毒害作用较强,建议在豚草综合治理中慎用百草枯。  相似文献   
29.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0.
榆紫叶甲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对梯度恒温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4、18、22、26、30℃5个温度下,测定了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对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卵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试验温度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寄生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温度的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Ⅱ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瞬时攻击率及理论最大寄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理论最大寄生量14℃为55.88粒,30℃时达到117.48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