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11篇
  28篇
综合类   884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7-β雌二醇诱导鲻雌性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永强 《水产学报》2004,28(2):113-118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服用17 β雌二醇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年鲻脑各部和性腺进行芳香化酶的定位。结果发现,芳香化酶转录物和特异性蛋白在幼年鲻端脑(嗅球和大脑)、间脑、中脑和小脑是丰富的。在性别未分化时,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在幼鲻脑各部的分布密度有显著的差异。在嗅球,对照组芳香化酶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高于实验组,而在间脑、中脑和小脑实验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多1~3倍,特别是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尤占优势,提示芳香化酶在幼年鲻性分化中可能起关键的作用。另外,在性分化后,芳香化酶免疫活性还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和精巢间质细胞与足细胞。同时,免疫阳性物质也定位在卵巢和精巢的生殖细胞。这些结果揭示了17 β雌二醇诱发幼鲻雌性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芳香化酶的介导,本研究首次提供形态学新的证据。最后,文中还讨论了芳香化酶在鲻性腺发育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钙离子和17_雌二醇浓度与性早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吴嘉敏 《水产学报》2001,25(2):112-115
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与血淋巴钙离子浓度相关.性早熟雌性扣蟹(一秋龄)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21.25±11.89mmol@L-1,明显高于正常发育的13.70±1.17mmol@L-1;雄性扣蟹(一秋龄)则相反,性早熟扣蟹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16.33±1.38mmol@L-1,低于正常发育的20.13±2.37mmol@L-1.二秋龄雄性成蟹的血淋巴钙离子指标与性早熟雄性扣蟹相当,无显著差异.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雌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17β-E2浓度逐步提高,正常发育扣蟹为0.15±0.05pg@mL-1,性早熟扣蟹为0.59±0.15ng@mL-1,二秋龄成蟹为2.31±1.08pg@mL-1.  相似文献   
103.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利用晚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与恢复系K306093杂交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晚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武夷山市2011—2012年引进在上梅乡作中稻种植,介绍了甬优9号在武夷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4.
杂交稻甬优15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15是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公司以京双A×F5032杂交组配而成的籼粳交新组合,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介绍该组合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品质等各项特征特性,总结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5.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单本种植密度30.0 cm×20.0 cm、30.0 cm×23.3 cm时,甬优12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优,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在衢州地区单季籼粳杂交稻甬优12单本种植密度以30.0 cm×20.0 cm、30.0 cm×23.3 cm较适宜,可获得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阐述了甬优15号在福建南平市光泽县止马镇种植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合理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7.
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和鼠抗人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ER-α和ER-β)抗体、兔抗人雌激素(E2)抗体,对鲻鱼(Mugil cephalus)脑各部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和E2、芳香化酶和ER-α、芳香化酶和ER-β、ER-α和E2的双染免疫活性物质分布在鲻鱼嗅脑、大脑、间脑和小脑的神经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及其突起或神经纤维上。值得指出的是,鲻鱼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上共存有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提示E2诱发鲻鱼雌性化的作用机制是,E2先与芳香化酶样神经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后激发与性分化相关的芳香化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8.
K优17经贵州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很有推广前景的中熟优良新组合,尤其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对更换现有的组合进行一步提高水稻高产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济南17号优质小麦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成穗数较多、早熟丰产的特点.1998~1999年在泰安市大汶口镇颜南村,运用20+40模式进行了济南17号优质小麦创建超高产试验.结果表明,连片200hm2济南17号实收平均666.7m2产532.7kg,高产地块经省"三○”工程专家测产验收达613.52kg.现将我们运用20+40模式创建的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杂交晚粳甬优8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指标,总结其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