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72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1517篇
林业   1897篇
农学   1979篇
基础科学   3590篇
  892篇
综合类   15382篇
农作物   1563篇
水产渔业   1499篇
畜牧兽医   15565篇
园艺   2240篇
植物保护   1521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685篇
  2022年   841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1015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791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153篇
  2014年   2049篇
  2013年   1796篇
  2012年   2707篇
  2011年   2767篇
  2010年   2602篇
  2009年   2827篇
  2008年   2868篇
  2007年   2555篇
  2006年   2428篇
  2005年   2349篇
  2004年   1783篇
  2003年   1892篇
  2002年   1507篇
  2001年   1305篇
  2000年   922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710篇
  1997年   548篇
  1996年   530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525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507篇
  1991年   561篇
  1990年   397篇
  1989年   380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9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本试验以京白Ⅲ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四个时期的血清AL P活性,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L P同工酶型快型酶活性显著高于慢型。年龄、同工酶型及年龄×同工酶型互作对AL P活性有显著影响。AL P活性与产蛋量间遗传相关表现为,在生长期为正,而产蛋期为负。四个年龄中,AL P做为间接选择指标,以6周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4.
对1986、1987年在普定城关区的田间调查资料,用9种检验分布型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华东稻铁甲幼虫的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幼虫的聚集是由环境引起的。并提出估计田间种群数量时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15.
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中,传统的方法采用新鲜红细胞。由于新鲜红细胞容易破碎,保存时间短,每次试验需临时准备,使用很不方便。本文采用醛化红细胞进行鸽1型副粘病毒的HA和HI试验,并与新鲜红细胞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两种红细胞在鸽1型副粘病毒的HA和HI试验中的结果基本一致,而使用醛化红细胞更为便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l.l鸽1型副粘病毒(鸽A/PMV-1);鸽A”MV-IZH株由本室鉴定保存,在9-11日龄鸡胚培养后收获尿囊液无菌检查后置4C保存备用。用于HI试验的病毒经0.2%甲醛37C灭活24小时后置…  相似文献   
116.
1982年起,我县郭墅、城北、三灶等乡水稻不同程度发生类似缺钾的赤枯病,1987年发病面积扩展到9个乡镇6万多亩,占全县稻田面积的8.2%,减产两成以上的达2万亩,发病程度也逐年加重,对我县的水稻生产构成威胁。1984年以来,我们通过调查、系统观察及试验,确认缺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并初步掌握了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7.
动物传染病是制约现代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正确使用疫苗,才能使动物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8.
在兽医临床上,猪瘟是一种老传染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传播迅速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但是近年来由于病源微生物抗逆性能增强,毒株变异,本病的临床表现表现黑心以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为主,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难以确诊,致使病猪长期带毒传播,降低了生猪抵抗力,极易感染和并发其它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9.
昆虫杆状病毒也是一类重要的、较早应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感染病毒很常见,杆状病毒科的宿主范围限定在一小部分节肢动物昆虫、一些甲壳类和螨类,然而,敏感昆虫包括许多害虫。杆状病毒占所有已知感染昆虫病毒的60%以上,它们对脊椎动物和植物不具致病性。目前至少已有600多种昆虫(主要是鳞翅目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中发现杆状病毒感染,并常常在引起昆虫流行病,也是调节昆虫种群密度的重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120.
马舜国 《四川蚕业》2003,31(4):38-38
蚕前消毒灭病原,蚕中消毒防传染,蚕后消毒保安全,无病才能获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