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7篇
  74篇
综合类   339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包头市南郊污水灌溉区稀土镧(La)分布特征。[方法]按照线型、剖面型和"梅花型"取样,测定不同研究点、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La含量,分析L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研究区主污水渠滨岸漫水地、四道沙河河底沉积物、工厂污水渠底部水系沉积物及其剖面样、农田土壤La元素含量分别为2 924、427.60、309.30、113.26、44.94 mg/kg,其中土壤La含量是河套地区La元素背景值1.50倍。[结论]人类活动导致污灌区外源La在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的超量积累。  相似文献   
82.
稀土及多胺对欧石楠瓶苗生根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欧石楠继代瓶苗为试材,在生根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e(NO3)3、La(NO3)3和多胺(Spd、Spm、Put),研究其对欧石楠瓶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欧石楠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5 mg/L+NAA 0.2 mg/L中加入0.5~5.0 mg/L Ce(NO3)3和La(NO3)3均可显著提高其生根率、促进根系的伸长生长,而其高浓度对欧石楠瓶苗生根有抑制效应。多胺中的亚精胺(Spd)对其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精胺(Spm)和腐胺(Put)对其生根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3.
黄峰华 《北方园艺》2012,(17):63-64
正圆葱为百合科葱属2a生草本植物,又称洋葱,葱头。食用部分为肉质鳞茎,内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及磷、铁、钙等矿物质,还含有葫萝卜素和维生素C。特有功能成分-丙烯基有机硫化物,具有降血脂、促进维生素B1吸收以及抑制亚硝酸胺和杂环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代谢的作用。具有消炎、强神、恢复疲劳、预防失眠等  相似文献   
84.
董建平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3):64-64,66
利用硝酸稀土溶液(RE)处理桑籽,能显著提高桑籽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并能增强幼苗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5.
该试验设计分别采用5%、10%、15%的硝酸代替20%的硝酸,浸泡固始鸡的胸肌和腿肌来测定肌纤维直径。结果表明:用10%、15%的硝酸可以延长肌肉的浸泡时间,而不影响切片的效果。5%的硝酸仅起固定作用,无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86.
87.
采用硝酸镧溶液为滴定剂,电导滴定法确定终点测定磷肥和复混肥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滴定适宜的pH值范围为4~7,在此范围内钙离子没有干扰.本方法测定的回收率在99.5%~100.5%,准确度与重量法接近,装置简单,测定一份浸取液仅需数分钟,适用于含磷肥料中总磷量、水溶性磷和有效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稀土金属改性生物炭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运移行为,本研究选择常见稀土元素镧制备改性生物炭,并经球磨后制成镧改性生物炭细颗粒(La-BC),采用柱实验分别从流速、pH、离子强度和腐植酸浓度4个方面来研究La-BC单独运移和与Cr(Ⅵ)共运移时其在饱和均质石英砂介质中的运移和滞留规律。研究表明:流速从1.0 mL·min-1增至1.5 mL·min-1时,单独运移实验出流液中La-BC的质量回收率由58.0%增至73.4%,共运移实验出流液中La-BC的质量回收率为78.7%~80.1%。pH从5升至7时,La-BC单独运移及共运移时的穿透曲线的相对浓度(Ct/C0)峰值分别从0.66增至0.93和从0.80增至0.85。离子强度增至5 mmol·L-1时,La-BC单独运移时的Ct/C0峰值降低至0.05,与Cr(Ⅵ)共运移时La-BC的穿透峰值为0.81~0.75。腐植酸浓度由0增至10 mg·L-1时,La-...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环境中稀土元素(REEs)和硅(Si)对植物植硅体固镧能力(PLSA)的影响,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为代表,通过设置不同浓度镧[La(Ⅲ)]和Si正交实验,利用微波消解法提取根、茎和叶植硅体,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实验手段揭示环境La(Ⅲ)对水稻各器官PLSA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La(Ⅲ)使叶哑铃型植硅体大小和根Lsi1表达增加,促进叶和根PLSA,而高浓度La(Ⅲ)会减少叶哑铃型植硅体大小,降低根Lsi1和Lsi2表达,抑制根、茎和叶PLSA。外源La(Ⅲ)是提高根、茎和叶植硅体镧固定效率的重要因素。与单一La(Ⅲ)浓度影响相比,La(Ⅲ)与Si的复合处理显著促进叶和茎PLSA,外源Si能够缓解高浓度La(Ⅲ)对根、茎和叶PLSA的抑制作用。研究证明不同浓度的外源La(Ⅲ)和Si能够改变水稻不同器官的PLSA。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稀土对大豆荚果干物质及籽粒中氮积累量的动态影响规律,揭示其与产量形成的内在关系,以东北典型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东农42(高蛋白型)、东农47(高油脂性型)和东农52(兼用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LaCl_3、CeCl_3和LaCl_3+CeCl_3溶液,测定大豆初荚至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初荚后20~40 d为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主要时期,40 d后积累速度减缓,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可以提高大豆干物质和氮积累总量及最终产量,且稀土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因大豆品质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东农42在60 mg·L~(-1)CeCl_3处理下干物质、氮积累总量和产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2.66%、38.41%和39.48%。东农47在30 mg·L~(-1)CeCl_3处理下3个指标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18.71%、31.62%和29.62%。东农52在30 mg·L~(-1)CeCl_3处理下3个指标均最高,其中氮积累总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3.10%,干物质和产量分别增加6.80%和4.20%,但差异不显著。由此看来,稀土铈的处理效果最佳,且对高蛋白大豆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