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1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林业   282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193篇
  138篇
综合类   2186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1291篇
园艺   230篇
植物保护   69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沙障固沙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不以粗糙度而以障内沙面蚀积强度作为沙衡量沙障固沙效能的综合标志,主张通过障埂占位,通过对障埂高度和障梗间距的调节控制风沙流的蚀积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控蚀公式,并以K值等于1/10作为沙障成败优劣的判断标准,对指导治沙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2.
七星瓢虫不同虫态对杀虫剂反应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室内条件下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七星瓢虫对抗蚜威、伏杀磷和久效磷的反应一致;与对照药剂久效磷相比:①抗蚜威、伏杀磷处理七星瓢虫卵120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0.0483和0.3187;②抗蚜威和伏杀磷对七星瓢虫四龄幼虫24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0.1088和0.4056;③抗蚜威和伏杀磷处理蛹216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教分别为0.0540和0.5990;④抗蚜威和伏杀磷对瓢虫成虫24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0.1406和0.0623。可见,与常规使用的杀虫剂久效磷相比,抗蚜威和伏杀磷对七星瓢虫的各种虫态均具有高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3.
D—1菌株系从自然死亡的灯蛾虫尸分离的一株苏云金杆菌新菌株。经菌种鉴定与Bt.var.kurstaki相同,属血清Ⅲ型。其培养特性表现为: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温度适应范围较小,在温度28-30℃,培养基含固量为4.1-6.7%,C/N为5.7-6.2时发酵正常。32℃以上和浓培养基则影响其正常繁殖。这与HD-1菌株相吻合。对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和松毛虫等4种昆虫毒力测定结果表明,D—1菌兼有H_5型青虫菌81—6和H_3型HD-1的杀虫特性。它对菜青虫和松毛虫的毒力与81—6相接近而高出HD—12.7—5.1倍。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毒力则明显高于81—6也比HD—1强。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树龄的苦楝对家白蚁的毒力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珍友  张业光 《昆虫天敌》1991,13(3):151-154
采用苦楝的不同树龄,分别是17年、15年、11年、8年、5年的木材、表皮、种核,对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进行室内毒力和抗蛀性能测定,比较其差异程度。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五组不同树龄的样品对白蚁的致死率均是100%。抗蛀性能结果表明,五组不同树龄的木材样品的消耗量在22.5—26.33%之间,表皮、种核均未受蚀。其中8年的木材对白蚁的毒性较大;五组不同树龄的表皮对白蚁毒力的差异显著,树龄长的表皮对白蚁的致死时间较快;五组不同树龄的种核对白蚁毒力的差异不显著。家白蚁对五组不同树龄的样品消耗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5.
溴甲烷对棉花枯萎病菌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溴甲烷分别对培养一周,两周、三周的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 (Atk).Snyder et Hansen)熏蒸处理并且测定了它们对溴甲烷Lc99的CTP值;棉花枯萎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时间越长,对溴甲烷的抗性越大。讨论了用溴甲烷处理带病土壤和种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根据对具有治疗作用的杀菌剂其防治效果,按现遥计算方法计算,以致于出现超过100%的不符合逻辑的现象,以及除草剂混合毒力测定结果计算中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和自己的看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鱼藤根粉的溶剂提取物对蔬菜,果树,烟草等作物主要害虫的作用活性和药效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其提取物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拒食和致畸等作用,鱼藤精乳油对害虫的触杀LC50(致死中浓度,mg/L,下同)是:柑桔红蜘蛛4.63;菜青虫34.53,萝卜蚜16.83,桃蚜57.29;萝卜蚜和桃蚜混合种群23.41,桔蚜10.24。鱼藤根粉各溶剂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LC50是:丙酮33.26,乙醇34.51,苯39  相似文献   
108.
苏云金杆菌与化学杀虫剂混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er)三龄幼虫为试虫,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var.kurstaki)与12种化学杀虫剂分别混合后毒力的变化并优选4种组合进行大田试验,其中2种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化学杀虫剂不同程度地影响B.t.活性及芽孢存活率,应现配现用,而不宜加工成混剂。  相似文献   
109.
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脂肪酶及其与毒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12株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和脂肪酶的产生水平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毒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酯酶产生水平(E)、脂肪酶产生水平(L)及豆蔻酸百分含量(X)等与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LT50)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方程分别为:LT50=2.0931/(lgE-5.1165)+0.4091;LT50=-6.68L^2+31.9886L;LT50=13.5192-8.7042X。  相似文献   
110.
测定了草坪上常用的14种化学药剂对蝼蛄斯氏线、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和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存活和侵染率的影响。杀虫剂乙酰甲胺磷在高浓度和推荐浓度下对蝼蛄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小卷蛾斯氏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21%和9.5%,13%和5.5%,5.5%和2%;敌百虫在高浓度和推荐浓度下对蝼蛄斯氏线虫的致死率分别高达94.5%和92.5%,在高浓度下对长尾斯氏线虫的致死率为8%,对小卷蛾斯氏线虫没有明显致死作用;克蛾宝对3种线虫的致死作用均比乙酰甲胺磷和敌百虫低。杀菌剂对3种线虫的存活均无影响。除草剂2,4-D丁酯对3种线虫低浓度和高浓度下致死率分别为2%、6%、3.5%和5%、85.5%、6%。经化学药剂处理24h后的线虫侵染黄粉虫9-11龄幼虫,对线虫存活没有影响或者影响较小的化学药剂对线虫的侵染率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剂型为10%可湿性粉剂的吡虫啉对长尾斯氏线虫,以及高浓度的2,4-D丁酯对小卷蛾斯氏线虫的侵染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