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36篇
农学   478篇
基础科学   102篇
  93篇
综合类   2728篇
农作物   53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8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豫麦67号(原名郑农8号)是郑州农科所以775-1(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67号。1生育特性1.1生物学及品质特性豫麦67号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种子萌发后芽鞘黄绿色,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茎秆较粗;成株期株型紧凑,茎叶蜡质重,叶片大小、宽窄适中。叶片上冲,旗叶较短,其叶尖缢痕明显。株高80cm左右。穗长方形,长芒,白壳,无茸毛,护颖椭圆型,背明显。穗长8~10cm左右,每穗小穗数20个左右,穗粒数32~35粒,千粒重35~40g。子粒卵圆形,腹沟浅…  相似文献   
82.
吉甜2号南引生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吉甜2号引种于珠三角的生育特性研究,认为5月10日播种生物产量高,4月30日播种子实产量高;8月中旬叶面积及含糖量均达到最大值;株高与茎粗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3.
大豆落花落荚率与品种生育阶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2 4个栽培品种为试材 ,研究不同大豆品种生育阶段的遗传差异对大豆花荚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各生育阶段的生育日数 ,遗传差异达极显著平准 ;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落花落荚时期基本相同 ,但出现的高峰期有差异 ;落花落荚率不仅与品种的开花阶段、结荚阶段日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并均有显著的回归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84.
麦田套播稻高产高效生态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麦田套稻具有秸秆全量还田。避免焚烧。改良土壤.节省秧田及产量构成等特点.提出了麦田套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5.
为结合省农业三项工程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丹徒区2001年从日本引进柔小町种植,表现较好。2002年在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荣炳等乡镇试验示范种植26.7hm~2。现对其主要生育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6.
我省地处华北平原,是生产中、强筋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发展我省中、强筋优质小麦,除要因地制宜选好优质专用型品种外,还要在栽培管理方面多下功失,肥料的配比与合理运筹,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方面。生产上,只有根据不同品质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吸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才能达到预期的栽培效果。优质中、强筋小麦的保优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品质的保优和提高,使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调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7.
为加快辽宁省建平县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改良,筛选出在同等栽培模式及管理水平条件下适宜建平县机播机收的高产、优质、高效、抗逆性强的耐密玉米新品种,2021年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27个耐密玉米品种作为试验品种,开展耐密玉米新品种筛选鉴定试验。试验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试验面积为5 500 m2。通过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玉米品种有辽单109、祥禾605、辽单519、辽单1209、辽单505等,为下一步耐密玉米新品种在建平县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 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 104·hm-2,穗粒数 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相似文献   
89.
土壤施硅对小麦和麦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土壤施硅对小麦蚜虫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在小麦种植前分别配施0(CK)、40、80和120 kg/hm2四个浓度的硅肥,测量施硅后小麦生育期、生物量、叶面积、株高、产量指标以及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发生量。结果表明,施硅对小麦株高和穗数无显著影响,但80 kg/hm2和120 kg/hm2浓度施硅处理后小麦叶面积分别为1 786.03 mm2和2 033.54 mm2,生物量分别为133.68 g和134.50 g,小麦穗粒数分别为35.61粒和35.92粒,小麦千粒重分别为45.34 g和45.59 g,小麦产量分别为9 684.45 kg/hm2和9 835.0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小麦成熟期较对照提前3 d;80 kg/hm2和120 kg/hm2浓度施硅处理后禾谷缢管蚜发生量分别为90头和86头,均显著低于对照;40、80和120 kg/hm2浓度施硅处理后荻草谷网蚜发生量分别为128、117和105头,均显著低于对照。因此,田间土壤施硅80 kg/hm2和120 kg/hm2可以明显改善小麦农艺性状,提高小麦产量,并能减少麦蚜发生量。  相似文献   
90.
为促进鲜食桃绿色提质增效生产,促进桃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针对江苏丘陵地区桃园生产管理实际,结合有关新技术成果,重点对休眠期、发芽-开花结果期、幼果期及新梢伸长期、果实膨大与成熟期、果实采收后-落叶期(养分储藏期)等生育时期的生产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江苏丘陵地区鲜食桃绿色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模式,包括确定技术目标、技术策略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