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579篇
农学   910篇
基础科学   147篇
  100篇
综合类   3914篇
农作物   521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515篇
园艺   470篇
植物保护   37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9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了充分利用婺源的茶树良种资源,我们先后在大畈济溪、灵山、溪头梨园等地进行了为时5年的调查,选育出茶树单株200余个。通过几年的对比观察,发现“上溪  相似文献   
22.
高档烘青茶坯指的是品质高于《茉莉花茶综合标准》规定的特级以上的烘青茶坯。高档茶坯的原料基础是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695、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等优良品种的幼嫩芽叶制成的高级大白茶。它与由地方菜茶品种制成的烘青毛茶(级内茶坯的原料)相比,具有条索紧结肥壮,  相似文献   
23.
我市发展新茶园既要适应当前的需要和可能 ,又要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生产目的 ,根据我市农业区划、因地种植要求 ,按照水土保持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应采用一系列科学种茶方法建立新茶园 ,力求节约工本 ,快速投产 ,优质高产。1、选择茶园基地 我市新辟茶园应立足于霍山、金寨、裕安及舒城四个重点茶区 ,以低山和丘陵坡地为四大茶区新辟茶园首选基地。建园要求土壤深厚肥沃 ,生态环境优美 ,水土保持性好 ,坡度最好在 2 5度以下 (个别地点不宜超过35度 )。通过梯田降坡 ,缩短坡长 (分段拦截迳流 ,设置高横路 )等措施保持水、土、肥。裕…  相似文献   
24.
于观亭  杨杭生 《茶报》2004,(1):18-18,19
光州,古指今河南潢川等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种茶始于东周。那时茶由原产地云贵川从川陕大道先传入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再沿汉水传到东周的政治经济中心——河南。在气候温和的南部生根。  相似文献   
25.
番茶是日本的一种茶类,有机番茶则是利用有机茶园的嫩枝叶,按照番茶标准要求加工而成的茶叶,在日本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和日本客商的现场指导下,浙江省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开始试制有机番茶,当年生产的17t有机番茶全部出口到日本,得到了日本客商的完全认可,并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6.
杨再丽 《农业考古》2005,(2):263-263
如果从店武德三年(620)在通谷镇(今大安镇)置金牛县算起,宁强境内置县设治迄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可谓久矣;如果以唐朝陆羽《茶经》所载“茶树,金州(今安康)生西成、安康二县山谷,梁州(今汉中)生褒城、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为据,我县种茶的历史可谓长矣;如果把茶史、茶技、茶艺、茶人、茶事等辑录成书,则可谓好矣。  相似文献   
27.
曹望成  周巨根 《茶叶》2004,30(3):177-178
卢仝《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一诗,常被称作“七碗茶”诗或“茶歌”。《全唐诗》中收集卢仝诗歌共八十余首,但以茶为题则仅此一首。这一首茶诗是唐诗大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卢仝(775~835年)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初“四杰”诗人卢照邻嫡系子孙。幼年就读于武山南麓的石榴寺,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成年后,离家出游,曾隐居洛阳、嵩山和扬州等地,生活清贫,喜好饮茶。他一生善交朋友,与文学家韩愈、诗人张籍、贾岛和孟郊多有来往。  相似文献   
28.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宁红工夫茶的源产地和主产区。据《修水志》记载,早在公元618年到907年就盛产茶叶.北宋时期双井茶名扬海内、誉满朝纲,有“草茶第一”之称。光绪18年。茶园面积近2.3万公顷,因山口、漫江产品质量尤著,上海、汉口有“山漫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经营行规。  相似文献   
29.
茶韵说     
寇丹 《农业考古》2004,(4):108-109
茶的著作,诗歌、广告中屡见茶韵、茶汤之韵、岩韵、韵味绵长等词句。什么是韵,什么又是茶韵,提出一点看法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0.
茶汁豆腐呈淡绿色,具有茶香味和纯正的豆香味。其制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