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0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林业   282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193篇
  138篇
综合类   2192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1291篇
园艺   233篇
植物保护   69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广东高要和广西扶绥两地14个2~10年生桉树林分样地共287株样木,研究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个体林木特征指标,并比较现有广西良种桉二元带皮和去皮材积公式估算个体林木材积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年龄、林分和径阶林木的出材率。结果表明:带皮和去皮林木的胸高形数为0.504±0.004 2和0.529±0.004 4、实验形数为0.410±0.002 4和0.427±0.002 7、形率为0.657±0.003 4和0.690±0.003 6、高径比为1.22±0.017和1.43±0.019。用广西良种桉二元带皮和去皮材积公式估算单株林木带皮和去皮材积与实际材积高度相关(r>0.99),但估算值普遍偏低,平均分别小3.7%和21.0%;尤以用带皮材积公式估算去皮材积比用去皮材积公式估计要准确,平均只小2.3%。如以6年生以上样地和尾径4 cm以上的去皮林木为实际出材,5个相关样地林分平均出材率为(73.3±4.31)%,最小为54.6%,最大为81.5%。  相似文献   
112.
防治红火蚁触杀型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测定了9种杀虫剂的触杀活性和其中8种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触杀活性测试表明,48%毒死蜱对工蚁的击倒速度和致死率均高,药后0.5 h工蚁死亡率达100%;氨基甲酸酯类药剂药后8 h工蚁的被击倒率达100%;5%氟虫腈10 000倍和10%溴虫腈10 000倍药液处理后工蚁的被击倒速度低,但药后24 h工蚁死亡率达100%;高效氯氰菊酯和杀虫双对工蚁的毒性是可恢复的。毒力测试表明,98%杀螟丹对红火蚁毒力最强,其次是10%溴虫腈和48%毒死蜱,而有机磷类的敌敌畏和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毒力表现较差,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一般。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溴虫腈、毒死蜱、杀螟丹等药剂可被推荐用于野外红火蚁的灌巢防治。  相似文献   
113.
 为明确多种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与引起梨树褐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等病原菌的有效对靶关系及制定梨树主要病害防治流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离体叶片法与田间药效方法研究新型杀菌剂对靶标病原菌的毒力、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及其田间有效应用,建立替代梨树主要病害传统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流程技术。结果显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在离体叶片法下对褐斑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5%、30 d防效大于80%、90 d防效仍大于60%,兼治轮纹病菌其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辛菌胺醋酸盐、吩嗪α-2羧酸在离体叶片法下对黑星病防效大于90%且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田间药效验证1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0%、30 d防效仍大于75%。噻肟菌酯、硝苯菌酯、丙硫菌唑在离体叶片法下对白粉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铲除效果大于70%、30 d仍大于60%。丙硫菌唑对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吩嗪α-2羧酸同时对褐斑、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针对梨树主要病害发生期,选用新型杀菌剂替代传统杀菌剂制定防治技术流程,其综合防效达到88.94%。不同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在防治梨树主要病害上的应用,能够降低抗药性产生,同时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4.
太阳辐射是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ET_0)的必要参数。为了探究PM公式在辐射数据缺失的条件下,利用FAO推荐的公式及参数获得太阳辐射值(R_(s_c))替代观测值(R_(s_o))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适用性,本研究选用了中国大陆112个站点至少15 a的多年月平均观测数据,通过逐点计算分析了R_(s_c)和R_(s_o)的时空差异及二者分别输入PM公式获得的参考作物需水量ET_(0_c)和ET_(0_o)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R_(s_c)与R_(s_o)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二者相对差值范围为-2.86~4.41 MJ·m~(-2)·d~(-1),且在4—8月份差异较大;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线西北区域R_(s_c)与R_(s_o)的时空差异相对较小,且稳定,线东南区域的时空差异较大,且不稳定。但是,基于二者计算的ET_(0_c)和ET_(0_o)时空差异却不显著,平均只有0.06~0.26 mm·d~(-1)的误差;"胡焕庸线"西北地区的ET_(0_c)和ET_(0_o)绝对差值常年稳定在0.00~0.25 mm·d~(-1),"胡焕庸线"线东南地区则随季节而变化,夏季差异相对较大。在实际的应用中,西北地区全年和北方地区春、秋、冬三季以及长江、珠江流域所覆盖的南方地区在1、2、10、11、12月使用R_(s_c)替代R_(s_o)获得ET_0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北方地区的夏季、南方地区的3—9月份使用R_(s_c)计算ET_0则必须研究相应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矫正,否则会有误差,且偏大。  相似文献   
115.
党参根腐病会引起党参根部腐烂,造成大量减产。本试验针对编号为X7的病原菌小种进行了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十三吗啉、福美双、噁唑醇、醚甲环唑、咯菌腈。甲基硫菌灵对党参根腐病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00 224 g/L;十三吗啉次之,EC50为0.083g/L。福美双、噁霉灵、醚甲环唑、咯菌腈的EC50分别为0.115g/L、0.356 g/L、0.76 g/L、2.18 g/L。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明确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EC50为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为26.35 mg/L)、乙蒜素(EC50为28.65 mg/L)、苦参碱(EC50为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为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为3.2×106 CFU/g。筛选毒力较强的4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58.8%和70...  相似文献   
117.
在室内选用了6种生物药剂对尖孢镰孢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药剂中,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低聚糖素、春雷霉素、克菌康,其中低聚糖素对尖孢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8.20mg·L-1,春雷霉素次之,EC50为20.49mg·L-1。  相似文献   
118.
王群 《湖南农业》2007,(6):16-16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感染该病后可使马立克病毒毒力增强,火鸡疱诊病毒疫苗的免疫力下降,引起世界各国重视.  相似文献   
119.
哲罗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哲罗鱼(Hucho taimen)肾细胞为材料,采用胸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姬姆萨染色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哲罗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84,核型公式为:2n=18m 16sm 34st 16t,NF=118.  相似文献   
120.
对数生长期河流弧菌分别悬浮于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后于28℃进行饥饿试验.在饥饿初期,两种海水中河流弧菌的总菌数、活菌数、菌落形成单位数都明显上升,但天然海水中的河流弧菌生长时间持续更久、增长幅度也更大;饥饿中、后期,总菌数都保持稳定,而可培养菌数与活菌数逐渐下降,其中可培养菌数下降幅度高于活菌数,人工海水中的河流弧菌下降幅度高于天然海水.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粘液的粘附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与对数生长期相比,饥饿60 d的可培养细胞对热和紫外线的耐受性提高.饥饿细胞的间接ELISA最低检测限高于对数生长期细胞.通过SDS-PAGE分析菌体蛋白发现饥饿细胞的蛋白质条带减少.腹腔注射饥饿60 d的河流弧菌不会引起小鼠死亡,而对数生长期细胞能够引起小鼠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够在温暖的人工海水和天然海水中长时间饥饿存活,但是饥饿细胞的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