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2篇
农学   518篇
基础科学   17篇
  69篇
综合类   2669篇
农作物   58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辽宁省西北地区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DW22号内生真菌,液体培养后,分别用20%、40%、60%、80%、100%乙醇提取其次级代谢产物,依次编号为22-1、22-2、22-3、22-4、22-5。进行抗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检测和方差及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20%乙醇提取DW22号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抑制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研究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675~750 g/hm2范围内,其对叶瘟的最高防效为90.29%,对穗瘟的最高防效为75.23%,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而且对水稻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杂交水稻》2016,(6):85-86
恩2优636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恩2A与恢复系恩恢6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等特点,2015年10月通过湖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4.
《杂交水稻》2019,(1):62-69
R1813是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抗倒、迟熟优良籼型两系恢复系,以R1813为父本,已经选配出一批组合通过审定。该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转育技术,将MD12086-41携带的抗稻瘟病基因Pi9、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渗入到R1813的背景中,选出3个携带Pi9、Xa23、Bph14和Bph15基因的近等基因系ST15005-1-106-9、ST15005-1-318-4和ST15005-1-318-14。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3个改良株系均表现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和中抗褐飞虱,与R1813相比,3种病虫害的抗性都明显提高。田间试验和品质分析表明,3个改良株系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主要指标都与R1813相似。对少量测配组合的抗性鉴定、田间试验和品质分析表明,除了抗性有明显提高以外,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主要指标都与R1813所配组合相似。  相似文献   
55.
56.
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抗稻瘟病与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抗稻瘟病与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BABA后,CAT、POD、PAL活性快速增加,增长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接菌后3种酶活性也增强,POD酶活性呈双峰曲线,而CAT和PAL仅出现一个峰值.BABA可以提高这3种酶的活性,增强了水稻抗稻瘟病入侵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57.
川优651是由福建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川香29A×南恢65l培养而成。川优651属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44天,产量高(2010年参加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11.93千克);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其中将乐县黄潭鉴定点鉴定为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  相似文献   
58.
中3优286水稻     
《湖南农业》2011,(2):10
中3优286水稻(湘审稻201000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迟熟杂交早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该品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片挺直,谷粒长形,稃尖紫  相似文献   
59.
C两优343系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来源:C815S×岳恢9113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7d,比对照Ⅱ优838短1.3 d。株型紧凑,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稃尖紫色,穗顶部分子粒有芒,每公顷有效穗数285万穗,株高109.7 cm,穗长24.1 cm,每穗总粒数161.9粒,  相似文献   
60.
闽审稻2014015琼审稻2011014广西引种(桂农业公告[2015]3号)生育期适中:海南早造区试全生育期与T优551相当,福建晚稻区试生育期与谷优527相当,广西引种试验生育期比Y两优5814短4天。稻瘟病抗性好:海南早造区试田间综合表现中抗叶瘟和穗颈瘟;福建晚稻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