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4篇
农学   24篇
  8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农药生物测定数据处理系统ABDS的设计茹李军(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00094)数据的处理分析是农药生物测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手工计算方法因为费时、易错和必须查表等缺点,已很少使用。现在常用的CASIO计算器和PC-1500袖珍计算机虽然有体...  相似文献   
43.
为害水杉和银杏的标毛虫paralebedaplagiferawalker幼虫经人工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PpNPV)后,第4天便开始出现死亡,25天内最高死亡率可达90%。病毒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49×104±3×102PIB/ml(P=0.5).害虫死亡率与感染浓度呈正相关,试验表明PpNPV对栎毛虫有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44.
除草剂混用及其生物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5.
刁治民 《草业科学》1996,13(3):50-54
从青海草原毛虫自然罹病死亡的幼虫体分离出多株核型多角体病毒,选出毒力较强的GqNPV-87株,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方差分析表明,1.25×10^2 ̄1.25×10^8PIB/虫间7种剂量感染3龄幼虫,不同剂量间的校正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而各处理死亡均数差异显著性测定中,1.25×10^7 ̄1.25 ×10^8PIB/虫差异不显著,剂量和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2.3279+0.5492X(感染后第7d  相似文献   
46.
暗黑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成虫为害榆、杨、梨树、苹果。幼虫为害花生、大豆、玉米,甘薯、麦类等旱作作物,虫口密度高时往往颗粒无收。是黄、淮、海地区的重要地下害虫。本试验选用了绿僵RAWs菌株对暗黑初龄和3龄蛴螬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的部分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探讨了活体和离体的相互关系,生物测定类型的选择问题,同时从多角度阐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8.
田阳  李平  张莉  孙建华  高丙利 《植物保护》2012,38(4):96-100
采用梯度稀释法室内测定了海洋放线菌M1D14发酵液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及其卵、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2龄幼虫的毒力,同时还测定了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和0.22μm微孔滤膜过滤的M1D14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M1D14发酵液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南方根结线虫幼虫毒力最强,对松材线虫幼虫毒力次之,对大豆孢囊线虫幼虫的毒力最弱。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和微孔滤膜过滤的M1D14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仍有毒力。M1D14杀线虫谱广、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以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 CQNr01菌株接种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2龄和4龄幼虫,观察感病率,并利用荧光染色观察菌株在幼虫离体表皮上的孢子萌发和附着胞产生情况。结果显示,菌株CQNr01孢子悬液浓度为1×10^8、1×10^9孢子·mL^-1时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6.58%和89.91%,而4龄则只有13.33%和16.67%。菌株CQNr01的孢子能够成功附着在斜纹夜蛾幼虫的离体表皮上,但孢子在2龄幼虫表皮的粘附能力优于4龄幼虫;接种24 h起两个龄期的离体表皮上均开始有孢子萌发现象并有附着胞和芽管产生,并随着接种时间的增长芽管不断伸长,但相同接种时间下孢子在2龄幼虫表皮上的萌发率和附着胞产生数量明显多于4龄幼虫表皮。研究证明菌株CQNr01对斜纹夜蛾高龄和低龄幼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其差异主要源于斜纹夜蛾幼虫体壁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孢子浴法测定了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KM0107菌株在RH85%、光周期L:D=12:12、不同温度(15、18、21、25、28℃)条件下的产孢量及其对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豌豆长管蚜(Macrosiphum pisi)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菌株KM0107的产孢量最高,培养30 min时产孢量为99.60±4.04孢子。该菌株对桃蚜、萝卜蚜、麦长管蚜、豌豆长管蚜和玉米蚜均具有一定的毒力,在高剂量82.42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麦长管蚜、豌豆长管蚜、萝卜蚜、桃蚜和玉米蚜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2.75±3.54)%、(73.33±4.32)%、(93.75±4.53)%、(98.21±5.46)%、(92.00±5.63)%;致死中分别为(2.3±0.42)、(3.2±0.35)、(2.7±0.35)、(2.6±0.32)、(3.5±0.25)d;接种处理后第7 d致死中量分别为1.61、1.72、1.63、1.53、1.59孢子/m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