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97篇
基础科学   70篇
  77篇
综合类   783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331篇
园艺   130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河南新县野生油茶群体表型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河南新县野生油茶群体的变异特征,以新县7个典型野生油茶生长区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油茶叶、花、果相关的15个性状,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油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新县野生油茶叶、花、果形态在群体内及群体间的表型多样性均较为丰富,7个群体间叶、花、果形态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7个群体内15个性状中,鲜籽质量变异程度最高(49.79%),其次是鲜籽数、单果质量和果皮厚,变异程度最低的是叶长(10.67%);聚类分析在欧式平均距离在阈值15处,将新县野生油茶群体分为了两大类,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群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纯度是杂交稻种子质量的一个核心指标,其传统鉴定一般以形态性状为基础.DNA标记为水稻品种鉴别和纯度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其中,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由于具有鉴别能力强、重复性高、检测简便等优点,在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管是人为掺杂验证,还是与田间鉴定比较,以SSR标记为基础的杂交稻纯度鉴定都显示出极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省银杏主产区10个种源地收集的银杏古树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种源银杏种子表型性状和其一年生实生苗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并分析了差异。结果表明:10个不同种源银杏种子横径、纵径、侧径和百粒重等表型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巴中通江县种源种子最大,三径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其它种源,成都锦江区种源和绵阳平武县种源低于其它种源;同一生长环境条件下,10个不同种源银杏一年生实生苗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广元利州区种源含量最高,都江堰市种源含量最低;10个种源中,以生产种子为主要栽培目标的较优选择为通江县种源,而以总黄酮醇苷含量为选择目标的较优选择是广元利州区种源。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表型性状的辣椒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577-1581
为有目的地选择杂交亲本拓宽遗传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对类型多样的225份辣椒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475~2.068,表明辣椒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中达到显著水平以上的有42对性状,表明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提出3个反映辣椒表型的主成分;经系统聚类,当欧氏距离为9.0时将225份辣椒资源分为5个组群。综合多个表型性状来判断辣椒资源遗传差异的大小会更加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15.
对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L.)Sw.)、寒兰(Cymbidium kanran)的花表型结构物征中所占比例较大的10个性状进行测量,分析建兰与寒兰各种性状之间的关联与相关关系,分析得出花的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性状相对稳定,也可作为种源判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野生大豆是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不仅植株可以用作家畜饲料,而且种子、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较为丰富的使用价值。野生大豆具有喜水耐湿的特点,生长环境以河流沿岸、湿地、沼泽为主,在国内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等多地均有大面积种植。根据气候、温度等地理因素,黑龙江省被划分为6个积温带,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生各个及温带野生大豆的分布及其表型性状进行了考察,探究了野生大豆表型性状与积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Qingshui’)与‘WL168’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WL168’)的杂交后代选育系RSA-01,RSA-02和RSA-03为研究对象,于种植第5年对其表型特征及生理特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RSA-01,RSA-02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WL168’(P<0.05),而RSA-03显著高于‘清水’;RSA-02,RSA-03茎粗显著高于‘清水’和‘WL168’,而茎叶比均低于‘清水’;各形态指标中,茎粗变异系数最小,且RSA-03值最小,为2.17%;通径分析表明,RSA-01,RSA-02和RSA-03的茎叶比、茎粗与其地上生物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49和0.709,-0.700和0.422,-0.858和0.189,茎叶比、茎粗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关键因素;RSA-01,RSA-03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清水’和‘WL168’。与亲本‘清水’相比,RSA-03的地上生物量和茎粗都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但其抗逆性减弱,该研究结果为后期产量改良及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水禽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现状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探索大肠埃希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琼脂梯度稀释法测定251株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和采用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耐药较严重,鸭源和鹅源的耐药率分别为81.58%和75.43%,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5%和54.86%,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其中鸭源的菌株耐药率仅为1.32%。PCR方法检测显示,aadA1和aph(3′)-1检出率较高,为84.6%和91.9%,表明携带aadA1和aph(3′)-1耐药基因的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在广东地区呈流行趋势。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耐药基因rmtB的携带与4种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耐药基因rmtB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的产生起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广东地区水禽大肠埃希菌病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提供相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野生资源,本研究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共采集了1 723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通过表型特征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鉴定出了99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24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并测得老芒麦的DNA含量在5.86~7.30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6.66 Gb;垂穗披碱草材料的DNA含量在9.50~10.36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9.97 Gb。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野生老芒麦材料在苗期基部叶鞘出现了绒毛,分析发现该表型出现的概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海拔、年年均气温以及年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老芒麦苗期基部叶鞘绒毛的有无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是老芒麦种质应对不同环境类型的适应性机制之一。本研究为老芒麦的形态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水稻种(Oryza sativa)内的表型多样性和进化关系,我们对衍生于籼稻品种Kasalath的BAC(细菌性人工染色体)克隆进行了大范围的终端排序和染色体in silico制图(根据序列同源性进行制图)。从47194个BAC克隆中总共获得了78427个高质量的BAC-终端序列(BES);这些终端序列表现出总共具有37.8Mb基因组序列的482bp的平均阅读长度。排除含有重复序列的这些BES并使用粳稻品种日本晴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作为参照标准后,把这些具有成对BES的12170个克隆绘制到了12条染色体上。这些克隆由4.50个重叠群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